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轮掉头,腾讯到底有没有2B基因?

2018-10-24马继华

数字商业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架构基因微信

马继华

媒体报道,腾讯总裁刘炽平直言:“很多人说我们只有To C的基因,没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你看进化中的成功物种,不是一开始就有那种基因,都是演化出来的。”

确实,基因往往是在进化中逐渐演化出来的,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路的进化过来已经成了“狗”,现在却羡慕天上飞的“鹰”,总想折腾出一副羽毛出来,这样的基因是搞不定的。

腾讯从QQ到微信,越来越2C化,离2B是渐行渐远的,从社交面对大众,吸引了超过10亿的用户,到通过面对一个一个人的游戏来赚钱,这都是非常成熟的腾讯套路,也决定了整个公司的文化取向和架构组织,现在,突然要想把这个彻底颠覆,那难度可想而知。

微信是不给用户信息回执的,这显然是适应了2C的好设计,但到了2B,不给信息回执却成了地地道道的败笔,也由此给了钉钉机会,但是,腾讯也看到了这一点,企业微信折腾来回,却无法摆脱2C的思维,更不可能彻底放弃成功的设计而转向适应企业用户,这就是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据说,腾讯必将根据云时代的特点,调整新的组织架构。比如,进一步打通甚至消解部门之间的壁垒,协同作战,集合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客户数据等资源。这样也将更好的激发腾讯的大集团优势。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登天还难。理想是很完美的,但要是这样的说转变就可以转变,历史上的强大的王朝就可能一个都不能倒下,组织惯性和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即便如强大的创始人和控股者,利用强迫的力量去变革,也会如击打在棉花上一样,瞬间无痕。

在表面上看,腾讯是各个组织之间没有很好的协作,企业的资源不能高效的利用,但这却是适应了此前的业务格局的,赛马机制也没有错,在微信依然当家,在个人业务依然是腾讯命脉的前提下,腾讯无论如何也不能有效的采取新组织机制,否则,新的2B还没成功,已有的2C江山就先败了。

在政务云市场上,缺乏2B基因的腾讯以1元钱中标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项目,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可是后来却发现,这一腾讯在游戏市场上所向披靡的竞争手段竟然失效了,腾讯云在这一市场仍然举步维艰。

2107年12月,马化腾在员工大会上表态要进行架构调整,“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的组织架构,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 To 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但到了2018年8月,马化腾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还在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升级迭代加速,腾讯从来没有哪一天可以高枕无忧。“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终担心某个疏漏随时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始终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由此可见,变革之路有多艰难。

组织变革是要扬弃的,要想有得到,就必要有丢弃。腾讯曾经放弃了电商、放弃了搜索也放弃了很多很多,才实现了微信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成功,但现在,腾讯为了流量变现却将电商业务、搜索业务等等悄无声息的又搞起来,这等于是将公司的命运更重的捆绑在了2C之上,如果在积重难返的情况下贸然进行组织变革,确实可能因为一个“某个疏漏随时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始终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这是腾讯最大的前进阻力。

企业业务也就是所谓的2B,与2C存在极大的运营差异,这几乎涉及到腾讯公司方方面面的改变,如果只是因势而变的小打小闹的组织集成,大概率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我们可以举一个小例子,在2C市场上,任何一个细分领域腾讯从来都是占据所有赛道,如果不能自己独自垄断,也要全部投资,从此利用流量优势进行变现,可在2B市场上,购买方的决策更加复杂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强大的几乎匹敌的竞争对手长期对阵甚至是2B的必然,这几乎会让腾讯所有的历史成功经验变成负担。

从媒体信息来看,为了优化To B端的企业服务,腾讯云独立成事业群,为了增强提升其对腾讯资源优势的集合和对其他事业群的业务支撑,但这一目的能实现吗?

腾讯云能不能做成一个独立的事业群,一方面取决于腾讯云到底在市场上能做到何种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腾讯云在公司内部各业务间有多大的独立性,在历史的发展中,腾讯几乎所有的业务都围绕着游戏来规划,腾讯云即便阻止独立,也不可能在战略上脱离游戏業务的牵引,这种独立只是形式上的,无法做到刮骨疗毒。

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一举一动都影响深远。在传说中的七年一改组的腾讯,现在确实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了。即便有一百个组织变革风险太大的理由,腾讯也必须有所行动,否则,那就是坐以待毙。

猜你喜欢

架构基因微信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基因事件
微信
基因
微信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微信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