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五周年数据盘点

2018-10-24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37期
关键词:班列航线一带

■ I 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成果丰硕。我国已与10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49份合作文件;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2017年贸易总额增长达14.2%,增幅创6年新高;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0300多列……“一带一路”正成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政策沟通

■“一带一路”朋友圈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截至9月6日,我国已与非洲37国以及非洲联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签署国家占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53个国家的70%(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我国与28个国家和非洲联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其余9个国家的谅解备忘录已在峰会前签署)。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05个国家签署123份合作文件,涵盖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其中,2017年新签约50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类合作协议,占五年来已签署协议总数的近一半,战略、政策对接和经贸合作等类型的协议占比达50%。

■地方“一带一路”发展进入“政策季”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2015年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6年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各部委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部署更具有针对性,出台了中欧班列建设、农业合作、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联通等一批专项行动规划。

地方层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进展。2015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上报实施方案、完成与《愿景与行动》衔接并印发实施方案的省份;2016年,陕西、江西等地开始滚动式计划一带一路建设工作;2017年以来,地方“一带一路”发展迎来“政策季”,我国西部10省份共同提出共建南向通道“重庆倡议”。目前,各类规划、方案、实施意见密集发布,如《辽宁“一带一路” 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浙江省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陕西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意见》等等。

设施联通

■中欧班列(郑州)满载率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8月26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3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主要区域。初步实现重去重回,返程班列比例稳步提升,2017年同比增长123%、占去程的53%;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0%、占去程的69%。主要城市累计开行数量为:成都1976列、重庆1936列、郑州1283列、武汉972列、苏州414列、义乌350列等。

目前我国地铁供电系统的谐波无功治理主要采用在车站降压变电所0.4kV侧设置固定式无功补偿装置,即无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通过对电感、电阻和电容的组合设计构成LC滤波电路,可以滤除系统中特定的高次谐波,同时它在与无功负载并联使用的过程中还起到无功补偿的作用。[3]

截至2018年7月18日,郑欧班列总累计开行1347班,总累计货值69.71亿美元,货重67.35万吨,实现每周“去程八班、回程八班”均衡往返满载运行,货值、货重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国中欧班列前列。目前,郑欧班列在境内,货源地已覆盖全国3/4的省份,集货半径达1500公里,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境内枢纽;在境外,郑欧班列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6个城市,境内合作伙伴达23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多家。

■广东新开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最多

截至2017年底,国内场直飞航线网络已覆盖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国际航线400多条并与45个国家实现直航;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

2017年,国内机场直飞国际/地区航线1215条,其中过半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飞航线(652条);广东、北京、江苏省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最多,分别为84条、49条、45条;从出发地区看,华南、华东、西南地区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最多,分别为166条、138条、104条。

2017年,国内机场新开国际/地区直飞航线255条,其中200条是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新开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中,广东、海南、江苏直飞航线最多,分别新开24条、22条、22条;从出发地区看,华南、华东、中部地区直飞航线最多,分别新开58条、46条、31条。2017年,广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执行航班近9.6万班次,承运旅客约1237万人,二者均为2016年的近两倍。另外,西南地区三大机场在“一带一路”带动下,2017年昆明长水、成都双流、重庆江北机场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力分别同比增加44.1%、11.5%、23.1%。

贸易畅通

■各地借力“一带一路”加快走出去

商务部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目前已经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从地方来看,浙江省2015年和2016年对全国“一带一路”进出口的增长贡献率均居全国首位,其中,2016年的增长贡献率高达84.5%,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从2017年开始,广东超越浙江,2018年上半年,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到7289.5亿元,约为浙江的2倍,占全国同期“一带一路”进出口总额(3.87万亿元)的18.8%。

另外,西部地区借力“一带一路”加快走出去。如陕西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3年的201.27亿美元,提升到2017年的401.1亿美元,足足翻了一番,成为涨幅最大的地区。2018年上半年,内蒙古、广西等地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份额占比已超过50%,分别为67.4%、57.33%。

■民营企业成“一带一路”外贸主力军

2017年的500强民营企业中,有274家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海外收入(不含出口)7900多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5400多亿美元。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占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的43%,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地方看,浙江、河北、广东等地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占比超过50%,特别是浙江民营企业为“一带一路”贡献近8成贸易额。

■浙江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居全国首位

截至2017年末,我国企业共在44个国家建设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99家,累计投资307亿美元,入区企业4364家,上缴东道国税费24.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5.8万个。其中,2017年新增投资57.9亿美元,创造产值186.9亿美元。

境外经贸区(园区)是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有效载体,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落地生根的重要“孵化器”。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经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9188家,累计中方投资备案额707.1亿美元,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为191.9亿美元。目前,浙江已设立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国家级园区数量居全国首位,2017年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达到72.8亿美元。

近年来,川企“走出去”创下多个“第一”:四川铁投集团是第一个在欧洲发达国家修建大跨径桥梁的中资企业;中铁二院中标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目前,四川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谋划、储备、在建的经贸产能合作项目70余个,金额近3000亿元。

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表现突出,新签合同额126.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2.7%。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有36个,新签合同额296334万美元,占全省新签合同总额的92.2%;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投资额占全省中方协议投资额的90%,且集中在航空、医疗、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领域。

目前,江西企业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工程承包,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270亿美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近700家境外企业或办事处,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75亿美元;在境外投资或承建的“江西路”达6000公里、“江西桥”150座、“江西机场”6个、“江西电站”53座、“江西大坝”20座、“江西医院”50所,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累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

资金融通

■云南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4000亿元

截至2018年6月,我国在7个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从国内试点省份看,截至2017年末,云南省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金额达4023.54亿元,成为我国第16个结算量突破4000亿元的省市。云南省辖内银行与境外8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结算渠道,其中“一带一路”国家达32个,26家境外银行在省内银行开立了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86户,境外机构在云南省内银行开立非居民人民币账户1705户。同时,云南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拓展到全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投融资领域,结算主体从企业延伸至个人,已覆盖云南省16个州市、21个对外口岸,参与结算企业达2700余家。

■大型银行发挥先锋作用

截至2017年底,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68家一级机构,其中包括18家子行、40家分行和10家代表处。从机构类型看,3家政策性银行和5家大型商业银行仍是海外布局的主力军。在融资规模方面,过去3年,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近2700个,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元,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相关贷款余额约2000亿美元。

■多地设立千亿以上“ 一带一路”相关基金

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及地方政府参与组建的“一带一路”相关基金总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已公布金额)。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国家级丝路基金,承诺出资规模已经超过1600亿元(首期100亿美元,2017年5月新增1000亿元)。

地方级专项基金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国内沿线省份,其中,广东省政府发起对外投资政策性基金——广东丝路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拟按1:9的比例向社会投资人募集,并按出资人风险承受力和收益目标进行分层,基金规模预计可达2000亿元。此外,重庆、河南、陕西也设立了千亿级以上基金。

民心相通

■广西国际友好城市数量居西部第一

截至2018年9月19日,我国有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和486个城市与五大洲136 个国家的535个省(州、县、大区、道等)和1642个城市建立了2566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地友好城市数量激增,特别是西部地区。如广西目前国际友城数达107对,位居西部第一。2017年,广西组织接待外国省部级以上宾客团组30多批,华侨华人团组200多批,成功筹办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有效拓宽了中国—东盟合作“南宁渠道”。

■浙江科技人才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人才方面的教育合作也是人文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

截至2017年底,浙江已与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累计支持浙江省内单位与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研发产业化项目85项、资助金额超过1亿元,并在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首批创建和培育7家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累计引进落地项目163个、人才226人、创新载体7个,在孵项目621个,组织海外创新创业活动179场。

猜你喜欢

班列航线一带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山东航空新开航线列表
开通4条直飞国际航线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贵阳至北美洲际航线开通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