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院校衔接第二课堂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2018-10-23叶德辉谭嫄嫄汪沙娜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叶德辉 谭嫄嫄 汪沙娜

【摘 要】本文论述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结合第二课堂开展工作室教学,形成一种衔接课堂和企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结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徒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传帮带关系,利用固定的工作室空间环境进行整合,并将课堂教学和设计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科院校 第二课堂 设计工作室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C-0155-03

受制于学校的工科背景,同时也由于学校统一的教学管理体制的限制,工科院校设计专业教学还不能实现完全的工作室教学,而比较可行的,也是设计专业一直以来在尝试和探索的是衔接第二课堂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本文对工科院校衔接第二课堂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

不同于目前采用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工作室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在设计专业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一)工作室的概念。工作室的概念来自西方,即英文单词“studio”,意为工作室、演播室、画室和电影制片厂等,指的是小型的环境下比较个性化的空间,主要是从事艺术、演艺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创建的较为自由的空间,同时也是艺术家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单位。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工作室”,很多艺术家在工作室空间中从事艺术创作、组织艺术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有利于工作室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这种以工作坊为雏形成立的工作室,由于独特的环境、良好的氛围,比较适合艺术家潜心创作和研究,也有利于将艺术创作与技艺传授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形式的形成。

(二)工作室教学特点。从国内外开展工作室教学的情况来看,不管是采用课内工作室教学模式,还是衔接第二课堂的工作室教学模式,都体现了出以下方面的特点。

1.时间和空间的整合性。工作室教学将教师和学生整合到一个固定的工作室空间,并将学生大量的时间都固定在工作室中,体现出了明显的整合性。也就是要求学生和教师利用大量的时间在工作室中进行交流,扩展了教学的空间,也利用了大量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从而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上。

2.“传、帮、带”的可持续性特征。由于工作室教学中的学生都是采用传帮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大二进入工作室,大四离开,再补充新的学生进入。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能够自由的交流,这就要求工作室能够有“传、帮、带”的体制,让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做一些基础的培训,比如手绘和软件的培训,通过这样自组织的培训和教学,既降低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可以只关注于一些问题的寻找和解决,而不用在一些基础教学问题上花费时间,同时这样的交流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高年级带低年级,低年级成为高年级有自动带下面的低年级,这样的周而复始,学习体现了工作室教学的可持续性特征。

3.师徒制特点。在工作室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经突破了目前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已经成为师徒关系,因为在几年的工作室教学中,都是固定的一位或几位教师对所有工作室学生进行教学,而且几乎每天都在一起交流,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师徒关系,很多学生的身上都有指导教师明显的烙印,他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设计特征都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这样的师徒制特征,凸显了工作室教学模式良好的师生关系。

4.实践性特征。从目前开展工作室教学的情况来看,一般的设计工作室,都是以设计项目为依托,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的有机结合,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促进高校和设计企业全方位合作,使教学与学生就业直接对接。同时该模式实行的项目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

二、工科院校设计专业教学特点

和普通的艺术和设计院校不同,在工科院校中,设计专业教学受到很多约束,这是和工科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相关的。尽管工科院校有很多不同的专业,但是大体上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基本上都是采用大班教学、小班辅导,教学方式都是单向灌输式。甚至不同专业之间的基础课都可以打通,所以教学管理体制相对比较一致。

但是,对于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就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方面符合工科院校的教学特点,需要接受学校统一的教学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又必须符合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即需要打破简单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符合学校的整体教学框架,而在具体执行中融入设计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给设计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尽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打通,采用课内讲授、课外辅导和实践的方式,为设计工作室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衔接第二课堂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如图1所示,工作室作为实践教学的场所,让学生不再受到学校的封闭性环境的限制,成为学校接触企业的重要平台,通过这样的联系和对接,衔接了学校和企业,学生通过工作室的工作,可以了解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了解产品的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从而对未来就业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一定程度上,工作室教学模式从职业能力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工作室架构类似于公司,采用导师负责制,分别针对不同的团队分配不同的导师,工作室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一)教学模式的构成。如图3所示,衔接第二课堂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将工作室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很多第一课堂中无法完成的一些课题和实践性训练,都能通过工作室的各种模式,包括科教协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实习基地参与教学等模式完成,从而工作室教学完全起到第二课堂的作用。不仅如此,工作室还围绕完成的课题目标,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整合起来,完成系列教學成果,并结合成果的层次,选择不同转化方式,或者利用设计竞赛提升成果的层次,或者利用创意集市和专利等方式,进行成果的销售和转化。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内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综合来看,衔接第二课堂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教学形式。将工作室作为第二课堂展开教学,这样的模式在教学形式上更加灵活。首先,这样的教学对于不会严格按照“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方式上课,所以教师可以集中于上课(指导),也可以分散很多天,每天只是简单的检查督促学生的进度,从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其次,这样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课,或者指导,还可以采用视频、网络讨论,甚至安排一些小聚会(Party)等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工作室凝聚人心的作用,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2.教学方法。基于第二课堂的工作室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相对比较自由,但是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应用更多的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其概念进行了定义: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在平时的工作室教学中,通过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获得更多不断创新的支持,这就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另外一种讨论式教学方法,讨论的时间可长可短,既可以讨论半天,也可以讨论十分钟,将一些事情讨论清楚即可。尽管是第二课堂,但部分工作室的定期例会都是安排有短时间的课程讨论,对于启发大家创新、促使产品专业化等多个方面都很有好处。

四、教学效果

在工科院校中,设计专业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衔接起来,借助工作室平台,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实际的企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了设计产品的产业化,通过一定时间的尝试,可以收获明显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收获。通过工作室教学,教师和学生全方位地接触,学生和教师之间亦师亦友,在了解学生的同时,更有信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还能够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另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产品的开发,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参赛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自身也在不断成长。

(二)学生的收获。在工作室环境中,尽管不安排课内的实践,但是大量课外时间都能花在工作室,参与各种企业的实际课题,同时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加入工作室的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训练,逐渐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校的收获。通过创意集市或设计竞赛的介入,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设计竞赛奖励或者创意集市的商品收益,同时也从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这些活动,学校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学校的形象,也有不错的收获。

总之,对于工科院校来说,设计专业的教学,既要符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又必须突出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这就要求开辟衔接第二课堂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和课堂外打通,在工作室中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设计实践中,突出设计实践特色,促进设计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严璇,唐林伟.“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8)

[2]唐春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8)

[3]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2016年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JGA201601);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A类项目(2017JGA201);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OBE理念的产品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2018JGB179)

【作者简介】葉德辉,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