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33例临床观察

2018-10-1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耳穴高脂血症血脂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广东 河源 517000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可表现为多饮、消瘦、小便频多及多食等症状,患者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1]。有研究表明[2]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伴有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速,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中凸显出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本研究探讨耳穴贴压疗法联合自拟养阴降浊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西医基础治疗与观察组33例,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耳穴贴压疗法联合自拟养阴降浊汤治疗。对照组中女14例,男19例,年龄48~72岁,平均(65.5± 1.8)岁,病程3个月至9年,平均(4.7±0.6)年;观察组中女15例,男18例,年龄50~70岁,平均(65.3±2.2)岁,病程2个月至9年,平均(4.8±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3]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4]中的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有糖尿病症状,且任意血糖不低于11.1 mmol/L;空腹血糖不高于7.0 mmol/L;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 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且重复检查结果不变则诊断为糖尿病。血脂异常:胆固醇≥200 mg/dL为升高;低密度脂蛋白:≥160 mg/dL为升高;甘油三酯:≥200 mg/dL为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女性不应<50 mg/dL;男性不应<40 mg/dL。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均未给予降脂、降糖治疗;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未按规定服药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基础治疗,二甲双胍片(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52020960)初始剂量500 mg,间隔1~2周加25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J20070061)每天20 mg,每晚1次。观察组另给予自拟养阴降浊汤(三七9 g,黄芪30 g,葛根15 g,银杏叶12 g,山茱萸15 g,泽泻6 g,山楂30 g,甘草10 g),水煎300 mL,1剂/d,分早晚服用;耳穴贴压疗法选取内分泌及肾上腺为主要穴位,餐前进行贴压治疗,贴压次数≥100次,按照相关专业步骤左右耳交替轮流贴压,每周替换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制定 观察治疗前后的TC、LDL-C、TG、HDL-C及FBG、HBAlc水平变化。

疗效标准[5]:显效:血脂达以下其中一项者:TC下降不低于20%,LDL-C下降不低于20%,TG下降不低于40%,HDL-C上升不低于0.26 mmoL/L,空腹血糖不超过7.0 mmoL/L,糖尿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血脂检测达以下其中一项者:TC下降不低于10%但<20%,TG下降不低于10%但<40%,LDL-C下降不低于10%但<20%,HDL-C上升不低于0.104 mmoL/L但<0.26 mmoL/L,空腹血糖不超过8.0 mmoL/L,糖尿病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血脂、血糖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患者FBG、HBAlC、LDL-C、TG、TC水平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 HBAlc/% FBG/mmoL/L TC/mmoL/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6.59±0.416.32±0.3312.38±2.449.63±3.224.59±0.823.58±0.63观察组6.61±0.356.02±0.22∗#12.36±2.558.05±1.22∗#4.61±0.752.85±1.02∗#对照组2.48±0.361.69±0.322.45±1.031.82±0.651.16±0.452.85±0.40观察组2.45±0.411.15±0.65∗#2.43±1.021.05±0.33∗#1.15±0.353.22±0.28∗#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极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研究指出[6]未经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43%伴有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达60%以上,目前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并与多种机制、多种因素有关[7]。研究证实[8]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后者又是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血脂异常对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二甲双胍通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使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提高,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9]。阿托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HMG-CoA),可对胆固醇在肝脏的合成及HMG-CoA还原酶进行抑制,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目增加,促使其摄取及分解代谢,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达到降脂的目的,同时可使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使自由基浓度降低,达到稳定斑块的目的[10]。

中医根据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为“消渴”、“胸痹”、“眩晕”等范畴,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血瘀痰浊。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补气养阴、降浊化痰为治疗原则。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一定进展。辛向前等[11]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采取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涂卫民等[12]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照组采取力平之及降糖药治疗,观察组在降糖药基础上采取益元清肝健运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3%。本研究中采取自拟养阴降浊汤治疗,方中黄芪具有养阴活血补气之功,为君药,葛根、山茱萸为臣药,葛根可生津止渴,又能鼓舞脾胃之气上升,山茱萸补肝肾阴,二者合并可使黄芪补气养阴之功增强;银杏叶、三七、泽泻、山楂为佐药,其中山楂、泽泻降浊化痰,三七、银杏叶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补气养阴、降浊化瘀之功。中医认为[13]耳为宗脉之所聚,全身各脏器皆联系于耳,若某一脏器发生病变,则可通过经络反映于耳廓的相应穴位。本文中针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属瘀、痰、湿结于体内,选取耳穴内分泌及肾上腺为主要穴位,对上述穴位进行刺激,达到调整阴阳、加快血液运行,增强气化功能,促进痰浊水湿的排除,调理脏腑,达到消脂降糖、调脂降浊的目的。有研究显示[14]耳穴贴压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相应穴位,能通过末梢神经向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传入,抑制或减弱原有的病理兴奋灶,从而使疾病痊愈或好转。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BG、HBAlC、LDL-C、TG、TC及HDL-C变化不明显,而观察组患者FBG、HBAlC、LDL-C、TG、TC水平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提示耳穴贴压疗法联合自拟养阴降浊汤治疗可较好地调节患者的糖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耳穴高脂血症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你了解“血脂”吗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