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韵”在语文园地中绽放

2018-10-18谢青

关键词:语文课程

谢青

摘要: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指出:人类未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文化语文教育观,要最大化地开发、利用身边的文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文化课堂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笔者认为,将地方文化作为人文教育资源适当地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办学。同时,对于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金陵文化;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10-1

金陵地方文化,是指金陵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以及由这些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面貌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特征。金陵,现用正名:南京,简称:宁。金陵地方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南京作为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鲜明特色的文化,即金陵地方文化。

一、“金陵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的实施取决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学校层面的方案是概述性的,教师层面的方案是具体性的,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承担重要的工作。金陵文化内容丰富,涵盖多个学科,因而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对于“金陵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应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整个中学阶段,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要有相应的专题可供学生学习与探究,每一个专题又可细分为不同的活动内容,内容的设置应避免繁、难、偏、旧,以学生的兴趣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一切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对于每一个专题学习的课时应因学校不同,学生差异及实际情况而灵活机动。

二、以“金陵地方文化”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这个圈子,而应在教材之外开发、利用各种有价值的语文课程学习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第一课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作于1938年11月,当时的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于是,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精心准备了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印发给每位学生。

通过阅读史料,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切身感受到了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内心无比愤慨。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他们的真实而强烈的爱国激情很快就因阅读这些文字而被点燃。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始终高涨,学生们用最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投入朗读,凝神聚力地听老师讲解。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精当的解读。这一节课很好地完成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以“金陵地方文化”促进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丰富的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这些语文课程资源就在学生们的身边,俯拾即是,并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鉴于此,开发、利用“金陵文化”可以给作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

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效果,我进行了写作训练的前期准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设置了“到民间采风去”的写作训练,这一写作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对这次的写作训练,我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借“民间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家乡;二是培养学生调查采访、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金陵作为“十朝都会”,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金陵民俗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因此我把这次写作训练与“金陵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了“金陵民俗文化调查”的活动方案。学生们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分四个小组展开有关“金陵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有条件的小组利用计算机软件编辑排版、制作图片等。我还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金陵文化的文献资料,采访亲友,了解南京地区的风俗民情;广泛搜集南京地区流传的民歌、民谣、民谚;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南京传统节日中的传说、对联、诗歌、灯谜等。

一个星期以后,各小组纷纷上交了他们的成果。有丰富的文字,有精美的图片,还有精彩的视频资料。

学生们的活动与成果为接下来的写作训练作了很好地铺垫,他们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与体验是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接下来,我就以《家乡的……》为题,,指导学生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家乡南京的风俗民情、民俗文化,抒发自己对家乡南京的热爱之情。同学们有的写家乡的节日,有的写家乡的民谣,有的写家乡的传说……他们的选材广泛、视角独特,并且有一定的深度,这次写作训练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我们班还把同学们的佳作,以及在网上搜集到的精美图片资料,在学校举办了一个小型展出,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赞誉,这又是一次以“金陵文化”促进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黃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叶澜,杨小微.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林祥,武玉鹏.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台湾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教育及启示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论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探究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口语教学改革初探
论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