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探究

2018-10-22陈天慧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

摘 要: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后现代理论家们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涉及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的理论体系。在文学批评领域,关于后殖民主义身份构建理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的认识开展:“自我-他者(中心-边缘)”、“身份认同”、“混杂性(杂糅性)”、“殖民话语模拟”。本文将从上述几个角度分析探究后殖民主义身份构建理论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后现代理论家;文学批评;身份构建

作者简介:陈天慧(1994.10-),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硕士在读生,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后殖民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政治领域转向文学和文化批评领域,逐渐在西方学术界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理论和学术思潮。众所周知,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文化理论和文学批评。然而,后殖民主义作为文化批判理论,由于其理论和哲学论述较为艰深晦涩且言说领域极为广泛的特点,学术界就其本质而言也存在很大分歧,因此很难给予它一個完整准确的定义。在文学批评领域,本文认为后殖民主义主要立足于种族、性别、阶级这三个层面,对西方宗主国的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所进行的意识形态对抗。在文学批评者看来,后殖民主义的身份构建理论所关注的殖民话题主要从以下有几个方面的概念认识而展开,分别是“我者-他者(Subject / Object)”、“身份认同(Identity)”、“混杂性(杂糅性Hybridity)”、“殖民话语模拟(Mimicry)”。

1.“我者-他者(中心-边缘)”

文学批评领域,身份构建和认同问题一旦被提及,那么必然会引出关于“我”(主体)与“他”(客体)的关系问题。从文化寓意上来看,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于“我者”与“他者”关系的思考,本质上可以说是对人类主体交往过程中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异关系的思考,而文化发展则是两者的统一。文化史是主体间的历史,主体间的基本关系就是“我者-他者”。“我者”对自我类主体的认同,必然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构建。相反的,离开了“我者”对自我类主体的认同,对与其他类主体“他者”的差异的认识便失去了目的与根本参照即“我者中有他者性,他者中有我者性”。因此“我者”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正如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异的关系问题一样,二者具有同时性和统一性,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关系,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其中种族(前殖民地民族)、阶级(贱民)、性别(女性)被认为是文学作品中三类主要失语者。

2.“身份认同”

在当代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中,“身份认同”具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一个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性别、阶级、种族);另一方面,当某个人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它也就可以被理解为认同。这里的“身份”不仅仅是被殖民者个体的身份,也指一种“文化身份”、“民族身份”。另外,被殖民者的身份确认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抗争的过程。正如萨义德在他的作品《民族主义,人权,理解》中所述:“……讨论人的自由就是在讨论某一特定国家、民族或宗教派别中的人们的自由。这些人生活在由某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控制下的某个国家区域内。他们不能享有对自己的完整认识, 他们的意志往往是由别人代为表达的。后殖民主义的身份构建理论认为,文化定位身份确认既非完全是要使弱势文化被强势文化所吞没,也不是要弱势变成一种新的强势文化,而是通过相互的对话、交谈和商讨,使文化权利在双方之中达到一种均衡的发展和认同,并对双方加以制约和协调。

3.“混杂性(杂糅性)”

从词源上来讲,“混杂性”既指人种方面的混杂,也指不同语系、语种等之间的混杂。混杂性是由殖民行为所带来的两种文化接触地带所产生的跨文化形式,也就是说它所指的是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文化中,文化符号和文化实践的混杂与整合。因此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应该基于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识。这种文化实践的相互适应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压制的一面,表现为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压制作用。弱势文化为了从复杂的,已经陌生的过去寻求自身的身份和意义,努力想要去唤回或重建一种属于被殖民者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有不平衡性。它通常是混杂的、包含多种语言的、具有多个意义层面的综合体。

4.“殖民话语模拟”

“殖民话语模拟”是近年来后殖民理论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从后殖民的角度看,被征服者在被殖民之后被迫不断地对殖民话语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也不断从内部对其进行改造,在殖民意识中发现、撕开裂缝,打破二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其中制造含混与杂糅,生成第三个空间,以抵抗本质主义、整体性的西方文化霸权话语。模拟对于后殖民写作富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因为模拟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有意的 对抗,而在于它自身内部所天然带有的分裂和消解功能。因此,这种模拟并不是盲目的效仿,而是有选择的,主观的模拟过程。目前, 我国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介绍比比皆是,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但是, 要特别注意的是,运用任何理论来进行文学批评, 都必须首先对整个理论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理解, 绝不能做片面的断章取义的讹用。

参考文献:

[1]蓝国华.谈“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J].中州大学学报,2009(5):10-12.

[2]刘康,金横山.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J].文学评论,1998(1):149-159.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新生代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史的持论维度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寻根与扎根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