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2018-10-26李立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好奇心综合素质

李立新

摘 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性格和世界观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教师在这个阶段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学习,注重对于学科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教师也必须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一个品行良好的模板,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良好的品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做一个品德端正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关键词:好奇心 思想品德 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

如今因为各种电子设备和网络的冲击很多中小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本就处于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他们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是片面的,并不能做到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他们并不能分清楚一件事的善恶和它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无法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后果就贸贸然行动,他们甚至分辨不清楚自己在网上随意的一条评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而且在这个时代,为人父母者都经过了义务教育,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倾向于以理服人,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大多不会轻易责骂,造成现在某些小学生的心理其实是十分脆弱的,他们根本无法承受来自于网上社会上和现实中的一些批评他们的言论,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思想上给他们树立凡事都有两面的观点,给学生在混沌的思想中指明清晰的方向,用自己的品行和语言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成长,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坚毅的性格,让他们能承受住来自各方面的打击。[1]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三大主科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其余旁的如音乐、美术、思想品德什么的都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着主课讲不完必须占用学生的副科,可是这些副科本来平均分配的课时就比较少,有的甚至一个礼拜才只有1到2个课时,这无疑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不重视,这个举措在学生这个便于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是很不利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的成绩并不能作为学生评价的第一位判断因素,他们的综合素质才是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且必须养成的,毕竟学生的成绩可能不断在改变,而学生的态度却是影响到他们以后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2]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做得最主要的就是模仿教师的言行,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极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思维仍然不成熟,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他们在生活当中只是单纯的在模仿老师和家长的言行,教师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是最正确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给学生做好模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此时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无疑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终身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其他的学生也会有样学样,用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同学,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素质的规范,也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3]

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就是那一本课本上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知识,在过去教师通过言传和身教都能够帮助学生规范基本的品德言行,可是现在由于网络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课本上的思想品德知识,他们更倾向于去理解这些知识,这时教师以往几十年的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达到这门课应有的教学目标,出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行的教学目的,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合理的优化现如今落后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

二、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需要各个方面协调产生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场合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影响。

1.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教育

学校中的教师是经过各种考核精挑细选出来的教育学生的人才,他们不仅是向学生教授知识,同时也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才的重要任务,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教育对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样重要,然而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没有太多的课时分给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在塑造学生的性格和能力不能仅依靠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其他课程的课堂中也必须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努力理解课文中蕴含着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创设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表明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尤其是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对于教师的第一印象,他们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可能產生巨大的影响,这里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为人师表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教师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

孔子有三千个弟子,每一个弟子天赋都有好有坏,但是每一个弟子却都有非常好的德行,这就是教师的影响力,也许教师教授的知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完全进行消化理解,但是教师的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和书本上的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会相信自己的观察,比起枯燥无味的文字学生更愿意学习教师的动作和举止,年轻的教师对年长的教师表示尊敬那么学生也会对教师表示尊敬,教师对学生的未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学生也绝对不会对自己的未来表示悲观,同时在小学阶段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可以了解人生的道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时候养成自觉自律、积极向上、尊敬师长的好习惯。[4]

3.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

在大多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可能出现一个明显的转折点让学生突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反复的进行强调,学生在这个阶段情绪可能发生多种变化心理也可能产生多种转变,是不可能用一朝一夕的功夫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品德,学生在人生当中可能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人都可能会对学生品德的养成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努力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部分,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也许多次反复的进行教育会让教师感受到厌烦,但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4.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走上社会的第一个课堂,在家里他们不用害怕犯错,就算他们犯了错也不需要承担犯错的后果,因为家长肯定会第一时间无条件原谅他们,在家长眼里教师在教育他们孩子方面是权威的,只要把孩子交给教师,教师就会还他们一个聪明可爱活泼伶俐的孩子,现在的社会现象是,家长已经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攀比,攀比的项目可能是各个方面,比如兴趣比如成绩,一旦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发展得要好,家长就会对自己的家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在家长给予的沉重的压力下备受关注,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和家长对于成绩的期待,孩子自然也会和家长一样忽视思想品德的养成而把重点放在成绩的提高上,“只要成绩好万事没什么大不了”这种观念被家长强制的放在孩子的脑海中,孰不知阻碍孩子思想品德养成的最大阻力就在于家庭的教育,虽说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可是家庭教育带来的潜在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须加强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互相进行沟通才能形成对孩子效果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内在和外界因素共同产生作用的结果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竭力督促学生,家长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同时还需要学生自己认识到良好品德的养成对他们的人生具有怎样的影响,在全国都积极响应的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参考文献

[1]肖群慧.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18,(3):141.

[2]孟俊菊.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数字化用户,2017,(45):206.

[3]岳芯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1):193-194.

[4]李莉.新课改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策略探讨[J].教学考试,2017,(17):18.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修养好奇心综合素质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关于民办专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思考
分析在校大专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丰富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