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不能只是“几个人的狂欢”
——观“‘数’说淘宝”一课有感

2018-11-01周姝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淘宝网旁观者淘宝

◇周姝

“‘数’说淘宝”是一节很有意思的课,张齐华老师把现在人们生活中几乎不可或缺的淘宝购物引进数学课堂,通过“购物”的设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展开数学思考,将生活与数学进行了生动的联系。

张老师的这节课无疑是经过深入思考、精心设计、仔细打磨的,也是一节非常有想法的好课。但就是在这样一节很有意思的数学课上,却有一些孩子眼神迷离,几乎没有参与学习。这是为什么呢?

一、深思:为何存在“沉默的大多数”

在这样一节听课教师都认为很有意思的课上,为何存在“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很多学生处于陪听的状态?我们尝试从学生口中寻找真实的答案。

1.访谈一:高参与度人群(学生A)。

笔者:在这节课上,你共发言十一次,给大家介绍了 “包邮”“好评率”“销售量”等多个概念,能说说你是怎么了解这么多信息的吗?

学生A:我早就会上网了,爸爸妈妈给我开通了淘宝账号,让我自己在网上购买学习用品,这些都是淘宝购物需要考虑的问题呀。

【分析:学生A有丰富的淘宝购物经验,本节课在其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化的提升,与其最近发展区相匹配,因此该生的学习状态是积极投入的。】

2.访谈二:有时能参与的人群(学生B)。

笔者:今天的课上,你共发言三次,分别是在“淘宝数据盛典”和“双十一”的讨论中。能说说你对淘宝的了解吗?

学生B:我知道“双十一”,每年到“双十一”前都有很多广告,我妈就特别激动,购物车早早就放满了。不过我自己没购过物,我妈不让,所以张老师买书时我真不知道怎么建议。

【分析:学生B通过宣传媒介对淘宝网站及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因此他会根据自己的元认知进行甄别,选择参与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

3.访谈三:旁观者(学生C)。

笔者:今天的课你没有发言,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C:我以前完全没有在网上购过物,需要什么都是爸爸妈妈去淘宝买好的。老师课前让我们和爸妈聊一聊这个网站,尝试体验一次真实的购物经历,我才第一次在网上购物。

【分析:学生C的介绍应该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状态。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仅仅知道淘宝,他们基本没有实际进行淘宝购物的生活经验,对于本课他们是初次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无法参与,更无从提炼总结。由于对实际学情把握不准,在这节课的设计中,缺少为他们准备的参与学习活动的知识经验铺垫和问题支架,他们只能成为课堂上的旁观者。】

4.问题分析。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节课存在 “沉默的大多数”的原因了:

(1)学习的现实起点不准。A、B、C三类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比较大的差异,其中A类学生占比最少,B类学生次之,C类学生最多。但教学时以A类学生的学习起点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必将使大部分学生只能沉默。

(2)学习的任务设计不当。淘宝网是成年人耳熟能详的购物网站,但小学生极少能够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自主购物。通过调查,有着比较丰富网络购物经验的学生不到5%。因此这节课学习任务的设计目标过高、空间过大、分析过难,这使大部分学生只能沉默。

(3)学习的实践方式传统。一节生动的扎根生活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引进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学习方式,如网络实践。缺少实践的活动课,是不是也是学生沉默的原因之一?

二、追问:如何使“旁观者”成为“合伙人”

找到症结所在后,怎样使这些课堂上的“旁观者”成为学习中的“合伙人”呢?

1.设置准备课。课前进行知识经验的准备是必要的,张老师在本课课前也安排了相关内容:让学生课前和爸妈聊一聊这个网站,并尝试着到这个网站上体验一次真实的购物经历。那么为什么课上还会出现大批“旁观者”沉默不语呢?因为这项课前准备的任务要求过于笼统,不足以积累课中所需要的相关经验。准备课可以涉及哪些内容呢?

课前准备设计:

(1)逛一逛淘宝网,了解一下淘宝网卖哪些商品。

(2)看一看妈妈的购物记录,选3件商品与网上同类商品进行比较,了解妈妈选择购买的理由。

(3)理一理购物小窍门,看购物需要进行哪些信息的对比。

(4)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一件商品,按照自己整理的购物小窍门进行操作。

(5)说一说自己的购物体会和总结的经验。

通过逛一逛、看一看、理一理、买一买、说一说几个环节的实践,学生对于淘宝网、购物过程、注意事项等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为进一步的学习提升做好铺垫。

2.提供实践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换个形式做题”,它需要打破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生活实际为核心,以实践为载体展开。因此多媒体终端是本课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具,通过设计购物任务在淘宝网上进行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实践任务设计——购买《狼王梦》:

(1)检索:查找商品《狼王梦》。

(2)讨论:比较检索出的商品有哪些不同(价格、店铺、销量、好评率……)。

(3)购物:将准备购买的商品放入购物车。

(4)分享: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家店铺的这件商品。

3.拓展外延。课上所学仅仅是一个引子,“‘数’说淘宝”更应该是一座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借助这节课将学生的思维与实践引向更深处。

课外延展设计:

(1)按照课上所学的方法在淘宝网上进行一次独立网上购物。

(2)请爸爸妈妈点评一下这次购物情况。

(3)逛一逛京东、苏宁易购、美团、当当网等网络购物平台。

(4)比一比这些购物平台销售的商品有什么不同。

“‘数’说淘宝”一课来源于生活实践,它的设计基点就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通过课前的准备学习调整学生基础的差异,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课上的实际演练则是真正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有效衔接的通道,是将数学学习置于真实情境演练的重要环节。课上所学仅仅是生活实践中的沧海一粟,应成为学生实践探索的种子,通过课外拓展的设计不断延伸。

三、畅想:“跨界”学习,丰富儿童的学习样态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生动而又复杂,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一个物体、一个现象可以用单一的学科来解释。因此,打破界限清晰、壁垒分明的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应用知识,全面认识客观世界,“跨界”学习势在必行。

知识“跨界”,生成生动的学习内容。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一场购物是多学科博弈的成果,源于生活的学习素材总是这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核和生动的活动外延。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需要大胆进行知识的“跨界”,带给学生更新鲜、更生动、更深刻的学习内容。

方式“跨界”,形成适切的学习载体。在讲授、交流、小组活动之外,实践操作、iPad共享、网络互动、微信交流等新时代带来的新方式将不断补充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不断更新学习载体和学习方式。

思维“跨界”,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通过发现、提问、交流、生成、批判、辨析等,引导学生从线性思维走向发散思维,走向批判性思维。“淘宝数据盛典”中的数据可以怎样解读?答案的丰富性刷新了我们对答案的认知,也发展了儿童的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淘宝网旁观者淘宝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浅析淘宝网店运营过程的动态数据
校园“淘宝”
淘宝试衣间
淘宝
我不想做生活的旁观者
开放大学网上学习平台的构思与设计——基于淘宝网运营机制的启示
说局
说局
淘宝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