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 提升审美意识

2018-10-21魏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美育美术艺术

魏芳

美,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感官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人类有了美的创造、美的哲学、美的理想,并应用于教育,以滋养情感、陶冶人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强调了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学校艺术教育,理应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一、填补艺术教育空白點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要落实四项重点工作。

首先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这是确保艺术教育基础性和公平性的前提。学校一定要纠正挤占艺术课时、把艺术教育边缘化的现象。

其次是创新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艺术活动。学校要纠正艺术教育功利化、精英化的倾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获得艺术实践的机会,培养艺术兴趣和爱好,学会一项艺术实践技能,为健康成长打好基础,为幸福人生增添正能量。

三是加强区域内艺术教育统筹力度,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一方面,要从人事制度上加强政策导向,吸引高校艺术毕业生到一线学校,特别是到中西部广大地区和农村中小学任教。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支持鼓励城镇学校的专职艺术教师采取“走教”“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探索建立大学和中小学联动机制,为农村学校源源不断输送艺术师资。

最后是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合力。在解决艺术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上,强调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开放灵活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只有落实了这四项重点任务,才能为实现公平的、优质的、惠及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改进美育教学

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跟进,结合地方的实际,考虑具体的实施办法,指导学校和相应的机构有效地开展美育教学。

首先,学校的领导不能只盯着分数和升学率,应该具有教育家的胸怀和眼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考虑美育的地位,为艺术教师创设基本的工作环境和教学条件,保障艺术课程足量高质的开设。

其次,社会文化艺术机构,如博物馆、剧场、影院、美术馆、文化馆、少年宫等应该尽可能地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活动课程和艺术欣赏的机会,从社会教育的角度促进美育教学的开展。

再者,艺术教师是实施美育教学的主力,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探索美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认真完成国家规定的艺术课程的教学,并积极开发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相适应的校本课程。

艺术教学,尤其是课堂的艺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和显化的途径,但美育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润泽、濡染、陶冶,逐渐将高雅的审美趣味渗入学生的心灵。除了教师的仪表、行为长期无声的影响之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校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深圳市龙岗区的四联小学是一所村小,校长提出了“品味教育”的理念,在学校营造了以“品艺”“品陶”“品文”等八个不同的功能区,学生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所有在学校的日子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而由此获得的高“品味”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改进美育教学正逢其时,学校是实施主体,各方应协同合作,推进包括审美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从改变观看方式入手

美术学习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后者是贯穿所有美术学习领域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视觉感受进入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再实施进行美术创作学习。如此,在设计美术教学时,教师应以分析作品的视觉元素为先导,激发学生对某主题图像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以使学生学会分析并把握美术语言、构成原理、作品意义等要素,整体理解美术文化。

以“做香囊,迎端午”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维度来设计并实施教学。其一,情感维度——体悟端午节中丰富且悠久的习俗以及香包浑厚古朴的情趣美感;其二,文化认知维度——感受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插艾蒿、佩香包等活动中包含的辟邪祈福的象征性寓意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三,美术知识与技能把握——运用民间五色以及对称、均衡等美术形式语言,尝试制作祝福香包。

从教育技术层面讲,图解图构美术作品的方法,为当下及未来的学校美术课程教学提供了可推广的教学设计模式。同时,图解图构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美术欣赏教学环节,也可以运用于分析美术技法表现性环节。例如,分解作品画面呈现出的不同美术工具、材料媒介、具体表现技法等,可以使学生对美术技能表现形式及方法更容易理解与掌握。作品视觉图像中的“形”被打破后,将直接改变学生的观看思维惯性,从而启发学生根据视觉图像中的直觉感受,以及个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文化意义场域中思考问题,使其置身于艺术价值的关照中,这样对问题的思考才能深化。因为,由这个角度实施美术欣赏学习,学生才能在不断螺旋上升的视觉体验中,逐渐积累美感经验,拥有独特的审美眼光。

“美感”或“艺术感”,是指学生个体从内心深处主动感知外在美好事物的存在时的一种建构能力。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应该从改变眼睛的观看方式入手,改善其对周围生活及事物的知觉水平,从而引发思维方法的调节。学会欣赏是学生参加美术学习后身心成长的核心能力。视觉能力培育应该贯穿小学到高中的全部美术课程。当艺术感觉初步形成,才能使中小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走向审美体验的状态。改变眼光之后的思维,不仅决定了中小学生美术学习的水平,更能保障其身心得以整体发展,在唯科学思潮泛滥的今天,学着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会让人得到新的启示,使其审美与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美育美术艺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术篇
纸的艺术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