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应用于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力测试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8-10-30陈绮琴易卫平王洪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9期

陈绮琴 易卫平 王洪强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力测试中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力测试的58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初次纯音听力测试达到噪声聋水平。对58例受检者给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并在行心理护理前后分别进行1次纯音听力测试,分析比较两次测试结果。结果:心理护理后,纯音检测中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听力受损的人数均有所减少,且重复性良好,需要进行进一步复查的例数为40例,复查人数比例为68.97%,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受检者在行纯音听力测试时,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受检者的配合度,减少夸大聋和伪聋的例数,从而有效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复查率,值得临床进行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职业健康检查; 纯音听力测试

Analysis on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 of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CHEN Qiqin,YI Weiping,WANG Hongqi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19):0-07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 of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Method:A total of 58 subjects received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selected.All the patients reached the level of noise deafness after the first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nursing,and one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results of two tes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hearing loss was decreased in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and the repetition was good.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need of further reexamination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68.97%(40 subjects)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should be given to the subject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during the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which can improve the cooperation degree of the subjects and reduce the cases of exaggerated deafness and false deafness,so a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reduce the rate of review.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reduce the rate of reexamin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Pure tone listening test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9.022

職业健康检查是指对长期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受试者进行筛检性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有关的职业健康损害并及时进行干预,从而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1]。其中纯音听力测试是目前我国用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常用方法,它为耳聋的定性、定量以及定位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2-3]。但是纯音听力测试仍属于主观听力检查,研究发现影响纯音听力测试的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受试者心理因素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最大[4-5]。本次研究对本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力测试的受检者给以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在岗期间或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力测试的58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58例受检者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21~57岁,平均(47.8±6.4)岁;工龄2~19年,平均(8.6±3.7)年;其中单侧听力下降35例,双侧听力下降2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初次纯音听力测试达到噪声聋水平或观察对象,并脱离噪声48 h以上。排除标准:既往有耳部疾病以及耳聋遗传史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测试方法 在测试前先详细询问受检者有无耳聋遗传史、耳疾病史以及耳毒性药物应用史等情况,然后讲解测试要求和配合方法,并选用AC40临床型纯音听力计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规定,根据较好耳语频(500、1 000、2 000 Hz)和高频4 000 Hz听阈加权值进行诊断分级[6],分为听力正常、观察对象、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噪声聋,其中双耳语频听力正常,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HL为观察对象;较好耳语频的平均听阈在26~40 dBHL为轻度噪声聋;41~55 dBHL为中度噪声聋;≥56 dBHL为重度噪声聋。对于检测为观察对象及轻、中、重度噪声聋的受试者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纯音听力测试复查。

1.2.2 心理护理方法 对58例受检者给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并在心理护理后再次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具体护理方法为:首先护理人员要对受检者详细讲解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和纯音听力测试的配合方法,让受试者加强对纯音听力测试的重视程度,避免部分受试者认为职业健康检查只是单纯走走形式而敷衍了事。其次护理人员多要与患者沟通,并告知受试者测试人员会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从而保证测定结果的公正性,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干扰,让受试者能放松心情参加听力测试。最后护理人员要强调职业健康检查的严肃性,使受检者明白索赔心理不仅会使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差需要反复复查,可能导致继发性损伤,而且如果是人为主观因素造成测试结果失真,受试者会面临一定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对受试者进行暗示,即使其主观的不配合纯音听力测试,后期的声导抗反射、诱发电位等测试也能反映出其真实的听力阈值[7-8];或者告知受试者的主客观测试结果不符,难以进行听力障碍的准确诊断,解除其可能存在的杂念疑虑,帮助其正视现实并配合检查,这样才能尽量保证纯音听力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护理前的检测中,58例受试者均需要进行进一步复查,复查人数比例为100%,其中观察对象10例,轻度、中度、重度听力受损分别为19、16、13例,但是有12例中重度噪声聋受试者存在重复测试的反应不确切或听力曲线不符合噪声性听力损失曲线的现象。心理护理后的检测中,其中观察对象人数有所增加,而表现轻度、中度、重度听力受损的人数均有所减少,且重复性良好,需要进一步复查的例数为40例,复查人数比例为68.97%,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听力测试,主要检查受试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是一个主观数值,也就是不同频率声音受试者能听到最小声音的分贝数;还有气导骨导的数值可以判断受试者的耳聋性质,是神经性还是传导性还是混合性等,通过受检者对声刺激产生的反应来了解其听功能状态和听觉系统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9-10]。根据对受检者反应判断方式不同可分为主观测试法与客观测试法。主观测试法以受检者主观判断的结果为依据,常用方法包括:(1)耳语或秒表测试。仅用作听力筛选,适用于体检。(2)音叉试验。简单易行,可对耳聋性质做出诊断,并可粗略了解耳聋程度。(3)听力计测试。听力计有多种,为详细测试听功能的医用电声仪器。以纯音作为刺激声信号的称为纯音听力计,通过气导及骨导耳机进行听阈测试,根据绘出的听力曲线对受检者听力损失程度和性质做出诊断。并可通过阈上功能测试以及自描听力计测试,进一步对感音神经聋做出定位诊断[11-12]。以言语作为刺激声信号的测试法称为言语测听,可了解耳聋患者的实际交往能力,对助听器选配和中枢聋诊断亦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客观测试法因不需受检者主观反应,结果可靠,但仪器设备昂贵,测试技术要求較高[13-14]。(1)声导抗测试:应用导抗测试仪观察中耳对声能传导的导抗及阻抗变化,从而判断中耳传音结构病变,并对感音神经聋的定位诊断、功能性耳聋、预估听敏度以及面神经损伤定位诊断均有重要价值[15]。(2)听性诱发电位测试。应用听性诱发电位测试仪观察声刺激引起的听觉神经通路由末梢至中枢的生物电变化,从而了解听觉功能状态,常用测试法包括耳蜗电图和听性脑干反应,可在睡眠或麻醉下进行,适用于由新生儿至各年龄不同状态的受试者[16]。

纯音听力测试是诊断噪声作业导致噪声聋的常用方法,它具有方法简便、频率特性高的优点,能够为定量定性诊断听觉损害提供依据[17]。但是纯音听力测试是一种主观听力检查,其检测结果与受检者的主观反应有密切关系,准确性受到受试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18]。而测试结果又涉及到劳动者投诉和申请职业病鉴定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受试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存在伪聋及夸大聋的现象。因此测试人员在测试时除了要仔细观察受试者接受听力测试时的表情变化,进行反复测试,并具备鉴别伪聋及夸大聋的能力外,对受试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排除干扰因素也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19]。通过心理干预,先以亲切关心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然后使受试者正确认识到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力测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使其能够认真对待,配合测试工作。对于存在侥幸心理的受试者通过心理护理及暗示,能解除其存在的杂念疑虑,避免其出现夸大聋和伪聋[20],才能获得真实的测试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后,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听力受损的人数均有所减少,且重复性良好,需要复查的人数比例大大降低,结果表明,心理护理能减少受试者的侥幸心理,认真配合纯音听力测试,从而减少夸大聋和伪聋的例数,降低复查率。

综上所述,对于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受检者在行纯音听力测试时,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受检者的配合度,减少夸大聋和伪聋的例数,从而有效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复查率。

参考文献

[1]龙海琰,安小红.噪声作业职工电测听结果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1):134-135.

[2]王建新,康庄,高建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的修订[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26(3):181-183.

[3]张赟萍,戚湛军,孙晓雯.2014年陕西3个矿区煤矿工人听力损失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13):1744-1746.

[4]陈启泉.120例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电测听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9):569-570.

[5]张志雄,高盛庭,蒋朝利.某造船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纯音测听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30):193.

[6]梁妙玲,周华萍,温丽颖.心理护理在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力测试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2,28(24):3071-3073.

[7]周志东,刘治国.心理状态分析及其护理在纯音听阈测试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2,32(2):57-58.

[8] Inukai Y,Taya H,Miyano H,et al.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Pure Tones at Low and Infrasonic Frequencies[J].Journal of Low Frequency Noise & Vibration,2006,5(3):104-112.

[9]江平山,何妙贤,许小云,等.2012-2014年某不锈钢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状况[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5,33(4):278-279.

[10]赵国琴.外伤性聋听力检测的技巧和心理暗示[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9):119-120.

[11]葉清,李斐,兰莉,等.伪聋52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4):466-469.

[12]寿勇明.噪声作业体检与噪声聋诊断有关问题的浅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27(8):499-500.

[13]王建新,刘其才.噪声作业人员职业体检及噪声聋诊断中常见问题与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7,(7):57-59.

[14]马秀岩.职业健康检查中体检者的心理需求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243-244.

[15]任春霞,田建功,李阳华.拟从事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异常结果原因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8,16(1):56-57.

[16]陆强.沈阳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拟从事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5,31(15):2034-2035.

[17]郭智屏,邓燕君,潘文娜,等.金属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上岗前听力损失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6,43(3):316-319.

[18]兰烽,林淑华,林洁.噪声对制造业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2):73-74.

[19]张庆年,陈真富,钟茂耀,等.电子技术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特点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3):424-429.

[20]邓华欣,钟慧云,金楠,等.2016年重庆市制造业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7,33(15):2040-2042.

(收稿日期:2018-03-26) (本文编辑: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