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康德先验演绎中想象力的性质

2018-10-23李锦程

学理论·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综合范畴想象力

李锦程

摘 要:想象力沟通感性和知性,是《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康德在两个版本的先验演绎中对想象力的论述不尽相同。通过考察想象力与综合、统觉和范畴在先验演绎两个版本中的关系变化,指出想象力的性质从A版中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转变为B版中服从于知性的工具,而这种转变内在地由整个先验演绎的二分体系所决定。

关键词:想象力;综合;统觉;范畴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060-03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想象力联结着感性和知性。康德引入想象力的目的是使范畴能够先天运用于感性直观的杂多,从而解决《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问题——“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康德就范畴的先验演绎写了A和B两个版本,A版(第一版)包括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部分,B版(第二版)删去了主观演绎,重写了客观演绎。一般认为,与A版的先验演绎相比,B版的演绎具有更简明、准确的论证。然而,有学者指出,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想象力的定位却是最成问题的[1]190。本文认为,在A版演绎中,康德关于想象力的论述存在多种解释的空间,就整个先验演绎的逻辑推进而言,B版确实更为连贯,却没能真正解决想象力的性质问题。

一、A版主观演绎中的想象力

在A版的演绎中,康德划分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部分。康德在“预先的提醒”中说到,这样做是为了“使读者有更多的准备”,以便“在接下来的第三节中,再开始对知性的这些要素展开讨论”[2]114。康蒲·斯密则指出,康德在A版中对主观演绎的部分思考了最长时间[3]235。可见,主观演绎是不可或缺的。

主观演绎的任务是发现经验之所以可能的依据,是一个从作为事实的经验出发走向经验的先天条件的过程。据此“预先的提醒”的前面三点和第三节“知识与一般对象的关系及先天认识这些对象的可能性”的A120段以后皆可划入主观演绎。从作为经验的事实出发,康德依次阐述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想象中再生的综合与概念中认定的综合。康德说到,我们的表象“全都必须在时间中得到整理、结合和发生关系”[2]115,以此作为三重综合的总说明。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感性杂多首先在直观中得到整理,其次通过想象中再生的综合得到结合,最后在概念认知中获得统一性,这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偶然到确定的过程[4]59。如果按照B版的解释,三重综合的顺序恰恰与描述的相反,即想象中再生的综合构成把握的条件,二者又都依赖于概念中认定的综合。然而,基于A版主观演绎的论述中,存在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可能性,即认定的综合虽然在逻辑上是知识的条件,却可能并不必然构成直观把握和想象中的再生的前提。换言之,想象力的综合是一种独立于认定的综合的能力,认定的综合不过是对想象力的综合的限制。

在第三节A120~A124中,想象力作为一种独立能力的可能性更为明显。康德从范畴与直观结合的过程入手,系统地说明了想象力的综合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想象力把握的综合。在A120注中,康德特別提到,想象力是知觉本身的一个必要成分。知觉是现象和意识的联结,想象力就是这里的联结,它承认了想象力可以独立于范畴发挥联结的作用,只是这种联结尚不具有统一性。第二个层次,想象力再生的综合。康德说,形成表象的真正原因是一种依据再生能力的想象力的综合。然而,表象的再生必须有一个规则,这就是第三个层次——想象力的联想。想象力的联想决定了表象之间的联结,但是,这样一种依照规则的想象力的联想还不是最终依据。于是,康德推进到最后的客观根据:现象的亲和性,其原理是统觉的统一性。

经验对象的统一必然性的最终根据是统觉的统一性,然而贯穿经验对象的认识过程的是想象力的综合。“只要它在一切现象的杂多方面其目标是在对现象的综合中的必然统一性,这种综合也就可以称之为想象力的先验机能。”[2]129换言之,想象力的综合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能力存在,并不必然从属于统觉的统一性原理。这种理解是可能的。在谈到想象力的综合与统觉的关系时,康德说:“它(统觉)必须被添加在纯粹想象力之上,以便使后者的机能成为智性的。”[2]129

此外,想象力的综合的统一性是由统觉赋予的,并不必然从属于范畴。“这个统觉的号数上的统一性就先天的成了一切概念的基础,正如空间和时间先天的成了感性直观的基础一样。”[2]120统觉的统一是想象力的综合的统一的必要条件,也是范畴(纯粹知性概念)的统一性的必要条件,我们却无法就此推出范畴的统一性是想象力的综合的统一性的必要条件。

我们看到,在主观演绎中,想象力作为一种独立的综合能力是可能的,只不过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服从统觉的统一性原理。而且,康德在此论述想象力与综合和统觉三者的关系时,有架空范畴的危险。康德引入想象力不过是为了证明范畴先天应用于直观的可能性,但是在主观演绎中,想象力却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这背离了康德引进想象力的初衷[3]258。

二、A版客观演绎中的想象力

客观演绎是从知性的最高统一,即“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性”出发,推演出范畴在运用于一切可能经验时的普遍必然性。在A版演绎中,客观演绎包括“预先的提醒”的第四小节和第三节“知识与一般对象的关系及先天认识这些对象的可能性”的前半部分(A116~A119)。由于在A版演绎中,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混在了一起,加上在B版中康德对客观演绎进行了更为清晰地阐述,A版的客观演绎通常不受重视[4]91。其实,对A版客观演绎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借此,我们可以发现康德对想象力的阐述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想象力的综合与范畴的关系上。

在“对范畴作为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的预先说明”这一节中,康德要证明范畴作为先天的认知形式是经验的必要条件。经验性的概念需要有某种先验基础,即范畴作为一般可能经验的先天条件。范畴“无非是在一个可能经验中的思维的诸条件,正如空间和时间包含有对同一经验的直观的诸条件一样”[2]122,范畴的必然性则基于一种更为本源的关系,即“统觉的本源的必然统一”。康德将范畴描述为“对一个可能经验的思维的诸条件”,意味着范畴先天拥有客观有效性。那么,范畴是否先天地规范想象力的综合呢?我们无法判断,因为康德在此并没有直接说明想象力与范畴的关系。因此,范畴与想象力的关系存在两种可能:一是范畴先天地规范想象力的综合,二是范畴并不先天地规范想象力的综合,范畴的统一性是对想象力的综合的限制。

然而,在第三节中,康德指出,“在知性中有纯粹先天知识,它们对于一切可能现象而言包含有想象力的纯粹综合的必然统一性。这正是诸范畴,即各种纯粹知性概念。”[2]127这里的范畴不再是纯粹的思维形式。如果说在主观演绎中,范畴有被架空的危险,在“对范畴作为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的预先说明”中,范畴的概念还不明确,那么在此,范畴先天规范了想象力的纯粹综合,想象力的纯粹综合成了范畴与现象相关的工具,从属于范畴。

两个地方对范畴的不同描述,我们可以依据它们所处的不同位置来加以说明。第一个范畴的描述是作为“预先的准备”,康德在这一部分目的是追溯经验的可能性的先天要素。正如标题所言,这只是对范畴“作为先天知识的可能经验的预先说明”,康德证明范畴作为可能经验的先天形式是先天有效的即可,并没有考虑到“范畴应用于感性直观是如何可能的?”问题。而到了第三节,康德的目的是把“预先的准备”中分别说明的先天要素“联结起来在关联中加以展示”,即说明“范畴应用于感性直观是如何可能的?”问题。按照“预先的准备”中的描述,范畴与想象力的关系是模糊的,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得到阐明。因此,康德有必要把想象力的纯粹综合纳入范畴来,一方面想象力综合感性杂多,另一方面,想象力的纯粹综合从属于范畴,这样一来,“范畴应用于感性直观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就得到了证明。

从客观演绎对范畴描述的变化中,我们发现康德从统觉开始说明范畴应用于感性直观是如何可能的,想象力的纯粹综合必须被归入范畴之下。否则,范畴的客观实在性无法得到证明,将导致整个先验演绎的失败。在主观演绎中,康德强调想象力的纯粹综合与统觉的关系,在客观演绎中,康德转而强调想象力的纯粹综合与范畴的关系,这就造成A版演绎中关于想象力的论述存在差别和自我冲突。

三、B版演绎中的想象力

在B版的演绎中,康德删去主观演绎,避免了两种思路的冲突。但是,康德删去主观演绎的同时也删去了对想象力的综合的具体分析。在B版中,关于想象力的综合的论述则只占很小的篇幅,康德称之为“形象的综合”,对此的论述集中在24~26小节。

正如A版一样,康德是在考虑范畴如何运用于直观时引入想象力的。不同的是,康德在此区分了两种综合——形象的综合和智性的综合。智性的综合是一种纯粹知性概念与一般直观对象发生关系的综合,通过智性的综合,范畴与我们的直观并没有结合起来,无法证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形象的综合则是纯粹知性概念对我们的感性直观杂多的先天的必然的综合,通过这种综合,范畴的客观实在性得到了证明。形象的综合与智性的综合都是先验的综合,两种先验综合的区别在于是否包含想象力。智性的综合与形象的综合的区分具有重大意义。康德在此提出了一种更一般的综合,该综合直接指向一般直观,不通过想象力就可以发生,这就把综合的能力定位为知性所具有的能力。形象的综合通过想象力的再生指向我们的感性直观,不过是对智性的综合的限制性应用。

具体地说,知性的任务是运用范畴把任何出现在它面前的杂多带到统觉统一之下,而当知性把范畴运用到我们人类直观的杂多时,它必须服从我们的感性直观的时间形式。问题是,知性是如何将我们的直观杂多转换成单一的可能经验呢?康德认为,知性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做到这一点。“想象力是一种先天的规定感官的能力,并且,它依照范畴对直观的综合就必须是想象力的先验综合,这是知性对感性的作用,知性在我们可能有的直观的对象上的最初应用(同时也是其他一切应用的基础)。”[2]101在此,想象力的先验综合从属于知性,想象力不过充当了知性范畴运用于我们的感性直观的工具。

那么,想象力何以能成为沟通知性与我们的直观杂多的工具呢?想象力既是感性的,又是知性的,因而可以沟通感性和知性这两个原本不相关的能力[2]101。不过,我们发现,康德在此只是说明了想象力作为知性与我们的直观杂多的中介是可能的,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是可能的,康德没有说清楚想象力的自身性质。

在26小节中,康德论述了一种经验性的综合——把握的综合。把握的综合离不开结合感性直观的杂多的想象力的作用,而想象力按照其智性的综合统一来说是依赖于知性的,按照领会的杂多性来说是依赖于感性的。康德得出“既然一切可能的知觉都依赖于把握的综合,而把握的综合本身,作为一种经验性的综合,又是依赖于先验的综合,因而是依赖于范畴的”[2]109。据此,纯粹知性概念的普遍可能的经验运用就得到了说明。在A版演绎中,为了说明范畴与直观结合的过程,康德系统说明了想象力的综合的四个层次,在此,康德通过“把握的综合”就达到了目的。

四、结语

经过两个版本的演绎的变化,康德大大缩小了想象力的功能。在A版演绎中,想象力可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认识能力,想象力的纯粹综合甚至可能是一种比知性范畴的综合更广泛的综合[5]51。在B版演绎中,康德则明确表示,想象力的先验综合是从属知性范畴的,是实现范畴与经验沟通的工具。B版演绎保证了整个演绎的清晰性,但是,康德从想象力作为感性与知性的中介出发来描述想象力应当具有的功能,这种对想象力的“工具化”描述并没有真正说清楚想象力的性质。

在先验演绎中,康德不得已而引入想象力,引入想象力又无法对其做出准确说明,这种困境是由《纯粹理性批判》的二分体系造成的。康德认为人类知识有且只有两个来源——知性概念和感性直观,排除了存在人类知识的第三种来源的可能性。然而,康德一开始就把知性概念与感性直观对立起来,二者要共同构建人类的知识就需要中介。康德找到了想象力,但是,想象力是什么呢?A版整个演绎的混乱问题在B版中转化为想象力自身性质的含混性問题。为了保证二分体系的一贯性,康德只能否认想象力作为人类知识的第三种来源,牺牲想象力作为一种独立的认识能力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Albert William Levi.The Two Imagination[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964, Vol.25, No.2.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康蒲·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潘卫红.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5]Sarah L.Gibbons. Kants Theory of Imagination: Bridging Gaps in Judgement and Experience[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猜你喜欢

综合范畴想象力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想象力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陶艺范畴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