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及干预对策研究
——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2018-10-22马成亮马卉君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9期
关键词:检出率阳性体育锻炼

马成亮,马卉君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801;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同时,健康意识也逐渐提升,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健康不单单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价值观不断转变,特别是就业压力的增大,导致其心理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他们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前社会及家庭关注的焦点。那么,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是体质健康造就了心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造就了体质健康?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文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部分大学生的体质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以获得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准确信息。一方面,在全面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测试的指标数据对二者的关联性做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起着影响作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身心发展状况,提高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为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关联性为研究对象,以山西农业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本研究随机抽取样本1 200人,实测1 174人,与心理问卷对照之后,有效数据1 096人。这些调查对象要求能够正常活动,身体无明显生理缺陷,征得同意并自愿配合参加。

1.2 研究方法

1.2.1 体质测试法 在山西农业大学本科生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1 200人,实测1 174人,与心理问卷对照之后,有效数据1 096人。根据体质测试指标总分划分为“体质良好组”(体质综合得分≥75分)和“体质不良组”(体质综合得分≤74分)两组。

1.2.2 心理健康测试法 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取李克特五级评分法,分别从1=没有,2=较轻,3=中度,4=较重,5=严重。如果将其因子得分作为指标的划分依据,则某项目得分≥2分时,为阳性项目,而任意一项因子平均数≥2分时,判定为阳性症状。本研究对随机抽取的参加体质测试的学生发放SCL-90量表,共发放问卷1 174份,回收1 152份,回收率为98.1%,其中有效问卷1 128份,与体质测试结果比对之后,有效问卷1 096份,有效率为93.4%。

1.2.3 问卷调查法 向随机抽取的学生发放问卷1 174份,回收1 152份,回收率为98.1%,其中有效问卷1 120份,与体质测试结果比对之后,有效问卷1 084份,有效率为92.3%。

1.2.4 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当面访谈以及信件和电子邮件等方法对多位心理学、体育学﹑体质学及社会学专家进行了访谈。

1.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分析

2.1.1 不同体质大学生SCL-90量表结果对比分析 (1)通过对不同体质大学生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得知(表1),优质良好组除了躯体化因子阳性检出率略超过体质不良组之外,其余各项因子的阳性检出率普遍低于体质不良组,由此可见,体质健康状况越好的大学生,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越低;反之,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则较高。(2)通过对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均分对比分析得知(表2),体质良好组各项心理健康因子均分普遍低于体质不良组,通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得知:体质良好组与体质不良组在强迫、抑郁、偏执等几个因子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人际关系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体质良好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高于体质不良组的大学生。

表1 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SCL-90因子阳性症状统计表

2.1.2 相同体质状况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均分比较分析 由表3可知,体质良好组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基本上普遍低于体质良好组的男大学生(除偏执因子外)。且通过统计可知,体质良好组的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同组的女大学生。另外,经过t检验,体质良好组的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差异(P<0.05),在强迫和抑郁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研究结果显示,体质不良组的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均分全部低于体质不良组女大学生。通过统计可知,体质不良组的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同组女大学生。另外,经过t检验,体质不良组的男、女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上存在差异(P<0.05),在人际关系和焦虑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2.1.3 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 根据SCL-90量表的调查数据可知,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即身体状况水平越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障,身体健康的好坏会对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表2 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均分统计表

表3 相同体质状况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均分对比统计表

2.2 “课内外一体化”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干预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有76.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课对自己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积极作用,54.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但事实上只有15.4%的学生能每周坚持锻炼3次。另外,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总成绩呈正相关(P=0.008<0.05),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态度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分之间具有相关关系(P=0.008<0.05),学生每天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课余时间与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之间呈现相关关系(P=0.012<0.05)。鉴于此,本研究认为一周一次的体育课教学授课制已无法满足学生自身的健康需求,还需要寻求其他体育锻炼途径。根据陈天霞学者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效性研究”中的结果显示,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由此可知,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干预对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关联密切,身体素质越好,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越低;反之,身体素质越差,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越高。

3.1.2 不同身体状况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差异,体质良好组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普遍优于体质不良组的大学生。

3.1.3 相同体质健康状况的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普遍高于女大学生。

3.1.4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1.5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干预对策。

3.2 建 议

虽然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建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健康有全面具体的评价,有利于指导学生实践。

猜你喜欢

检出率阳性体育锻炼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