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打造 “减负增效”的数学练习课

2018-10-22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算式乘法

文/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潘 艺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课不能局现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下面,我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的教学来谈谈如何精心打造“减负增效”的数学练习课。

一、精选素材重组练习,优化练习效果

例如,《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一课,精选素材重组练习:

1.基本练习。(重温算理,重现算法)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17×4 (8+1)×125

23×101-23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明晰简便运算应关注两方面:①观察“符号特征”,判断是否能运用运算定律。②观察 “数据特征”,判断是否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 “凑整”,通过口算使计算简便】

2.专项练习。(以练固基,突破重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完成下面2题。(仔细审题,独立完成)

25×(4+8) 25×(4×8)

3.综合练习。(沟通联系,深化认知)

(1)用数学。

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 (如下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课堂检测: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① 45× (11×2)

② 69×15-69×3-69×2

③ (18+12) ×15

【设计意图:通过 “课堂检测”的综合练习,检测学生乘法简便运算的熟练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感受得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技巧进行简便运算,同时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灵活性】

4.拓展练习。(知识延伸,思维拓展)

聪明题: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1)在 ()里填上一个数,使算式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25×7+125× ( )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44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构造具特征数的算式,使学生对具有能凑整数的特征的表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5.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巩固知识)

在下面的这些数中选出2个或3个数,编成能简便计算的式题,并计算。

25 125 12 67 48 33

由于教材提供的习题存在 “量不足、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训练不够全面”等问题,所以我大胆尝试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情况,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量更多、针对性更强、训练更全面的自主设计(或改编)的题组。 一方面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已有的计算算理,另一方面则要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策略,重新审视原有的计算知识,并把算法、算理进行沟通或重组,然后将这种结构化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最终实现计算能力的提高,使计算正确、合理、快速和熟练,使练习课 “减负增效”。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视技能形成

数学练习课的内容要做到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扩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三、策略多样合理选择,寻找最优方法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通过题组“应用练习”,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结合具体数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不但使计算变得简洁,而且在解题策略多样性中寻找最优方法,收到 “减负增效”的练习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的教学是在智慧课室教学环境下进行的,运用一体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 “用数学”环节, 乘法分配律的典型几何模型,将静态图形编制成动态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丰富知识表象,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水平发展。同时,运用 “希沃授课助手”软件,及时呈现学生作品,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算式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怎么写算式
把加法变成乘法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