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的售价

2018-10-30张会军

湛江文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人书电子邮件摩托车

◎ 张会军

在民穷国弱的上个世纪 70年 代末 80年代初,地处西南边陲的家乡,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较宽敞、有围墙、自备座位、头顶即天空的大院即可作为放映的场所,三角钱一张的电影票算是奢侈的消费,没钱买电影票的只有可怜兮兮地守候在放映处的大门附近。放映近半,守大门的便像皇帝赦免犯人一般,打开大门,守候者急不可待,你推我攮,蜂拥而入,这叫“观后火”、“看半场”。即使遇到下雨的时候,只要电影仍在继续,观众就会坚持到底!

那时,我正在上小学,识字量有限,图文并茂的小人书虽然只是几角钱一本,可我照样买不起!在集体所有制的“生产队”时代,人手多、体力强的家庭占明显优势。我家里,姐妹和我都还小,正在读书,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小伙伴们眉飞色舞地讲起集市上的小人书如何的精彩,我简直羡慕得要死。

生产队里办着砖瓦厂,在厂长的关照下,每到星期六,我便带上一把小砍刀,跟在年龄比我大的人们后面,到山上砍一树杈 10斤左右的干柴,出纳人员则以“固定工资”的方式每次付给我三角钱。

带着三角钱,跟着本村的赶集人来到集市上,但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在那贫穷落后的岁月,看热闹的人不少,有钱购物的人却不多。在集市上走马观花地闲逛一趟后,让我最留恋的,惟有街道大桥旁的小人书摊。那些小人书摊,也卖也租。两分钱看一本,两角钱可看上 10本。为了不让钱白白浪费,我沙里淘金般地精心选择,选定了,则看上它两三遍,内容基本记住了,又再看第二本、第三本……悠闲自在地阅读,心随书动。《西游记》《水浒传》《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名目繁多的小人书便日渐融入我心灵深处。书中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图文,蕴藏着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心随着图文曲折起伏,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脑海中涌现,沉浸在朦胧而快乐的世界里,外面的世界美丽而诱人,心灵的世界丰富而多彩,忘却了一切的烦恼,尽情享受难得的快慰。

看完小人书,日影西斜,街人渐散,饥肠咕噜,急忙将仅剩的一角钱掏出来,来到已卖了大半的油粉摊前,递给摊主。摊主便会售给满满一大碗作料齐备的凉油粉,味道特美。急不可耐地将它灌入肚中,小肚子即刻像蛤蟆般的膨胀起来。吃完,将嘴巴做成“ O ”状,倒吸几口凉气,为辣味十足的小嘴巴减轻点压力,再找点纸张揩揩被作料附着的染满颜色的嘴门。而后,像捡到金子似的,满脸愉悦地沿来路返回。尽管回归时两手空空,但脑饱、肚饱,心满意足,别无它求。

是的,幸福的售价并不昂贵!对于幸福的含量,无法用金钱来掂量。那两角钱的小人书与一角钱的凉油粉,照样能够调和成精神、物质“双丰收”的幸福美味!

人生没有假如

就读大学时,方格纸上的业余笔耕,已能为我提供不少的零花钱,看着美女帅哥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自己真有一种“天之骄子”的感觉。走入工作岗位后,更是雄心勃勃地要成为“文坛巨星”。

我想,假如我有一部照相机,文字稿和图片稿双管齐下,稿酬单必将雪片般地飞来。在那数码相机还未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年月,节衣缩食一阵子,照相机买来了,是 135型调焦新闻照相机。耗费了几卷胶卷反复学习、实践后,拍摄效果确实很佳,构图合理,色彩恰当,看起来爱不释手。可我仅用它拍摄并发表了一幅新闻照片,便再也没用来产生经济效益。原因是,一则工作岗位的性质决定了绝不能随便离开,二则拍摄图片稿的成本偏高得不偿失。

我想,假如我有一张摩托车,业余时间,跨上摩托,四处搜集写作材料,岂不很有搞头?分两次付款,有点吃力地购买了一张总价值为一万多元人民币的名牌摩托车。经过耐心操练,快捷、安全、舒适,感觉就是不一样。可当时摩托车不是太多,我充当义务驾驶员的机会自然不少,送过张三,也应送送李四,以此类推,合情合理。写、写、写,在摩托车上写空气!

我想,假如我有一部手机,四方联络,“呼风唤雨”,笔下还不生花?咬咬牙,手机买来了,还是外国货,那时还执行着双边收费,报刊社与我联络时,他们用的是公用电话机,而我的手机是自己付费的。有一次香港某报社的几位领导轮流与我交谈,他们愿支付给我所领薪金的两倍,希望我成为他们的一员,驻扎云南昆明。时间在无情地流淌,可他们还在与我真切的交谈。那个月,我的总话费达数百元,对于我这个月收入仅 1000多元的工薪族而言,多少是有些心痛。

我想,假如我有一台电脑,发电子邮件,网上投稿,不仅方便,还可赚外汇。好不容易买了一台中高档的电脑,属于配备有液晶显示器的那类。有了电脑,写作、修改果然十分方便,不管是否写完,只要一按“保存”键,文稿立刻存到指定的地方。但发电子邮件快捷却不实用,毕竟,以前以接受电子邮件为主的报刊社不占绝对优势,不少电子邮件的投稿毫无作用。当然,现在的电子邮件确实比较好用了。

应该说,我的许多假如都已经如愿以偿了,但我的“文坛巨星”梦至今依然还遥远。相比之下,我所熟悉的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同样曾在艰苦条件下笔耕不辍,经过多年的历练,竟将看似枯燥平淡的文字冶炼成黄金。他有一篇文章,全文 1300多字,最早刊发在台湾《中华日报》的“中华”副刊上,该报付给稿费 130美元,后来被《讲义》杂志转载,获 80美元的转载费。当年,这篇文章被台湾读者推荐为《讲义》杂志本年度最优秀的文章,获得 800美元的奖金。第二年,这篇文章被收入了台湾七年级学生的《国文》课本,得到版权费400美元。粗略估算,仅是这篇只有1300字左右的短小文章,赚取的外汇稿酬就相当于 1.2万元人民币!

人生没有假如,只承认活生生的现实:外在的依附,只不过是一种看似绚丽实则虚无的迷幻外衣;真正的金子,无论在哪儿都有可能闪烁起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小人书电子邮件摩托车
开摩托车的闪电小鸡
童年的小人书
蹭书
一本小人书
图侃天下
有心与无意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
好玩的摩托车
有奖问答
有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