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地区民俗舞蹈舞台化的表演性

2018-10-20杨秀敏

艺术评鉴 2018年12期
关键词:苏北

摘要:苏北地区民俗舞蹈舞台化的表演性受到苏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苏北地区民俗舞蹈的发展,使其呈现出热情豪放、粗犷大气的风格特征。浅析下肢舞蹈动作的运行规律与路线运行轨迹、长线条与大幅度的动作表现与注重武术元素的融入等,对苏北地区民俗舞蹈舞台化的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苏北 民俗舞蹈 表演性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66-03

一、苏北地区民俗舞蹈舞台化表演性的特点

自然环境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自然地理环境孕育着区域的人文底蕴,并影响着该地区文化艺术的表演性发展。苏北地区主要是指苏北市及六个县的区域范围,但根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苏北地区在行政区划方面并不属于江苏,而是隶属于山东地区,一直到康熙年间,苏北地区才被划归江苏,形成了苏北地区的基本势力范围。①如果仅仅从地理位置方面来说,苏北地区和中原的联系更为密切,并且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且在历史上的战争时期,大量的中原人口融入苏北地区,带来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从而为苏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对苏北的舞蹈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下肢舞蹈动作的运行规律与路线运行轨迹的运用。舞蹈表演者一般是使用上肢的动作姿态,进行展现与刻画内心的复杂情绪,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意识,向观众传递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抒发内在的舞蹈艺术情感,运用舞蹈动作引起观众的共鸣。苏北地区的民俗舞蹈通常采用下肢舞蹈动作展现舞者的激情与活力,让观众通过丰富有力地下肢动作表演,体会到舞蹈艺术的生命力。由于受到中原文化艺术的影响,苏北地区民俗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下肢的作用,而在大部分以舞者的步伐为主导,展开基本的舞蹈动作。在下肢的牵引状态下,带动身体的其它部位,以表现出豪放大气的舞蹈风格,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出舞蹈的艺术活力,表现出苏北劳动人民的顽强与坚韧。国内的很多民俗舞蹈起源于民间的劳动,苏北地区的民俗舞蹈也大部分来源于田间劳动如插秧劳动,都十分重视演员下肢的作用,尤其是在双脚双腿密切配合的舞蹈表现中,舞蹈演员下肢的作用更为突出。苏北地区人们又喜爱吃辣乎乎、黑乎乎、咸乎乎、热乎乎,因此给苏北地区的民俗舞蹈有一定的定位:粗犷、豪放、热情的艺术特征。

(二)注重长线条与大幅度的动作表现。苏北地区民俗舞蹈舞台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舞蹈演员的长线条与大幅度的动作结合。舞蹈演员通过对长线条与大幅度的动作变换,展现出苏北地区人们热情豪放的舞蹈艺术风格特色,舞蹈动作运行属于曲线、长线条的运动轨迹,塑造出优美的舞蹈姿态,显示出舞者的优美身段与技能技巧功底,体现出舞蹈的文化韻味与情趣。舞蹈是长线条、夸张、大幅度的舒展艺术,长线条的舞蹈运行轨迹必定是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形成的,而大幅度的舞蹈动作也会产生长线条的运行。长线条的舞蹈运行轨迹与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其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于发展的,形成独具特色的舞蹈表演艺术韵味。在一般情况下,简洁明朗的舞蹈路线,都需要“长线条”“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大致的表演路线就是“Z”形路线,从表现方式上区别于苏南地区民间舞蹈的“S”形路线。例如,在《睢宁落子》的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拔泥步”就很好地体现了“长线条”与“大幅度”结合表演的效果。舞蹈艺术表演者在表现时,路线是“Z”形的,舞蹈的音乐节奏明快,舞蹈动作火爆紧凑具有一定的艮劲,舞蹈具有苏北人的地域风情,具有艮、辣、暴、爽的风格特点,动作幅度具有较大空间的变化,这样就加大了舞蹈演员对舞台空间的占有,保证了长线条的舞蹈动作。②通过欣赏这一长线条与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苏北人民干练豪爽的民风性格和独特的舞蹈艺术。

(三)注重武术元素的融入。在舞蹈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武术元素以及杂技表演密不可分,而对于苏北地区的民俗舞蹈的舞台表演来说,同样具有这样的艺术风格。在历史发展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大批中原人口开始举家搬迁到苏北地区。在搬迁的过程中,为了谋生,大部分迁移人口选择在街头卖艺来换取微薄的收入,这样的表演中往往具有一定的武术元素。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武术表演者来到苏北地区进行表演,在长期的文化渗透与融合中,这些武术元素就对苏北地区的舞蹈文化产生了影响,二者在发展中不断地融合。武术元素的加入,使得苏北地区的舞蹈舞台表演更具豪放大气的风格特征,使舞蹈更具有阳刚之气。通过对一些苏北地区民俗舞蹈的舞台表演进行欣赏,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苏北地区豪放、朴实的舞蹈地域特征。

二、苏北地区民俗舞蹈舞台化表演性的思考

(一)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广场舞的大众性和广泛的参与性,造成了苏北民俗舞蹈参与人员基本功的强弱性,所以为了苏北民俗舞蹈更好的多元化与高质量的发展与传承,首先要加强舞蹈者基本功素质的训练,培养舞蹈者的舞蹈兴趣及爱好舞蹈表演的情趣。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力量的训练、柔韧性的训练、稳定性的能力训练、协调性与灵活性的训练等几个方面的练习与强化训练。其次是使身体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使身体的肌肉具有一定力量如爆发力、控制力等等身体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保证良好地身体柔韧度,使落地有声的每个舞步完成的更加优美。另外,舞蹈者通过控制力的训练与稳定性的培养,能增强舞蹈者自身的舞蹈表现力,使舞蹈的平衡力与舞姿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支持力量,促使舞姿更加具有美感与造型性。在这些基本功训练中,哪个方面训练难度都不大,只有加强练习,才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面对任意一种舞蹈都有自信的去完成,在各种舞步舞种之间的切换。想象一下,人群中你就是最耀眼的,这样会极大的刷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感。由此可见,加强基本功训练是苏北民俗舞蹈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更好的诠释苏北民俗舞蹈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关键作用。

(二)吸引专业院校人才的加入,吸引专业院校的专家加入研究。想更好的发展苏北民俗舞蹈,离不开院校级人才的加入。专业院校专家的加入对发展苏北民俗舞蹈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把苏北民俗舞蹈整合成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舞蹈风格,把从民间采风得来的舞蹈动作元素,进行加工修改与提炼,即在苏北民俗舞蹈本体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舞蹈动作,通过从民间到专业院校再到民间的路径,提炼出更具有苏北民俗特点的舞蹈动作元素,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外要加强学校效应,把优秀人才动员起来,意识到苏北民俗舞蹈发展的重要性,并利用年轻人这股新鲜的血液,使舞蹈更具有艺术性与感染力。虽然有的时候是在广场中表演的,但是其不再局限于广场舞单一的重复性舞蹈特性与广场舞蹈的场景,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苏北民俗舞蹈的发展与创新。所以,需要院校级人才的加入来创新苏北民俗舞蹈,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培训班、组文艺晚会,教授相应的舞蹈教学辅助课程。

请苏北地区的民间舞蹈艺术家走进专业院校传播舞蹈作品。如请民间舞蹈艺术家唐玉兰老师到苏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担任校外专家到学校代课传授“落子”,传授舞蹈落子的基本风格特点、落子的基本舞步(包括男步与女步)、道具的操作与运用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对苏北民俗舞蹈落子的再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平台。俗话说:“教学相长也”,唐玉兰老師通过在苏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舞蹈教学,对苏北民俗舞蹈落子的动作元素更加细化与规范,学生对苏北民俗舞蹈落子的了解与掌握更加原汁原味,更具表现力与表现力,能促进苏北民俗舞蹈落子的传承与发展。所以专业院校的加入能促进苏北民俗舞蹈舞台化的发展与创新。总之,苏北地区民俗舞蹈舞台化的表演性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进步。

注释:

①陈蜜,王爱国:《探索新时期江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对广场舞“海安花鼓”创编成功析》,《艺术百家》,2013年第2期,第135-136页。

②许岳军:《江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大舞台》,2014年第12期,第203-204页。

参考文献:

[1]许岳军.江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J].大舞台,2014,(12):203-204.

[2]吴小涵.从语境论的角度透视舞台化传统民俗舞蹈继承及教学的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49-150.

[3]刘同春.江苏民间舞蹈的历史与现状透视[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04):50-52.

[4]陈蜜,王爱国.探索新时期江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对广场舞“海安花鼓”创编成功析[J].艺术百家,2013,(02):135-136.

[5]杨秀敏.舞蹈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苏北
“西芹”老太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苏北经济的发展困境和崛起
岁月是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爱你有罪
永远不说再见
谈苏北毛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浅眠里的一场蓝色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