APP下载

泰安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

2018-11-01泰安市城市管理局

中国机构编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考核管理

● 泰安市城市管理局

泰安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针对制约城市管理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形成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理顺体制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精细管理为目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山东省泰安市是国内乃至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造符合旅游城市形象的市容环境,2016年以来,泰安市瞄准城市管理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胆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现代化要求的城市治理新路。

一、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改革路径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作为改革牵头部门,泰安市城市管理局深入各县(市、区)进行调查研究,逐步摸清了改革底子。同时,广泛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改革经验,拓展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针对制约城市管理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形成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理顺体制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精细管理为目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确保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针对协调调度难、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组建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形成一个“职能池子”兼容、一根“责任管子”监管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多部门共同履职的格局,推动从“单打独斗、小城管理”向“齐抓共管、大城治理”转变。

二是针对建管不分、机构多元等问题,进一步整合机构和职能,对涉及市政建设、河道、公园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职能及部门,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管理职责,将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部门及职能整建制划入新组建的市城市管理局。

三是针对城市管理“纵不到底、横不到边”的问题,打破原有管理体制,实行市、区分级管理,形成市一级抓部署、抓考核,区一级抓执行、抓落实,镇街(社区)一级抓基础、抓维护的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市级考核、属地管理、建管分离、社会监督”的立体化城市长效管理体系。

四是针对管理方式粗放、手段滞后等问题,着力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全域考评,加快“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推行“网格+”管理,实现从“被动管理、粗放管理”向“主动管理、信息化管理”的转变。

二、突出靶向发力,理顺管理体制

泰安市结合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从职能、机构、市区分级等方面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理顺整合。

一是深入推进重心下移。按照市级考核、属地管理的改革方向,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探索建立以市、区、镇三个层级为框架的立体化管理体系。市级承担调度监督考核,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泰安城区城市管理的日常事务、督导调度等工作,具体负责市级管理区域的城市管理执法;区级为实施主体,市辖泰山区、岱岳区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加挂城市管理局牌子),负责市级管理范围以外、各自辖区内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街道(乡镇)、社区(村居)承担基础管理,负责辖区内城市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进一步延伸城市管理触角。

二是全面优化机构设置。按照“精干高效、建管分离、科学配置”的原则,整合城管执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公共秩序、户外广告、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等职能,组建市城市管理局,作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城市管理搭建了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管理、执法的无缝衔接,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构建起了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格局。

三是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在市级,将原市城市管理局所属的5支执法队伍整合为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县一级以城市管理为基础,探索将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人防、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全部或部分执法权纳入综合执法范围,实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在市区及周边,针对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两大重点功能区的实际情况,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实行区域内综合执法;对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等其他功能区,由市级行政执法队伍派驻执法。

三、健全运行机制,确保改革实效

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是现代化城市管理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新组建的市城市管理局在体制理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作用,将城市管理力量拧成一股绳,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城市综合治理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标准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对市、区、镇街(社区)三个层级各自承担的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分解,明确市容秩序、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环卫保洁等工作标准,采取日监管、月通报、季排名、半年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相关职能部门、县(市、区)、街道等城市管理责任主体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有效调动城市管理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建立日常监督管理机制。成立市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依托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采取不间断巡查和实时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辖区内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6大类城市部件问题①和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4大类城市事件问题②及时发现,快速指挥派遣,督促协调落实。2016年以来,累计发现和处置100多万件,实现了对各城市管理责任主体的有效监管。

三是创新“网格+”管理机制。按照行政区划,将城区10个街道(乡镇)和2个功能区设置为一级网格,以社区(村)为基础设置201个二级网格,明确网格内市容执法、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市政养护等管理事项,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强日常监督、定期考核,构建起“全市一张网、管理全覆盖、责任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有效解决管理力量不足、管理层级不清等问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四是实行试点推进机制。在推进环卫“以克论净”③深度保洁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强制分类与引导分类相结合、专业分类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第一批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为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

五是强化保障机制。健全完善司法保障机制,整合公安、工商、食药、环保等执法管理资源,形成“联合、联动、联勤”的管理模式,开展联合执法。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资本等模式,推进基础设施、环卫保洁、小广告清理等市场化运营。创新社会化共治机制,积极动员不同群体、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体系。

注释:

①城市管理部件是指城市公共区域内具有明确产权人或管理维护单位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市容环卫设施、园林绿化设施、房屋土地设施、其他设施和扩展设施等。

②城市事件问题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市容环境、宣传广告、秩序等被破坏的城市管理行为和现象。

③以克论净,指道路浮尘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

猜你喜欢

考核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内部考核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如何考核院长是难点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