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分析

2018-10-27朱欣欣聂海洋刘璐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发展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朱欣欣 聂海洋 刘璐

摘 要:本文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分析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中医药服务有效率较低、中医药产业创新不足,中医药市场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从供给端发力,为提高吉林省中医药服务质量、带动中医药产业创新,激发中医药市场创造力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8-0217-02

1 引言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质量从而满足需求,减少无效供给,使要素实现最优的配置,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医药关乎着国计民生,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联动医药的发展。医药改革从供给侧角度出发,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总量,整合医疗资源;优化社会医疗服务供给结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服务供给价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医有所供,病有所医。坚持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是解决当前我们中医药产能过剩问题、中医药产业的创新滞后,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的有效举措,同时也为我省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比较快,在全球医药市场格局变化和我国医药内需发展强劲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医药进出口贸易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吉林省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先行者,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表现突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优势

(1)吉林省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主产区,中医药供给资源丰富。吉林省所独有的道地药材有人参、鹿茸、关防风、辽细辛、北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关黄柏、关龙胆等。所产人参产量占全国人参总产量的85%。长白山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被评为国内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药用资源种类位居前列。据2012~2016年开展的中药资源普查显示,截止目前吉林省内共调查和采集到的药用植物有1661种。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先机条件。(2)中医药不断壮大的产业规模,中医药需求供给有保障。到目前为止,吉林省登记在册的中药材多达2791种。其中,占全国重点药材品种(360种)中的37.7%,多达136种。现已建立36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示范基地[2]。吉林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吉林省内中药材交易情况除人参、鹿和林蛙三大品種外,市场上交易的中药材品种有100余种,交易量约1.5万吨,其中单个品种超过千吨的有2种,分别是穿山龙(3500吨)和五味子(1100吨),超过百吨的有31种,吉林省从中药材的种植、生产、经营等形成趋于完整的产业链。(3)吉林省有中医药研究开发力量,供给质量有技术支撑。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止,吉林省共有70所各级各类中医药机构。形成了省、市、县中医药机构的合理分层;我省的部分大学、研究所和中药生产企业具有优良的设备条件、与学科专业相配套的中医药研究开发机构,例如: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注重中医药特色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格局,包括中医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师承教育、研修培训。这些都为我省中医药研究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4)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在基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我省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插上助力的翅膀。

1)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白山市中医院、梨树县中医院、抚松县中医院等市县中医院先后都获得到了新建、改扩建项目的支持,梅河口市中医院与梅河口市友谊医院完成了整合,强化了地区中医药服务的龙头作用。2)中医馆的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全省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并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全省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药房。3)对口支援工作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结合实际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能力。例辽源市采取上挂、下扶、互联、互动的管理模式,促进市、县、乡、村中医医疗服务机构的优势互补、服务和资源互动,有效的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所存问题

(1)中医药资源利用不合理,可持续供给不足。由于缺乏对合理开发和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并在利益驱使下过度采捕中药资源,导致部分中药资源短缺甚至枯竭。一些道地药材优良种质资源退化,许多药用植物如肉苁蓉、甘草等中药资源已濒危,人参、杜仲等药材的野生资源已很难提供,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和挑战。我省常用中药材品种大多数来源于野生药材,其中在植物类资源中的综合利用率低,由于缺乏对药用植物成分和疗效等方面的科学认识,造成了许多药用部位的浪费。另外,药材在采购、生产、加工等环节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加之药材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低,技术体系不健全,影响了药用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对我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威胁。(2)中医药产业配置不合理,中医药服务供给质量总体偏低。以医疗机构为例,我省的优质的医疗资源过多的集中于三级医院,严重的制约了中医药资源的合理调配。基层医疗机构获得的政府扶持力较低,高尖端人才极少,医师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使得我省基层中医药产业体系不健全,造成低端服务导致浪费。对于中药材而言,也是过多的注重名贵药材的开发,对于其他药材的质量需求,并没能提供高质量的供给。另外,我省某些县(市区)内缺少中药生产企业,科研力量比较薄弱,且主要以生产中成药为主,中药产业规模极其有限,极需要扶持龙头企业。(3)中医药医疗服务供给配套机制不完善。中药产品因其独特性,对其仿制药的质量检测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有些药品无法有效地证明质量一致性和疗效的一致性。造成中医药市场发展的不信任,市场流通的医药品供给缺乏或者是泛滥都不利于健康供给机制的形成。如何提高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保证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目前中药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和挑战。另一方面,我省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虽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覆盖全省公民,但这一体系依然运转不良,其根源在于各个地区差异性过于复杂,导致医保碎片化,不利于供给需求平衡。(4)中医药发展专业研发实力不足,高尖端人才缺失,无法保证提供有效可持续的高质量供给。我省缺乏专门从事相关中药材栽培育种、中药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新品种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研究机构。技术设备落后,基层人员关于药用作物栽培的专业知识不足,人员匮乏,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跟不上中药材生产发展的步伐。(5)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吉林省中药产业众多,品牌企业发展稳定,但是在市场方面多以仿制药为主,原创药开发力度不足。虽然倡导继承与创新并重,但实际国家科研计划中提到有关中医药继承方面的项目却寥寥无几,继承方面也存在临床应用不深入、不全面等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中医药近年来发展情况的细致分析,愈发的认识到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 推进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

4.1 坚持推进分级诊疗,强基固本

中医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利用情况。通过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的有效供给,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中医药发展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中医药产业便捷轻的全面发展。

(1)加强基层中医药资源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联体建设,着手推进医疗资源“下沉”,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资质,是推行分级诊疗的必要基础。通过对基层中医药资源体系建设,避免中医药优秀资源过多的集中于三级中医院,从而协调地区中医药供给需求平衡。(2)重视“互联网+”技术来推进分级诊疗。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3]。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信息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促进医疗机构的信息化、便利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3)依托社会医疗保险建立就医约束机制,引导居民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坚持大力实行分级诊疗根本目的就是强化我省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合理的配置卫生资源,使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人们在基层就可以享受到高效、优质、便捷,经济的中医药服务。

4.2 鼓励社会办医,满足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在调整了基层和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后,我们还必须要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与运行,包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以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医疗服务资源。为了丰富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供给,深化医药卫生領域改革,提高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中的大作用,鼓励社会举办医疗机构,缓解当前各种适宜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4.3 提升医疗服务供给水平

吉林省政府层面应坚持鼓励中医药的发展,除了给予法律保护支持,也要加大中医药发展的经费投入。弥补目前特需及高端医疗服务的市场供给不足,切实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做强、做大医疗服务产业,要培养一批特色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人才,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中医药教育的综合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代与传统的方式向结合。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壮大,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增长的需求。

4.4 坚持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发展

(1)中医学是传统医学,承传统和创新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继承。中医药古代文献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础。中医领域的科研要以中医药文献为基础,要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医药进行创新和发展。另外,如何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与学术思想也应成为中医研究的重点之一。(2)中医药要发展,发展依靠创新。1)坚持中药新药创新。加大中药新药的研究力度,融合多学科的前沿技术,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的研究,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制水平。2)坚持中医药发展模式创新。突出中医特色,开展“治未病”与“医养”结合模式创新。例如松原市乾安县还创办了集养老、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情感慰藉、休闲、娱乐七位一体的乾安县医疗养老中心,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有效探索了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模式。3)立足中医药思维创新,探索创新路径。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渗透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是突破学科划分形成的限制,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4]。中医学同样面临单一学科或独立研究领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需要通过不同学科间观点、方法、概念、科学素材以及组织人员上的交叉、渗透、整合,才能对中医有个系统全面的探索。

5 结语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吉林省本身中医药发展优势中坚持强基固本、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地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补充吉林省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所存问题,提高中医药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J].财经理论研究,2016,(03):2.

[2]单红之.基于协同的吉林省中医药产业区域品牌的构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

[3]魏敏.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8):34.

[4]刘小宝,刘仲林.跨学科研究前沿理论动态:学术背景和理论焦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16-26.

猜你喜欢

发展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分析及发展探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