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即良知,立人之本

2018-10-26袁永平

新课程·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立人心理问题良知

摘 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的《爱的艺术》,是一篇哲学随笔,带有较强的理论性,加之又是译文,学生阅读有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读懂本文便是教学的重点。弗罗姆所谓的“爱”与他的“健全人格论”密切相关,他对爱的讨论也是为了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达到“立人”的目的。从“立人”这一写作目的出发,全面解读课文,并以此为依据就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解读。

关键词:爱;良知;立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课文解读

(一)爱,一种能力

人们往往觉得,动物都有舐犊之情,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和本能,甚至是人的天性和本能。爱到底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呢?弗罗姆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他认为,爱是一种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掌握的。爱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养成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二)良知,人之本性

弗罗姆认为,一个生命要成为真正成熟的人,关键在于爱的能力的成熟,而爱的能力的成熟,关键取决于“爱的对象的发展”,也就是人如何“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如何“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教学时,需要学生正确理解两个问题,一个是“爱的对象”,另一个是“良知”。

过分地沉溺于母爱的孩子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性,也就无法真正在精神上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个体。父爱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孩子独立自由地思想,教育和指导孩子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对付那些他们生活在具体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但父爱也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是有条件的,“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

对于母爱与父爱的特点和功能,学生容易通过阅读以及讨论来掌握。因此,对于“爱的对象”——母爱与父爱需要多加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教学时,笔者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家庭的感受来谈母爱与父爱。作者所谓的母亲和父亲只是人类生存的两个世界(自然的世界和思想的世界)的代表,是大写的母亲与父亲。母亲作为自然世界的代表,就像“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一样无私、温暖、宽广和包容,因而母爱是无条件的。孩子最初是依赖母爱而生存的,但孩子毕竟要走向社会,走向父亲代表的“法律、秩序、纪律等事物”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父亲)要求孩子必须符合(或“顺从”)各种社会观念,因而需要父爱的引导。只有父爱与母爱相互补充,爱的能力才会走向成熟。

母爱与父爱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要让两者相互补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要对这种爱进行反思,“良知”就是对其进行的自觉反思。一个人过分沉溺于母爱,就会滋长他的依赖性,这时就需要“父亲的良知”来引导他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一个人只注重父爱而忽略了母爱,就会把爱当作是有条件的、功利的,这时就需要“母亲的良知”提醒他:“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因此,“母亲的良知”与“父亲的良知”可以互相弥补父爱与母爱的缺陷。只有“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人不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不会“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

《孟子·尽心》篇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说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天赋的道德观念。良知即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人的本性。弗罗姆用“良知”一词,也是将母爱与父爱的综合看成了人的本性。其不同之处在于,良知并非天生本然,不学而得,而恰恰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

(三)爱即良知,立人之本

弗罗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一个心智健全、健康且成熟的人就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后天养成的,是经过发展并综合了母爱与父爱中积极的一面而成熟的。这种成熟的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后天形成而非天生本然。

为什么弗罗姆将成熟的爱升华为良知,看成是人的本性,并认为人性是后天养成的呢?这不仅与他的“健全人格论”密切相关,而且与他生活的时代有关。弗罗姆将爱升华为良知,既将其看成是人性,又不认为它是天生本然,不学而得。其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立人。

弗罗姆想通过对爱的分析达到立人的目的。在他看来,人性不存在“本善”还是“本恶”,而是后天养成。一个心智健全、健康且成熟的人,其本性就是“母亲的良知”与“父亲的良知”,爱的呵护和律法的约束的综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要达到立人的目的,就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兼具母爱与父爱因素的环境,因为缺少任何一方都不会让孩子成为心智健全、健康且成熟的人。

二、留守儿童逆反心理问题初探

1.留守儿童逆反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家庭表现: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态度冷漠、言语狠蛮、攻击性强,认为祖辈们根本不懂自己的内心。

学校表现:在与同学们的交往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不合群,喜欢干一些标新立异的损事,不被同学理解,经常遭到同学们的非议和排斥。

社会表现: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不服从管教是常态。

2.留守儿童逆反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个人缺少了“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成为心智健全、健康且成熟的人。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老人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溺爱。他们重视吃穿方面的关怀,而轻视行为习惯方面的引导,实际上缺少了“父爱”的引导。孩子与父母在空间上的分离,缺少了亲密自然的亲情交流和关怀,实际上是“母爱”关怀的缺失。不管是缺少了“母亲的良知”,还是缺少了“父亲的良知”,时间一长,最终会养成孩子率性随意的心理,导致其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越来越不听话、不听教。

参考文献:

[1]张蕴艳.良知:爱的眼睛[J].语文讲堂,2003(10).

[2]袁永平.泰戈尔的大爱思想[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袁永平(1978.11—),男,汉族,甘肃通渭人,碩士研究生,一级教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立人心理问题良知
鲁迅“立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启示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良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