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旁原发性鳞癌1例及文献回顾

2018-10-29周雪琴包小敏邓安春

重庆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包块

周雪琴,王 敏,包小敏,邓安春

(陆军军医新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400037)

咽旁原发性鳞癌是指发生在咽旁间隙的鳞状细胞癌。咽旁间隙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可以发生多种良、恶性肿瘤[1]。咽旁间隙邻近鼻咽及口咽,位于颅底和舌骨之间,由头颈部筋膜围成。呈倒锥体形,解剖结构隐蔽复杂,重要组织多。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不断恶化,出现感染、癌细胞转移,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2]。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咽旁原发性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咽部异物感5个月”入院,无发热、咳嗽、咳痰、吞咽梗阻、呼吸困难;查体:咽部黏膜光滑,左侧咽旁组织局部膨隆,将扁桃体向前推移,触之质硬,无压痛,软腭偏向健侧。

1.2方法 患者2015年3月8日从咽旁黏膜剥开取包块活检,提示:肌间血管瘤; CT及MRI提示:包块包膜完整,血供不丰富,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图1),于2015年3月10日再次活检,提示:急性化脓炎性伴坏死。于2015年3月16日在全身麻醉下从颈部联合口内入路行包块切除术+气管切开术,术中行择区性颈清扫,发现颈内静脉上可见数个淋巴结,再分离颈内动脉加以保护,分离包块,见包块包膜完整,质硬,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包块顶部较多筋膜与包块连接,予以完整切除包块,大小约2.1 cm×3.8 cm×6.5 cm。术后病检:咽旁低分化鳞癌,外切缘无癌,淋巴结无癌(0/2),见图2。

图1 MRI见口咽部左侧肿物,边界较清晰

图2 染色可见不规则的鳞状细胞癌巢浸润生长(HE×400)

2 结 果

本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出院2周后在当地医院行放化疗;术后1年半随访复查无复发及转移。

3 讨 论

咽旁鳞癌属于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一种,鳞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因素及生物多样性的复杂过程。其发病过程呈现出的是一种由“正常黏膜、过度增生、异常增生(轻度、中度和重度)、原位癌、浸润癌及癌转移”的多步骤过程。研究发现,众多调控因素可能调控鳞癌发生发展,已知cyclin D1、EGF、EGFR、p53、Rb、p16、PTEN等基因变化均参与了鳞癌演变的过程[3-5]。

咽旁间隙的肿瘤多发,但是原发性鳞癌少见,既往有文献报道: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可以考虑原发灶在咽淋巴环或者颈部区域寻找,阳性率高达40%[6]。在影像学无明显特征,最终诊断仍靠活检,本例经过两次活检,均无恶性阳性结果,最后采取手术。结合咽旁鳞癌症状和体征均和局部良性肿瘤无显著区别,术前活检的准确性、必要性值得重视,采取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应该考虑。CT及MRI检查对于头颈部鳞癌的检查非常重要,常规MRI 检查一般包括T1WI/SE,T2WI/SE、T2WI 脂肪抑制序列及T1WI 动态增强扫描等,应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大多数鳞癌的对比指数(CI)曲线峰值多大于2.0,且呈长T1、长T2 信号,常伴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并且MRI检查能够准确观察到患者的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布情况等,CT检查则能对肿瘤的发展情况有较好的了解,二者结合使用的准确率更高。

咽旁原发性鳞癌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外科手术是包括咽旁鳞癌在内的头颈部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而晚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无法治愈,需要联合放疗、外科手术及化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或紫杉类是目前惟一有效治疗头颈部鳞癌的方法,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发现以西妥昔单抗为代表,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与放疗联合治疗, 均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7]。对于具体的手术安全范围需要多少、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诸如患者的年龄、职业及个人意愿综合考虑,采取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及目前的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值得选取。 总之,基于咽旁间隙肿瘤的解剖、病理及发病学特点,临床医师应对可疑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同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MRI及血管造影等,以达到早期的诊断及制订合理、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尤其是给手术范围的选择提供依据。咽旁原发性鳞癌没有特异的临床特征,从早期问诊思考就要充分重视;在治疗方面,采取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具体的实施可以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病情来考虑,达到既要彻底清除病变,又要保护附近组织的功能为目标。手术治疗需要做好对淋巴结的清扫,避免复发和转移,治疗不彻底的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头颈部鳞癌包块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