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公益广告对大学生美育的渗透

2018-11-01

文学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张贴公益广告美育

高 平

教育部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总则中有这样的规定:“学校利用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以及校园的整体设计,创造有利于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美育早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而校园招贴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遍布于学校教学楼走廊、校道旁边的橱窗等。可以说是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宣传方式。而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总则中也有说到校园的整体设计及展览的方式来进行审美教育,而校园招贴除了表扬优秀师生、宣传好人好事等常规内容之外,公益招贴可以说就是最重要的内容了。

一.校园公益招贴广告

1.1.公益

公益,顾名思义是指社会每一个成员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必需要的社会公共秩序。其包括的形式很多,例如国家制度与权力,也是社会中的经济与文化利益的体现。既体现集体利益,也体现个人利益。

而公益招贴广告是相对于商业招贴广告相区别的,商业招贴广告是为了传达商业利益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而公益招贴广告通常是不以直接经济利益为目的,以符合社会共同利益去约束各自行为,或者支持或倡导某种人们共同的事业、社会风俗、社会风尚而进行宣传的招贴广告。

1.2.校园公益招贴广告

校园拥有大量适合进行张贴广告的场所,其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校道旁边的橱窗、教学楼与宿舍楼等楼梯间、图书馆甚至课室内都可以张贴公益性质的招贴广告。学校巴士的车身、车站、路牌等也可以作为公益广告招贴的媒介进行开发利用。各种以公益招贴广告的展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安全意识等都可以营造出具有审美情趣而又有意义的育人环境。

二.校园公益招贴广告与大学生美育

大学校园的主体就是在校大学生,校园公益招贴广告不同于其它关于美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其是张贴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所经常经过的地方,起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

2.1.公益主题性与大学美育

首先,公益教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重要的内容,也是思想美、行为美等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部分,是大学生美学教育的精神所在。所以校园橱窗在特定的日期都会推出不同时间段的主题性公益海报并张贴于校园橱窗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大学生美学思维之中。例如每年三月都是学雷锋月,充分利用好校园宣传栏文化、橱窗文化,对雷锋精神、雷锋事迹等通过公益海报的形式进行展示(如图1所示),形象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图1 校园学雷锋公益招贴

其次,根据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培养公益心是社会人才重要的群众性美学要求。将情感、公益、慈善等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创意公益海报的形式进行体现。在重大自然灾害地震、疫情、水灾等面前,作为有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园也要运用自己独特的校园宣传工具并通过公益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此外,公益广告可以作为艺术美育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除了对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上进行指引之外,还可以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来规范和约束一言一行。例如遵守学生的稳中有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物、遵守交通法规、讲卫生、拒绝毒品等,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所以说,校园橱窗文化主题性可以与公益性相结合,在不同的时期推出不同主题性的公益招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2.2 校园公益招贴广告与艺术性

艺术是指人类以情感和想象力为特征,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新鲜、创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可以让公益海报招贴在校园里作为视觉艺术传达的媒介,使其在传达公益思想的同时用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艺术的情感表现力通过设计思维给予传播,从而起到美学的感染。

从艺术的表现性来说,可以将人的主观感受、客观想法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视觉展现。校园橱窗中张贴公益性海报,正是使用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加上公益性的主题,将公益的精神通过视觉语言进行传达,将语言和情感艺术化。公益海报中常用的辩证关系、创意广告语、创意图形,集知识性、艺术性、审美性、公益性于一体,体现爱人类、爱社会、爱自然的美学精神。显然,校园按计划张贴公益海报对大学生美学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3 校园公益招贴广告的象征性

大学校园是知识的象征,而校园公益海报则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融合艺术审美教育于一体的情感象征。公益海报可以将文学的修辞手法和图形的视觉表达图形,与艺术的浪漫性通过符号形式进行图像传播,达到艺术美育的精神表现。

三.校园公益海报与大学生美育实践性

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学生可以直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公益海报的设计、制作、策划与布展,从实践中获得到美育的渗透。通过校园公益海报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美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提高。

3.1 校园公益招贴实践与创新教育

视觉艺术历来强调创新性,“新”有的是前所未有的意思,是相对于历史或者是传统而言的旧而体现“新”。公益海报的设计讲求创新,是建立在公益宣传的任务和带有教育意义的需要,用突破传统经验和想法的思维去发挥想象,表达公益的主题思想。由新意识、新思维、新理念基础下的独特构思、出色的创意点去传达公益思想,而创新性作为人类认识和发展新的领域,结合新的想法、见解等创新性活动进行有机的联系,形成含有社会价值和公益主题的创新设计。

艺术性的创新也与校园公益招贴实践密切相关,艺术本身的特点和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并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公益招贴设计的艺术语言的发展基础上,以新颖而又独一无二的视觉去突出关键要素,将创意思维与艺术表现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庄严的国庆主题公益海报,也可以融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卡通主题,做到更加平易近人,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2 校园公益招贴的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大学校园根据主题需要张贴公益广告,可以在艺术思维的角度将主题内容进行有效的宣传。视觉艺术思维与文学艺术思维、视听艺术思维也是相通的,校园公益招贴也可以运用艺术语言的幽默、生动将具像的视觉元素符号化、象征化。同样,也可以使用叠加、强光、黑白、透叠、渐变等艺术语言将主题视觉艺术化。

四.结语

不管是工科专业学生还是文科专业学生,校园公益广告都可以对在校学生产生品格美育、艺术美育、思维美育等作用。学校宣传工作中,公益广告的张贴可以对校园环境起到德育教育的氛围效应,图文并茂的内容具有可读性强,满足学生对积极向上主题的审美需求,来来往往于校园的师生从中得到启发、认同,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能力。学生在亲自参与公益海报的设计、制作与张贴等实践工作中,获得技能的同时更加是美学思想在心灵上的渗透。

猜你喜欢

张贴公益广告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公益广告
论公民美育
公益广告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中国年画
“拒绝民进党”
人小鬼大狄仁杰
美育教师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