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8-10-29俞茹云陈宝华

重庆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黄芪细胞因子入院

俞茹云,胡 瑶,陈宝华,林 彬△

(1.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28;2.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江苏无锡 2140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的常见慢性疾病,WHO预测至2030年COPD将上升为全球第3位死亡原因。我国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8.2%,病死率在农村排第1位[1]。COPD特征是气流存在持续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伴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增加,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因COPD本质是炎症性疾病,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参与到急性加重过程,故控制炎症过程,改善COPD的进展,可改善疾病预后[2-5]。黄芪作为补益肺气的良药,能够调节炎性反应,控制炎症过程[6]。本研究结合中医肺系疾病理念,观察黄芪在AECOPD治疗中对炎症因子介质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AECOPD患者82例,其中,女39例,男43例,年龄46~93岁。82例患者均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女20例,男21例)及试验组(n=41,女19例,男22例)。本研究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AECOPD诊断标准符合COPD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7修订版)中制订的标准[1];(2)患者于研究开始前3个月内无局部及全身使用激素类药物史;(3)入院时愿意并且能够接受肺功能检测。排除标准:(1)排除COPD以外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排除恶性肿瘤、血液病、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病、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及其他感染性疾病;(3)排除严重的内分泌、肝、肾疾病;(4)排除近期手术的患者。因数据遗漏、更换治疗方式或提前出院等原因有9例患者被剔除,其中对照组剔除6例、试验组剔除3例。最后,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73.18±10.79)岁,男20例,女18例;对照组(74.17±10.20)岁,男16例,女19例,两组年龄与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入院肺功能指标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52.34±7.13)%预计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为(56.75±9.44)%,对照组患者入院肺功能指标检测FEV1(51.57±7.53)%预计值,FEV1/FVC(57.49±9.0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ng/L)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COPD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 2007年修订版)的要求,采用常规解痉、化痰、平喘、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剂,江阴天江药业集团),2次/d,每次20 g冲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

1.3.1肺功能检测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当日及入院第7、14天清晨于清醒状态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特布他林5 mg,15 min后,应用肺功能仪(MasterScreen系列肺功能仪,德国耶格公司产品)测肺功能指标 FVC、FEV1 和 FEV1/FVC 3 次,取最佳一次并记录。

1.3.2细胞因子检测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当日及入院第7、14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置于无热源干燥试管中(2 h内分离血清后-80 ℃保存,批量检测炎性细胞因子)。采用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β及IL-32,试剂盒购自eBioscience公司,检测仪器为SpectraMax 340酶标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

2 结 果

2.1黄芪对AECOPD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改变比较 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7 d和14 d后TNF-α、IL-8、IL-1β及IL-3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1);治疗7 d和14 d后,试验组的TNF-α、IL-8、IL-1β及IL-3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P<0.01),见图1。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

图1黄芪对患者TNF-α、IL-8、IL-1β及IL-32的影响

2.2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变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在治疗7 d和14 d后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FEV1和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图2。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

图2试验组及对照组肺功能FEV1和FEV1/FVC比较

2.5不良反应 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1例患者出现腹胀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缓解。

3 讨 论

由于COPD患病率高、病死率高,造成了严重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气道炎症是COPD已知的重要发病机制。已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炎症状况明显,TNF-α、IL-1β、IL-8、IL-32水平等显著升高。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强力趋化方面,还可以引起肺组织的直接损伤,并导致气道重塑[7]。虽然针对一种细胞因子的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但是同时针对多种细胞因子的抗细胞因子治疗手段可能会成为COPD的重要治疗策略[8]。

黄芪是传统补气类中药,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黄芪多糖、40余种皂苷、30余种黄酮、25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9]。黄芪的相关方剂组方丰富,使用率高,从古籍和当代文献报道上看被用于治疗肺系疾病的历史十分悠久,且疗效卓著[10],前期研究表明[11],AECOPD患者在解痉、化痰、平喘、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黄芪能更好地调节患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因此,黄芪的有效成分及应用研究也是中药学在COPD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AECOPD患者经过解痉、化痰、平喘、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后,其体内血清TNF-α、IL-8、IL-1β及IL-3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1),试验组(加用黄芪组)血清TNF-α、IL-8、IL-1β及IL-32水平在治疗14 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黄芪通过多种活性组分抑制了AECOPD患者炎性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链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肺功能检测出更高的FEV1和FEV1/FVC检测值,提示试验组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也由于黄芪的多活性组分使我们还不能探知是哪几种组分能更好改善AECOPD。这也将成为黄芪应用中成分研究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黄芪细胞因子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黄芪是个宝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