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及控制分析

2018-10-19王治伟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控制质量

王治伟

摘 要 裝配式建筑是一种由在工厂预制完成的构件组装而成的建筑,其具有设计形式多样化、使用功能现代化、制造标准统一、施工时间短和操作流程简单等应用优势,因此备受行业的关注。为此,笔者主要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

前言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装配式建筑,并于80年代迎来黄金时期。但因我国工业化水平不高,导致装配式建筑普遍存在质量缺陷,从而制约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深入发展。为此,笔者首先分析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状,然后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1 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现状

总体上讲,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现状并不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管理协调、人机操作、施工准备和构配件供应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1 管理协调方面

与现浇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更高,所以要求变革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即:施工单位需与构配件厂协调构配件的质量、与设计单位协调设计变更、与监理单位和业主协调工程收尾验收。但实际上,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单位却普遍未做好与其他单位的管理协调工作,如:施工单位未与监理单位协调好工程验收工作;施工单位未严格管理分包单位,导致分包工作质量低下。

1.2 人机操作方面

与现浇式建筑最大的区别是,装配式建筑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施工方式,从而改变了施工现场人员的比例、施工机械的配置。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益,首要任务是实现施工机械与技术工人的有机结合。但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机械设备、关键部位施工不善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建筑结构整体性差,从而降低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1.3 施工准备方面

在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施工阶段,施工准备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要求施工单位保持一定的预见性,并制定科学的质量规划,以防因构配件堆放场地规划、构配件堆放方式、施工机械质量、施工人员素质和现场基础设施设置等方面的制约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求组织开展图纸会审,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质量规划方案。但在实际工程中,许多施工单位并未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如缺乏施工预见性、质量计划与施工方案不科学等,从而严重影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1.4 构配件供应方面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材料主要包括楼梯、楼板、剪力墙和柱等构配件,其先由专业的工厂预制完成,再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以可靠的连接方式拼入建筑结构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厂家的经验普遍不足,且构配件的运输距离较远,途中需对构配件进行特殊保护,而在运抵施工现场后,还要求合理堆放和养护构配件,这无疑增加了构配件的质量风险。同时,在出厂和进场时,要求对构配件进行技术检验和质量验收,否则定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1]。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相继出台了系列章程予以规范,如:2015年末发布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2015年11月14日出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2016年2月22日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并坚持“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兼顾”、“内、外控制并抓”、“系统观念”、“持续改进”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笔者提出从以下方面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2.1 提高管理协调水平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管理协调要求系统考虑每一参建方,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宏观调控。为此,首先,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科学的组织、技术和经济措施,以保证内部运转的良好状态;其次,要求施工单位在合同措施的基础上,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从而实现事先确定的目标[2]。

2.2 实现人机有机结合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单位必须重点控制机械与人员组织工作的开展,因为由其产生的后果完全由施工单位承担。对此,首先,要求施工单位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项目部,负责开展机械与人员的组织工作,同时在项目部下设分管部门,并细分各个部门和成员的职责,而倘若条件充分,则要求组建质量小组来监控工作范围内存在的质量因素;其次,为了积累丰富的施工经验,要求派人外出考察、交流和学习,并对优秀的员工予以物质奖励;第三、特别注意施工工序的衔接、构配件的搭接和套筒灌浆施工等内容,并采取科学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3]。

2.3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保持高度的预见性,并编写详细的施工质量规划。众所周知,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所以组织施工人员参与教育培训是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目标的重要条件,具体要求组织施工人员参与技术培训,并重点培训施工工序穿插、构配件连接等内容。从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讲,重视图纸会审是关键,并编写科学的施工方案,注意预留构配件场地,以满足构配件吊装的需要[4]。

2.4 构配件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的质量,首先,施工单位应在出厂时对构配件进行技术检验,并置换存在缺陷的材料;其次,与供应单位签署构配件供应合同,从中规定如何处理存在质量缺陷的材料;第三、制定科学的构配件运输和保护方案,以保证构配件的质量安全;第四,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业的人员开展构配件养护工作,从而提高构配件的质量[5]。

3 结束语

总之,为了广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尤为关键,具体要求从协调管理、人机操作、施工准备和构配件供应等方面予以严格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与控制方法[J].江西建材,2018,(11):39-40.

[2] 张凤仙.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82-184.

[3] 李华兵.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

(33):21-22.

[4] 朱志刚.装配式建筑施工悬挑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分析[J].居舍,

2018,(19):172-173.

[5] 金阳.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居舍,2018,(19):

183,173.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控制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