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大一新生阶段性学业适应问题

2018-10-26徐晋波李欣忆

甘肃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大一新生差异分析途径

徐晋波 李欣忆

【关键词】 大一新生;学业适应问题;现状;差异分析;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35—01

学习是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业特征是比较接近的,而从高中进入大学阶段时,学业特征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许多高中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后,依然保持高中的那种惯性学习状态,导致大学学习中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因此,在高中阶段和大学初始阶段,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目的及学业水平进行分析,以使大学新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业,全面发展个人素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一新生学业适应现状调查

在接近高考的日子里,无数的学校、无数的班级都拉开了横幅,写出了标语:“985,211,大学我来了!”“十年寒窗苦读,六月一朝梦达”……这些口号充分反映了在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业目标非常单一,生活重心整体被学习占据。相关问卷调查显示,78.5%的大一新生对于大学学习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充分的;73.3%的学生依然以高中那种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学习,等待教师讲课,布置作业,完成作业,复习看书等;半数以上的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科目,除非比赛或考试需要,更多的新生表示如果科目和自己所学专业无关,不会去主动听课或者看书,学业范围是比较狭窄的;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大一新生会因为在大学中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懈怠,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二、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业特征差异分析

1.学习的目的性不同。与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的学习目的不同,大学生的学习是为生活做准备,这种准备既需要知识的储备,也需要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不同。许多大一新生习惯于中学那种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养成了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而大学阶段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教学内容抽象性较强,更多地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策略方面,许多大一的新生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产生了的定势心理,对不同学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趋同,满足于机械识记、题海战术,学习策略多表现为重复诵读和机械练习等,而大学阶段则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水平的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整合为一个知识体系。

3.大学阶段学习需要增强主观能动性。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相比少了课堂的讲授,多了课外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学习自主性的要求大幅提升,同时,学习内容也有较大的选择性,大学生可根据专业需要、自己的兴趣查阅相关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术讲座、专业论坛等扩大知识面。

4.学习的创造性不同。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从死记硬背转向抽象思维,确立个人见解。大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单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及科研方法。大学生在充满学术研究气氛的特殊环境影响下,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毕业论文等,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创造性科研习惯。

三、提高大一新生学业适应性的途径

1.强化自身学习动机。在初高中的时候,许多学生的学习是依赖于外部动机的,比如父母给予的奖励和教师给予的夸奖,在大学里,外部给予的动机因素会大大减少,因此,要用内在的动机来激励自我的学习,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学习不仅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为了自己将来走向社会积累能力和资本,是提高自身价值的过程。

2.合理转变学习方式。大学生要科学合理地转变学习方式,并加以自由选择、优化组合、创新发展,由他主学习转为自主学习,由重复学习转向创新学习,由课堂学习转向社会学习,由理论学习转向应用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加强学习心理的自我教育。学习能力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外力的促进,更需要自我的认同、理解和内化。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必须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正确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合理的自我评价和有效的自我调控能力。

4.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在对大学课堂教学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上课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也是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及虚度光阴的重要因素。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优化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學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大学教育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知识接受的过程,能力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在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知识获取更为方便快捷的情况下,大学教育把知识灌输作为唯一内涵已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这就需要重视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大一新生差异分析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