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过有质量的互联网生活

2018-10-22张天潘

商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黑镜信息时代伦理

张天潘

近几年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在公众的体验上已经开始呈现某种程度上的物极必反态势。一些人选择关掉朋友圈、公众号打开率低下等背后,是不是人们开始对互联网做减法了?被互联网过度绑架的人们,又该如何适当地回归和凝视现实?在喧闹的“互联网+”之后,是不是需要倡导一场“互联网-”生活运动?这里的减号,首先是如何更多地将精力从线上转移,更多地回归现实的情景与社交;其次是如何能够不在互联网上成为透明人,可以削减我们不愿留下的网络痕迹。

智能手机本来是技术的巨大飞跃,彻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形成,但也彻底让每一个人成为手机的奴隶。微信本来是为了便利交流的,可是现在成为24小时工作制的“大杀器”。朋友圈本来是分享信息的,现在却成为炫晒的主场、厌烦的刷屏阵地、碎片信息集散地,每天一刷,半天时间就流逝了。没有GPS导航,我们可能在熟悉的城市里寸步难行。新闻的定制化推送,让我们每天困限于信息茧房。从深层次看,这不仅仅意味着便利、服务,也让人类某种意义上成为附庸。

著名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玻璃笼子》中指出,自动化在分担我们工作的同时,也弱化了我们的才能,偷走了我们的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它甚至将我们暴露于监控之下,操控我们。当计算机和一切智能设备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伴侣时,应更加留心它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身份。

互联网对于生活、社交的绑架,对于思考的剥夺、时间的碎片肢解,让人充满焦虑,《黑镜》的寓言和预言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从大数据、云、区块链到VR、AR、MR(混合现实)、CR(影像现实),从020、P2P到共享经济、“智造”、物联网……这些琳琅满目的新名词,都掀起信息社会一阵阵风潮,产生了无数风口。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表达的,信息革命带来看似丰富多彩的多元生活和社会,但繁华背后却是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智能之下,一种新型的“被围困的社会”已经到来,“生活在碎片之中”。每个人在互联网中都犹如处于福柯所言的“全景敞视监狱”,每个人都是透明的,都是可被监视的,区别在于想不想监视你而已。我们应该时刻警醒:黑镜里面照出的是魔鬼还是未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文化与伦理,构成新形态的社会系统,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命题。美国西雅图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迈克尔·奎因用《互联网伦理:信息时代的道德重构》一书试图构建一个“百科全书式”互联网伦理。在推荐序中张晓峰博士总结道:我们恐怕难以抗拒“互联网+”。而互联网及其虚拟空间也是我们价值观、文化与行为模式的一个映射。我们不禁自问,我们追求互聯网带来的愉悦和价值感知的时候,能不能迎来一种更具道德感,更被尊重隐私权、产权、选择权的生态性智慧化生存体验?

当然,以上对互联网的反思,并不代表对互联网的敌视与否定,恰恰相反,我们必须拥抱互联网,相信互联网科技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它代表着未来,没有人可以违逆而行。但也正因为其太过重要,所以有必要在前进中反思,不断调整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予以正视和解决,如此才能够真正让互联网精神得以延续,不忘初心,保持本色。

(本文来源于《南方都市报》有删减。)

猜你喜欢

黑镜信息时代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黑镜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美剧《黑镜》第三季:从“鲁迅”到时代弃儿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黑镜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