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的调研分析

2018-10-23汤池海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理学调研

汤池海

摘 要: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精神扶贫对推动扶贫整体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但部分贫困户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其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为了摸清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开展状况,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的对策,我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总结了相对成功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由此提出以下建议:规范机构设置,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增进双方情感,务求扶贫实效。

关键词:灵璧县;精神扶贫;调研;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022-0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其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范围上的全面,即全国不分地区、城乡、民族等都要實现小康,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二是层次上的全面,即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物质上的富裕,更要实现精神上的进步。不难理解,为了实现“全面”目标,我们必须补齐贫困落后这块“短板”,不仅要从物质上着手,也要从精神方面发力。经验告诉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部分贫困户至今仍未摆脱贫困,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其精神、思想或者说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精神扶贫对推动扶贫整体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

为了要摸清全县精神扶贫工作开展状况,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的方法、对策,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调研。

一、灵璧县开展精神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

灵璧县辖6乡13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130多万,耕地181万亩。灵璧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由于经济欠发达,农村贫困人口较多,200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到201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数61 854人,贫困发生率为5.44%。

脱贫致富一直是县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但2017年之前灵璧县政府及部门相关文件中,均没有明确提及精神扶贫工作。2016年底,灵璧县2016年脱贫攻坚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文件中也没有精神扶贫工作安排。现有的扶贫举措主要以发展经济、提高技能为主,如物质帮助、产业引导、教育帮扶等。

2017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第四部分提出:大力实施美丽家园创建“六大行动”,广泛开展精神脱贫示范村和自强自立示范户……构建脱贫攻坚的精神支柱,提振脱贫攻坚的决胜信心,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奋力书写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篇章。此后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逐步开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我们认为: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汲取教训。

二、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的经验总结及问题分析

(一)经验总结

1.主要领导高度重视。2017年县主要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抓好精神扶贫工作,从而增加了人、财、物的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快了工作进程,改变了相关部门及领导干部、一线帮扶人员的态度,影响了贫困对象的心理,鼓舞了他们的干劲。

2.成立机构,效率提高。2017年4月灵璧县精神扶贫办公室成立,县委主要领导指出:各部门要统一工作思想,提高工作认识。精神扶贫办公室的成立使相关工作得到有效组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各扶贫队伍重复性工作安排,相对减少了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制定规范,有“法”可依。2017年相继推出了《灵璧县“精神脱贫”实施细则》《灵璧县“精神脱贫”工作考核评选办法(暂行)》。这些制度虽尚不完善,但其重要作用将会逐渐彰显。

(二)问题分析

1.对精神扶贫工作内容的理解存在概念不明、内容不清问题。精神贫困指的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基于主观意识而形成的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风尚、习惯等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状态,是一个意指人的追求、信念的价值性范畴。它既不同于物质贫困,也不同于文化贫困。它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主观意识,既包括“安贫守贱、命该如此”的宿命观,也包括逐小利而失大节的负面情绪,还包括“穷占便宜富吃亏”的“等靠要”思想。精神扶贫工作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些思想和心理问题。

据调查资料分析,多数扶贫干部对什么是精神扶贫、为什么要进行精神扶贫说不清楚,基层尤为明显。70%以上的县直扶贫干部和乡镇主要领导对精神扶贫有所了解,但是能够准确表达的很少,这说明其对精神扶贫的“精神”理解不透彻。绝大多数乡镇及村居干部对精神扶贫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其往往是人云亦云,不能理解精神扶贫的特殊性,机械地执行上级组织或领导安排,工作上缺乏主动性、灵活性。

这种状况直接导致扶贫干部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问题导向,工作因没有抓手而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对精神扶贫工作的“精神”执行不到位。习总书记指出,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找准工作定位。如果没能领会精神扶贫工作的精髓,扶贫干部就不能从解决群众心理障碍和思想问题出发,这是目前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

2.从精神扶贫工作主体上看存在组织不力、个体不强的问题。2017年初,灵璧县成立了精神扶贫办公室,制定了一些规范,但多注重任务数量,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市、县扶贫组与乡(镇)、村配合度不够,各级扶贫队伍缺乏统一领导、调度,未能做到无缝对接或者说有效对接。各级扶贫队伍对于精神疏导这样需要大量、细致、耐心而成效不明显的工作,多数不愿接手。据座谈资料分析,90%以上的村镇干部认为县直以上帮扶干部应当承担起主要责任,理由是县直以上的干部综合素质更高,理论功底更强,更加适合做精神疏导这类细活。50%左右的县直帮扶干部认为村镇的干部应当承担起主要责任,理由是他们与群众联系多,关系更密切,有些甚至是亲友关系,易于情感交流,更利于进行心理沟通。不同扶贫主体都有自己的困难或局限,如何发挥他们的各自优势,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规划、组织、协调、管理,促成各级体系相互融合,形成“一主多辅”的格局。

灵璧县加强精神扶贫工作以来,仍然依靠前期扶贫队伍。其优势在于人多情况熟,缺陷在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任务琐碎、精力分散,造成部分队员有畏难情绪。灵璧县扶贫队伍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约占40%,其中乡镇、县直约占95%,村居仅有大学生村官、选派第一书记不到百人为本科文凭。县直队伍中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约占45%,半数以上不熟悉基层工作。数据表明:县直队伍文化素质较高,但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村居队伍则反之;乡镇队伍结构相对最优。如何对扶贫队伍补充、调整并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需要认真研究。

3.从精神扶贫对象来看存在识别不清、互动不易的问题。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的对象有重叠但不应一致。经济上的非贫困人口也有部分属于精神贫困的范畴。不过现阶段精神扶贫的重点对象是精神、物质双贫困人口。尽管中央一再要求对贫困户的识别要做到“精准”二字,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无法做到。历史的原因是,过去申报贫困县、贫困村时上报的贫困人口不精准,现在各级组织、领导不敢也不愿做大幅度调整。现实的原因是,农村家庭经济收入难以精确统计,据调查,一些“贫困户”甚至伪造贫困假象迷惑扶贫干部。

扶贫与脱贫双方互动不畅。资料表明:扶贫工作者难以理解扶贫对象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生活生产习惯;扶贫对象则难以持久做到扶贫工作者的具体要求。这说明精神扶貧工作一定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其方式方法要因人制宜。

4.从精神扶贫措施来看存在方式不活、方法不多的问题。据部分扶贫工作者反映,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理念。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

精神扶贫主要工作是解决扶贫对象心理问题,实施、考核难以量化,不宜适用统一的、规范的模式。另外,扶贫工作者多数没有心理疏导的专业能力,因此,精神扶贫方式不活、方法不多。

三、对改进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们既要有主动发现问题、高度重视问题的精神,更要有认真思考问题、切实解决问题的勇气。下面针对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提出几点建议谨供大家参考。

(一)规范机构设置,完善制度建设

精神扶贫办公室为扶贫办(局)下设机构,级别过低,不能直接指导其他部门或基层工作,缺乏行政上的权威性,影响了其决策的执行力。建议:提高精神扶贫办公室级别、规格,明确其职权范围,理顺其隶属关系,可与文明办合并,直接接受县政府领导,有权调配县直和基层工作队伍。

根据精神扶贫工作的特点,制度建设不宜设置过多硬性指标。心理疏导工作是个“良心活”,可培训、组织专业的精干力量,也可把扶贫志愿者组织起来,多以激励的办法进行管理。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由于扶贫工作者年龄、学历、专业、经验参差不齐,需要选择一批接受能力较强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除了扶贫相关政策外,重点要放在心理学知识上。

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扶贫工作者更需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需要深入基层察民情、体民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应对精神扶贫工作的特殊工作能力。

(三)增进双方情感,务求扶贫实效

精神扶贫工作者不能仅仅把扶贫工作当作一项任务,而应把它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代表党和政府的工作者就应当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有宽容之心、有奉献精神。“心病还须心药医”,对待扶贫对象要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诱人”,要激起贫困者的斗志,清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精神扶贫工作者不要局限于现有的工作方法,要在工作中摸索创新,要学会“因人制宜”,这样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荣.试论消除农村精神贫困现象与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J].理论与当代,2004(7).

[2]2017年安徽省灵璧县政府工作报告[Z].2017-01-20.

(责任编辑:姚 丽)

猜你喜欢

心理学调研
“没有用”的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