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地区鸭疫里默氏菌分离鉴定及其药敏性分析

2018-10-23王春明王洪芳穆春雨卢连水孙海层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5期
关键词:鸭疫沧州血清型

王春明 王洪芳 穆春雨 卢连水 孙海层

(1.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沧州 061001;2.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 河北肃宁 06235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多种禽类,以2~7周龄发病较为多见,发病率有时高达90%,常引起大批死亡,病死率在5%~80%不等。患鸭常出现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腹泻、共济失调等症状,剖检病变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为特征[1]。由于该病常常导致大批雏鸭发病、死亡及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因此,被认为是造成我国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细菌病。

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河北沧州地区多家养殖场肉鸭出现流泪流鼻涕、共济失调,气囊、心包和肝脏出现纤维素性渗出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传染病,无菌采取病死鸭肝、脾、心血等病料,经形态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确定分离菌株为鸭疫里默氏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用于临床治疗[2-4]。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河北沧州多家养殖场肉鸭临床上急性发病(见表1),剖检可见严重的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病,无菌采集肝脏、脾脏、心血、脑组织。

表1 肉鸭养殖场发病情况

1.2 试验材料

1.2.1 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冰箱、电炉、光学显微镜、电热鼓风干燥箱、打孔器、烛缸等。

1.2.2 培养基 普通营养琼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麦康凯琼脂、马丁肉汤培养基等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2.3 生化反应管 吲哚、MR、V-P、枸橼酸盐、明胶液化、接触酶、尿素酶,糖酵解管(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果糖)、甘露醇、卫矛醇等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4 药敏纸片 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苯尼考、硫酸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黏杆菌素等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3 细菌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 取病理变化较为明显鸭的肝脏和脑组织,无菌接种于营养琼脂、麦康凯培养基和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上,三种培养基分别置于37℃烛缸和37℃温箱中培养24~48 h,观察菌落生长形态,并挑取单个菌落做革兰染色和瑞氏染色,镜检。

1.4 生化试验 将分离的疑似鸭疫里默氏菌,挑取单个菌落,接种10%血清马丁肉汤培养基,接种后37℃温箱振荡培养24 h,取样接种于各种微量生化反应管,接种后24~48 h观察记录结果。

1.5 血清型鉴定试验 对分离的疑似鸭疫里默氏菌按常规方法进行凝集试验,以鉴定其血清型。

1.6 药敏试验 挑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使用接种环挑取菌落在另外一个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上涂布均匀,将各种药敏片贴于琼脂上,37℃烛缸放置24~48 h,测定抑菌圈直径,确定药物敏感性。

2 结 果

2.1 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结果 病变组织培养24 h后,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无细菌生长,胰蛋白胨大豆琼脂上长出很多圆形、光滑、半透明、边缘整齐的小菌落。镜下观察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多为单个,少数成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将分离得到的7株细菌分别命名为FJZ、XSB、TSZ、MJP、FLB1、FLB2、DZF。

2.2 生化鉴定结果 7株分离菌经生化培养48 h后发现,除1株细菌发酵麦芽糖外,其他各菌株均不发酵糖类和醇类,有5株细菌尿素反应阳性,其他呈阴性(见表2),7株细菌均符合鸭疫里默氏菌的生化特性。

2.3 血清型鉴定 对分离的7株疑似鸭疫里默氏菌 (FJZ、XSB、TSZ、MJP、FLB1、FLB2 和 DZF),按 常规方法进行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均为2型。

2.4 药敏试验结果 虽然分离的7株细菌各次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见表3),但多数菌株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硫酸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黏杆菌素不敏感。

3 讨 论

从沧州地区多个村镇的肉鸭养殖场出现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的病死鸭中分离得到7株细菌,经涂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血清型鉴定,确定为2型鸭疫里默氏菌,表明该病在河北省沧州地区鸭群中普遍存在,对进一步加强该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表2 各菌株生化试验结果

表3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临床上,抗生素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使鸭疫里默氏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分离的7株鸭疫里默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硫酸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因此,首选高敏成分药品:氟苯尼考制剂、硫酸卡那霉素制剂或者恩诺沙星制剂来防治该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诱因是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污染严重;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更换饲料,天气变化,雏鸭出现应激等。提醒广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进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措施,不能盲目乱用药,选择高敏药物和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

猜你喜欢

鸭疫沧州血清型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浅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治疗
4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