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蒙古族民间音乐考察行记(上)

2018-10-18哈斯巴特尔崔玲玲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长调阿勒泰

哈斯巴特尔 崔玲玲

(1.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10)

一、田野考察目的

2011年7月,由乌兰杰先生承担的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课题组,前往新疆,对新疆境内的蒙古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考察。考察组由乌兰杰、西琳、哈斯巴特尔、崔玲玲、邹小龙,张欣,以及新疆蒙古族学者道尔加拉7人组成。考察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究竟有哪些特点,与内蒙古长调民歌之间有哪些共性和区别;二,相比内蒙古长调民歌,新疆地区蒙古族长调主要在哪些仪式场合演唱,目前长调歌手数量、职业、生存现状及长调民歌传承情况等做一次普查和了解,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全方位了解和研究做好资料基础工作;三,考虑到新疆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机会十分难得,因此,考察范围不局限于长调民歌,还要全面深入了解新疆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新疆蒙古族概况

16世纪中叶,蒙古地区分为卫拉特准噶尔汗国、喀尔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等三个较大的独立政权群体。[1](5)明清之际至清前期,即17~18世纪是卫拉特蒙古历史发展由兴盛到危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卫拉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分,在清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在接下来的近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准噶尔部踞天山南北,和硕特部进入青藏高原,土尔扈特部远徙伏尔加河流域,卫拉特部蒙古人是活跃于西北和北方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卫拉特蒙古人的历史,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卫拉特蒙古在清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又成为清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从历史到今天,新疆是卫拉特蒙古主要居住地,因此,卫拉特蒙古音乐研究,在当今新疆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中更具有其特殊的地位。[2](2)

新疆蒙古族,目前主要居住于巴音郭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以外,还分布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区。由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额鲁特部、沙毕纳尔部(清代,蒙古人将那些归属喇嘛教的属民,称为“沙毕纳尔”)、扎哈沁部、乌梁海部、喀尔喀、察哈尔部等构成。土尔扈特部分新、旧土尔扈特。目前额鲁特人主要分布在伊犁昭苏、尼勒克两个县及塔城额敏县等地区(额敏县,额敏,蒙古语为“额莫格勒”,“马鞍”的意思)。

图1.阿勒泰周边山区①

图3.哈纳斯湖下游③

图4.哈纳斯湖下游景色④

图5.阿勒泰山下的汗德尕特民族乡⑤

三、阿勒泰地区民间音乐考察行记

(一)山谷中的回声

阿勒泰山,蒙语中念“altatai”,口语称“altai”,阿勒泰意为“有金子的山”。山石奇特,连绵起伏,有些山石酷似鹰的头部,有的酷似人的脸,千姿百态,神奇巍峨。阿勒泰山是该地区蒙古人最为尊崇的山之一,当地蒙古人认为祖先成吉思汗当时就在布儿罕山祈祷之后,躲过了灾难,建立伟业,因此蒙古人对山川河流持有一种特殊的敬仰之心,细心呵护,并每年规定日期前往指定场所举行祭祀活动。这些习俗或规则是潜移默化的,蒙古人敬畏大自然,爱护自然胜过一切,只因他们认为自然万物与他们和平相处,就要对他们尽到保护的责任,这种信仰和理念与深深影响到他们看待自然和生活世界的态度。

7月11日上午8点,考察组摄像师邹小龙联系了当地旅游公司的小型面包车,该客车可乘坐10人,后备箱可以放置很多行李,司机答应我们一起行走到23号,解决了交通工具,我们的田野考察工作就有了保障。从阿勒泰市到汗德尕特乡政府,需要四个小时路程。在半路看到当地蒙古人祭祀的敖包,按蒙古人的习惯,路遇敖包必须下马进行祭祀,绕敖包三圈,方可继续赶路。乌兰杰先生提议我们下车进行祭祀敖包,乌兰杰先生拿出蓝色的哈达,走在前面,其他人跟在后面,乌兰杰双手举着哈达,大声吟诵着敖包祝赞词,绕完三圈之后,每人都在敖包前磕头、许愿。祭祀结束时看见敖包东边站着两位牧民,我们就主动前去问候,结果他们是哈萨克族牧民,是一家夫妻,俩人去农田干活完回家午餐,两位哈萨克族牧民都听懂了问候语,即“赛音·白努”(sain bainu),我们由于不会讲哈萨克语,没有再进行交流,与夫妻两照完合影,继续赶路,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汗德尕特乡。

图6.汗德尕特民俗博物馆资料⑥

汗德尕特乡位于阿勒泰市东南方,该乡总人口为3758人,残疾人数205人,汗德尕特村人口679人,角沙特村人口为1570,霍布勒特村471人,阿尔恰特村为1038人。乡政府正在举行人代会,换届领导班子,因此,我们通过道尔加拉的引荐,中午时分,见到了年轻的阿勒泰民间艺人——乔伦巴特,他骑着摩托车,来到我们暂时休息的乡村大院子。大院子里,种植了各种蔬菜,院子北边流淌着汗德尕特河,河中有很多石头,河水碰撞石头之后发出的水声回响在山地间。

乔龙巴特,男,乌梁海蒙古人,1976年生,中等身材,健壮的体态,显示出乌梁海蒙古男人的特有气质。乔龙巴图高中毕业后参军,当过班长,8年的军营生活,锻炼了他的毅力和开朗的性格。他从小跟爷爷玛尼达尔学习冒顿·潮尔。玛尼达尔是当地最著名的民间艺人之一,尤其是演奏冒顿·潮尔,目前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图7.阿勒泰民间艺人乔龙巴特与乌兰杰在一起交流⑦

玛尼达尔,生于1909年,1994年去世,享年90岁。1984年学者莫尔吉夫曾采访过他。玛尼达尔老人把一生的技艺传授给了他的孙子乔龙巴特,他们的学艺经历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式传承”:玛尼达尔的爷爷——呼图克;父亲——托尼克;玛尼达尔——乔龙巴特。

形成一条家族式传承链条——“呼图克——托尼克——玛尼达尔——乔龙巴特”。乔龙巴特跟爷爷学会了《额尔齐斯河之波》(也称艾奔河的波浪)⑧、《阿勒泰颂》、《布谷鸟》等传统曲目。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冒顿·潮尔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程序,他从身上背着的黑色布包里面拿出自己制作的“冒顿·潮尔”,一个是他爷爷留给他的冒顿·潮尔(右边),一个是用草根制作的冒顿·潮尔,非常单薄,用力捏一下就会粉碎(左边)。另一个是用桦树制作的。

图8.玛尼达尔留给孙子乔龙巴特的冒顿·潮尔(右边)⑨

我们仔细观察并用照相机记录了该乐器。由于我们休息的农家大院没有遮阳的地方,光线不适合采录,所以没有继续录像,采访工作推迟到第二天上午,地点定在“五指泉”旅游度假村。吃过午饭,我们大家前往汗德尕特乡北边的五指泉旅游度假村,准备在此住宿。五指泉度假村是当地乡政府接待外地客人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爽,前来度假的外地游客也不少。乔龙巴特正好也在这个度假村表演冒顿·潮尔和呼麦。我们住进两座蒙古包,听着汗德尕特河水在阿勒泰山的深谷里回荡的声音,确实有种人间仙地的感觉。晚上蒙古包非常凉,这是由于阿勒泰山附近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白天与晚上的温度差别较大,所以晚上睡觉时必须盖好棉被才能后半夜不至于冻醒。

7月12日,早晨起来走出蒙古包,山谷里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汗德尕特河及森林中的鸟叫声,山谷回荡的水声、鸟叫声在这片清洁而神奇的大地上,绘制成和谐的声音,与冒顿·潮尔演奏时发出的双声那样的相似,那样的优美而动听。

上午,在蒙古包采访青年冒顿·潮尔演奏家乔龙巴特,他不仅会吹奏帽顿·潮尔,还会演唱呼麦;也能弹奏托布秀尔、口弦等传统乐器,在当地很有名气。尤其那些当地年轻人都来拜他为师,学习呼麦和冒顿·潮尔,他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呼麦和冒顿·潮尔的弟子。他演奏了传统曲目《额尔齐斯河的波浪》《阿勒泰颂》等。由于当地学者道尔加拉的推荐,我们原先要了解长调音乐的思路和目的暂时被转换,他说,这些艺术很珍贵,与长调音乐一样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来一次不容易,顺便多了解一下这些艺术,对我们以后的研究会有很好的资料价值。乌兰杰先生也是非常想了解呼麦、冒顿·潮尔等古老的艺术,今天能够遇见呼麦、冒顿·潮尔的真正传承人,可以看出他非常兴奋,与乔龙巴特开心地交流着。原先单一考察长调音乐的想法也有了变化,嘱托我们一定要多访谈、多了解。多记录。他说,这种考察机会以后很难得,所以大家要珍惜。

(二)阿勒泰地区长调

采访完乔龙巴特,道尔加拉提出要去汗德尕特乡政府看看,能不能让文化部门的人带着我们去这里比较有名的长调艺人家里,我们一行驱车到乡政府,找到文化部门,我们将介绍信给他们看完之后,他们答应带我们去找长调艺人。

从乡政府出来,带路的人说,长调艺人家离这不太远,步走大概需要十分钟即到。于是我们大家徒步前往。村民的房屋很有特色,屋顶是灰色的瓦片 ,而屋体都用白色墙绘。从远处看既整洁有显眼。该乡村民的民族身份构成复杂,不仅有乌梁海、图瓦、哈萨克,还有不少汉族,构成多民族混合居住村。在乡政府文化室工作人员的带路下,我们一行人到了本地区很有名望的长调歌手——尼顿家里。

图9.长调艺人尼顿老人⑩

长调艺人尼顿,意为眼睛,女,已85岁,乌梁海蒙古人。尼顿身体状况良好,老伴儿叫巴亚卡,父亲叫其木格,是一位有名的猎手,他兄妹共4人,分别为奔卓格、宁格尔、其木格、嘎拉森,其中最小的嘎拉森从小就喜欢唱歌,唱歌非常好听,《猎人之歌》就是其木格等从小跟父亲学会的,尼顿也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这首长调民歌《猎人之歌》。小时候放牧时经常在野外唱歌,很多民歌都是从哥哥们那里学会的,后来参加各种民间婚礼或宴会,在宴会上唱歌,学会很多长调民歌。尼顿说:当地的长调民歌有多种题材,如婚礼歌、游戏歌、狩猎歌、唱给父母的歌、唱给哥哥的歌、唱给姐妹的歌、唱给舅舅的歌等。尼顿会演唱60多首卫拉特长调民歌。尼顿演唱的长调民歌有《阿勒泰山上的鹿》(aitai hangai in bugu)、《深色的枣骝马》(hureng jegerde mori)、《凉爽的阿勒泰》(serigun sihan aitai)等古老的长调歌曲。其中长调《阿勒泰山上的鹿》是一首唱给父母的歌曲,歌词如下:

高山杭盖之鹿,游牧在草丛中,苍老的父亲,我们总是想念。

美丽杭盖之鹿,驻在草坡吃草,慈祥的父亲,我们常思念。

尼顿演唱的其它长调歌曲有:《查干敖包》(cagan obuga)、《清澈阿勒泰之水》(haragul altai in usu)、《灰斑点的骏马》(ho hanlzan mori)、《白色的骏马》(cagan xirgal mori)、《黑斑点的骏马》(hara haltar mori)、《佛教的天空》(burhan šajin ugtargui)、《赞丹西日嘎》(zandan xirga)、《红色玛尼图的酒》(wulan manitu in deresu)、《方正雄伟的阿勒泰》(durbeijin yehe altai)等。正当尼顿额吉演唱着的时候,进来一位老人,她非常善意地向我们微笑之后坐在尼顿额吉旁边,尼顿额吉停止了歌唱,向我们介绍了这位老艺人,她叫贺喜格泰,是她的好朋友,好邻居。可以看得出,好朋友的出现,似乎给她带来了鼓励,尼顿额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图10.长调艺人贺喜格太(前排左一)⑪

贺喜格太,女,今年69岁,乌梁海蒙古人,居住在汗德尕特乡·阿哈苏木·哈日布日古德(黑鹰)村。从小在各种宴会上听着老人或村里的长辈们演唱而学会很多长调民歌。她演唱的长调曲目有:《漂亮的红色骏马》(ho hanlzan mori)、《红色玛尼图的酒》(wulan manitu in deresu)、《灰斑点的骏马》(ho hanlzan mori)、《布达拉山之峰》(budala agula in orui)、《方正雄伟的阿勒泰》(turbeijin yehe altai)、《黄色山峰之雄鹰》(šira hadan bǘrgud)等。其中与尼顿老艺人共同演唱的长调民歌有4首。两位老人共演唱了阿勒泰地区流传多年的、风格独特的14首长调民歌。

采访结束时已经傍晚时分,五指泉山谷的流水声、阿勒泰山谷里的布谷鸟的叫声依然那么的清晰而神秘。我们晚上将要继续留宿这里,晚风吹过身体时感觉很凉爽,而听完这些古老的长调民歌,眼前总抹不去的是尼顿老额吉那双苍老而焦脆的面容,还有那苍凉而悲壮的歌声。其实歌并不是那么的凄凉,但是演唱者的内心是不是有很多深藏的悲苦或者有些难以言语的痛楚?总之那晚我的思绪很紊乱,不由得回想起历史,在疲惫的思绪中进入了梦乡。

图11.五指泉⑫

图12.五指泉⑫

图13.新疆图瓦人的房屋⑭

7月13日,早晨我们前往美丽神奇的禾木县,禾木县浩特格尔⑬村居住着很多图瓦蒙古人和乌梁海蒙古人。这一村落被绿色的高山包围在中间,房屋都是用白桦树制作的木屋,夏天凉爽,适合于高山草原牧民夏季游牧时居住。我们到达村落时下午四点已过,进入村落之后与事先联系好的联络人,一位李姓女士的带领之下,走进一家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四方型大院子,院子里长满了杂草,院子两旁是整齐建造的木屋,是供外地游客住宿的地方。每间木屋都放有三张床,虽然简陋,但是显得很干净。我们把行李放置在木屋之后,就开始准备采访艺人的工作,采访的艺人有陶尔拉、哈林别克、乌力吉巴雅尔等。

叶克勒演奏艺人,陶尔拉,女,已71岁,图瓦蒙古人,查干·苏云氏。她是一位叶克勒琴的演奏者,虽然71岁,看起来非常精神。她15岁开始学习叶克勒琴,已经有56年的演奏经历,她说虽然不是在专业舞台上演奏,但对她来说,给乡亲和牧民演奏,就是她最大的快乐。母亲叫楚籁,在她11岁时候去世,当年才41岁。陶尔拉从小失去母亲,对她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创伤,她每当想起母亲时,就会拿起叶克勒琴,在自家的院子里独自一人拉着琴,孤独和悲伤的泪水滴过她的琴身,她说每次演奏叶克勒琴,都非常思念母亲,多么的盼望母亲的回来,但随着渐渐长大,习惯了在悲伤的情绪中演奏叶克勒琴,陶尔拉演奏出来的琴声里融进高山草原的幽静和空旷,也有被泪水浸湿过的悲痛而沉闷的内心情感,听完她演奏之后,我们大家的心情都被她的琴声所感染,顿时都沉默在各自的思绪当中,笔者脑海里浮现出陶尔拉忧郁的眼神和难以掩盖的悲痛。陶尔拉演奏了很多传统叶克勒曲目,有《碧尔海勒》《哲力木·哈日》《乌兹尼格》《布谷鸟》《哈纳斯流水》《黑棕熊》等。从叶克勒琴演奏者陶尔拉家里出来时,已经傍晚时分,大家赶往驻地吃晚餐,之后就寝。

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后走到屋外,那绿色大地平坦而宽阔,远处是延绵数十里的山峦和山松覆盖的山坡,新鲜的空气使人感觉身心舒畅。我们所住宿的地方应该是当地牧民的夏营地,不远处看见几十头牛群,没有看到羊群。喝完早茶,大家继续采访托布秀尔艺人哈林别克。

图14.图瓦艺人哈林别克(中)、道尔加拉(左)、乌兰杰(右)⑮

托布秀尔艺人,哈林别克,男,乌梁海蒙古人,今年45岁,是著名潮尔演奏家伊尔德什的女婿。他会演奏托布秀尔、冒顿·潮尔。他从哥哥巴卡特学习托布秀尔,母亲叫珠玛秦,也会演奏托布秀尔,今年84岁高龄,他的哥哥巴卡特也是跟母亲学习了托布秀尔。哈林别克演奏的托布秀尔技巧娴熟,音色响亮,指法多变,把位的变换多样,有时把托布秀尔放在后背上演奏,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还真没有遇见过演奏托布秀尔技艺这么娴熟的民间艺人。他演奏了传统曲目《萨布尔丁》、《森·萨嘎力格》(是图瓦语)《黑棕熊》等。

图15.盲艺人乌力吉巴雅尔⑯

图16.乌兰杰正在采访乌力吉巴雅尔艺人⑰

乌力吉巴雅尔,男,43岁,乌梁海蒙古人,著名民间艺人玛尼达尔的外甥。乌力吉巴雅尔不仅会演奏冒顿·潮尔,呼麦的演唱技巧也是惊人的。他双目失明,因此平时都戴着黑墨镜,穿着蒙古袍,头戴蒙古礼帽,脸黑油而精神饱满。乌力吉巴雅尔从民间艺人布仁贺喜格学习了呼麦(浩林·潮尔)。布仁贺喜格有一个儿子,名叫巴图纳森,也是一位出色的呼麦(浩林·潮尔)演奏家。可惜他36岁,英年早逝。布仁贺喜格的家与著名艺人玛尼达尔的家是邻居,因此,乌力吉巴雅尔经常能够接触到这两位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从他们那里学习到很多技艺,使他的冒顿·潮尔和呼麦演奏技巧大大提高,不但继承了玛尼达尔和布仁贺喜格的演奏技艺,也培养出很多年轻的冒顿·潮尔艺人,可以说他为阿勒泰地区冒顿·潮尔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乌力吉巴雅尔的母亲也是一位民间歌手,叫呼热海,会演奏托布秀尔,父亲叫图热根,两个哥哥都是木匠。乌力吉巴雅尔也培养了很多弟子,如阿穆尔达赖等,阿穆尔达赖今年17岁,跟他学习冒顿·潮尔和呼麦已经3年多了。乌力吉巴雅尔演奏的传统曲目有:《黑棕熊》《额尔齐斯河之波》《布谷鸟》《阿勒泰之欢乐》《巴拉金的枣骝马》《丢失腰带的姑娘》《杭盖山的胡日》等。演奏完冒顿·潮尔之后,乌力吉巴雅尔为我们演唱了两首长调民歌。乌力吉巴雅尔最后为我们表演了呼麦与冒顿·潮尔相结合的特殊技艺,所演奏的曲目有《杭盖山的胡日》,他的泛音清晰,低音浑厚而坚实。

采访结束之后,我们大家与乌力吉巴雅尔一起吃晚餐,他在席间给我们讲了很多当地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听的我头皮发麻,但他讲的故事确实有精彩又神秘,我再想,深山丛林中生活的猎人、牧民,不仅是勇敢的探险队员,也是应对自然界诸多险恶的智慧能手,他们身手不凡,思维敏捷。在外遇到危险或遭遇不测,总能想出种种办法化险为夷。吃过晚饭时已经晚上十点,我们住的木屋周围都是长满野松的高山,高山顶端漂浮着云彩,时而能看见山顶上未融化的白雪,犹如看见自然界最美的风景般激动万分。由于时差,该地区晚上十点天空还扔有一丝晚霞,可以说黄昏中的余霞照耀在大地之上,好似等待我们的睡梦一同进入黑夜里的长空。

(三)阿勒泰地区民间音乐风格、特征

1.冒顿·潮尔

这次田野考察有幸遇到阿勒泰地区最古老的喉音艺术的传承人——乔龙巴特和乌力吉巴雅尔等中青年民间艺人,遇见他们可以说丰富了本次田野考察的内容和范围,也进一步了解了呼麦、冒顿·潮尔、托布秀尔在中国境内的基本生存状况和传承人的数量,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冒顿·潮尔目前在新疆阿勒泰汗德尕特民族乡、哈纳斯乡、白哈巴等地区流传。阿勒泰山区每遇冬季,猎人到山区狩猎,而他们的狩猎生活遵循了古老的狩猎传统,并不是随意性的。猎人必须有遵守狩猎基本原则:如不能捕猎珍贵动物;春季不能捕猎雌性动物或哺乳幼崽的动物;据说,冒顿·潮尔有时可以吸引或诱捕猎物,大多数动物非常好奇这种声音,会探出头或驻足寻找这种声音传来的方向,有时猎人不仅使用冒顿·潮尔来发出奇特的声音,猎人们也会使用各种口技来捕猎动物。由此看出,冒顿·潮尔是阿勒泰地区特殊环境产物,它的产生是生活在山区的猎人们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和生存手段。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冒顿潮尔是一种崔走的乐器,它在阿勒泰地区猎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特点。一是猎人的狩猎工具,二是从狩猎工具演变成一种音乐工具,成为当地特有的吹奏乐器。吹奏时演奏者的喉音与冒顿·潮尔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成为双声结构性音色,一个持续的喉音做低音声部,冒顿·潮尔发出的声音则成为旋律声部,所发出的气流声如同阿勒泰山上的风声一般,冒顿·潮尔的演奏中,气息的运用成为关键因素,能够控制好气息,所发出的声音也是清晰的,在吹奏类乐器中,冒顿·潮尔的演奏技法可以说是一件很难把握的技艺,冒顿·潮尔所发出的音色悠远而黯淡,所演奏的曲目旋律简短而节奏自由,其中多以描写河流、动物的声音或山谷里的鸟叫声等。

2.长调

长调民歌在阿勒泰地区流传范围广泛,从尼顿等艺人的演唱曲目数量来看,该地区目前还流传着很多年代古老的长调民歌。尼顿演唱的长调民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年代比较古老,如《猎人之歌》,尼顿从父亲学会这首长调民歌,而父亲所生活的年代是在19世纪后期,因此,可以看出,这首歌曲所产生或流传年代比较久远,二是,很多长调民歌都有演唱的对象,如唱给父母的歌(阿勒泰山上的鹿);唱给姐妹的歌;赞颂各颜色的骏马的歌等,所演唱的对象很明确;三是,旋律起始音具有直线上行特点,上乐句和下乐句的曲调之间都有明显的划分,这种划分体现在每句的起音上,也就是开始音比较明显,都是从低音区开始向高音区进行。四是,每首长调民歌的唱词具有古老的蒙古族诗歌之韵律特点,歌词内容丰富,头韵、尾韵等手法尽在其中,五是,爱情题材类很少,很多长调民歌都是演唱阿勒泰山的雄伟和景色,还有歌颂父母及骏马等,因此,阿勒泰地区长调民歌不仅保留着卫拉特蒙古人得游牧、狩猎文化特点以外,还有鲜明的地方风格特点。与内蒙古地区长调民歌的风格相比较,其唱词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卫拉特方言与内蒙古地区各部族方言之间存有较大差异,卫拉特方言应属阿尔泰语系中比较古老的一个语言系统,其口语中较多保留着突厥语的很多语素现象。

3.呼麦

阿勒泰地区的呼麦艺术,是目前中国境内唯一活态留存至今的多声音乐遗产,这种喉音艺术,蒙语称“浩林·潮尔”,这一称谓在阿勒泰地区民间艺人当中很少使用,经常以“呼麦”或“合咪”来称呼。关于“呼麦”词的确切含义至今没有文献记载依据,但,阿勒泰艺人们给出的解释为:“呼麦”就是指“喉咙”,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嗓子”“声带”的传统指称。图瓦语中通常说“合咪”就是指喉咙,因此,便于统一名称,也是尊重当地艺人对自身文化名称的理解和阐释权力出发,作者也以“呼麦”来指称这一喉音艺术便是上策。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呼麦艺术在上世纪70年代被蒙古族学者莫尔吉胡先生发现并进行报道之后中国学者才开始关注这一喉音艺术的生存现状和状态,可以说,上世纪初开始至开个开放的80多年时间,阿勒泰呼麦艺术并没有失传或消亡,而是被那些民间艺人保存在记忆当中,并传授给了他们的后代。阿勒泰地区呼麦艺术没有消亡的原因,通过分析有如下几点:一是生存环境影响,虽然受文革影响,但阿勒泰地区一年四季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被大雪封山,处于极度封闭的环境当中。由此,外人想进入该地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是阿勒泰地区蒙古人的传统文化、音乐生活习俗基本维持着原有的面貌,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相对较少。三是,由于游牧生活、狩猎生活的延续性,当地蒙古人对声音的运用达到了极致,除了冒顿·潮尔、口簧等乐器之外,呼麦的演唱传统,说明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生存相关的文化工具、物质器具的使用是普遍性的,只要传统生活方式存在,这些与传统生活相伴相融的文化不会消亡。从阿勒泰著名冒顿·潮尔艺人玛尼达尔、额仁柴等老艺人到乌力吉巴雅尔、乔龙巴特、巴图巴雅尔等年轻人,都掌握了演唱呼麦的技艺,并一代一代传授给后人。随着现代社会及文明开放的脚步,阿勒泰地区呼麦艺术正出现繁荣兴旺的新局面。乔龙巴特说,阿勒泰地区呼麦演唱中,常用的唱法有两种,一是哈日黑热(harhiraga),二是伊苏黑热(yisgiruge)。阿勒泰地区呼麦的传统曲目较多,其中代表性曲目有:《阿勒泰颂》(altai in magtagal)、《成吉思汗颂》(cingkis un magtagal)等,其中《阿勒泰颂》年代较久远,从演唱的曲调结构、旋律、音阶的构成和演唱之前用口弦来做引子的表演形式而言,它与卫拉特蒙古人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有关,可以说有着古老的历史演唱传统。口弦虽然在阿勒泰地区流传多年,但是民间演奏的场合很少,只有演唱呼麦时作为一种音效而演奏的情况多见。可以说,呼麦和口弦结合的机率比较多,口弦很多时候不能单独作为演奏乐器而出现,更多的时候则与呼麦演唱相结合。

4.叶克勒

叶克勒琴,是阿勒泰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弓弦乐器之一。叶克勒琴是蒙古族弓弦乐器之母,它的外形如同水瓢或木勺子,它的弯形弓用红木制成,用马尾来将弯弓的两端链在一起,音色沉闷而柔和,黯然飘逸。阿勒泰叶勒琴艺人陶尔拉演奏的传统曲目大多结构短小,节奏较自由,装饰音少,演奏时左手无名指经常拍打或轻碰琴弦而奏出忧伤的旋律,这一特点在叶克勒琴的演奏中非常重要。阿勒泰地区叶克勒琴是唯一一件弓弦乐器,该地区没有类似马头琴或抄尔的弓弦乐器,但从其形状和流传年代来看,叶克勒琴称得上是弓弦类乐器的最早母体。

5.托布秀尔

托布秀尔是阿勒泰地区较常见的弹拨乐器,琴体简易,有两根尼龙弦,主要用右手敲击琴弦奏出旋律。一些学者认为,托布秀尔也属于多声音乐系统,在演奏时,经常奏出双声音乐结构。阿勒泰地区托布秀尔艺人很多,而这一乐器的演奏与舞蹈表演紧密结合,在演奏托布秀尔时必定有舞蹈,众人进行表演。托布秀尔经常演奏的曲目有《萨布尔丁》,在演奏《萨布尔丁》时众人会自动站起来跳舞,当地人称“博依勒呼”(beyelehu)。当地艺人解释说,“博依勒呼”(beyelehu)中的“博依”,蒙语指的是身体(beye),要是读成“博依勒”,按照蒙古语法,就变成命令式的词语,那就意味着身体必须动起来,但“博依勒呼”一词,是自然状态下由第一人称自己行动、自发的一种行为含义,那么当地人在听到托布秀尔演奏的《萨布尔丁》时,就会不由自主的站起身,进行身体的表演,舞蹈时,根据托布秀尔的节奏,双手进行各类模仿动作,如梳辫子、缝针线等生活相关的动作,反映了舞蹈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一面。

未完待续

注 释:

①图1,阿勒泰周边山区,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②图2,牧民在放驼群,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③图3,哈纳斯湖下游,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④图4,哈纳斯湖下游景色,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⑤图5,阿勒泰山下的汗德尕特民族乡,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⑥图6,汗德尕特民俗博物馆资料,哈斯巴特尔摄于2016年。

⑦图7,阿勒泰民间艺人乔龙巴特与乌兰杰在一起交流,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⑧额尔齐斯河是一条跨国河流,当地人称之为“艾奔·郭勒”(郭勒,意为河),发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阿尔泰山南坡,也是我国一条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源主要依靠阿尔泰山的冰雪融水。

⑨图8,玛尼达尔留给孙子乔龙巴特的冒顿·潮尔(右边),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⑩图9,长调艺人尼顿老人,邹小龙摄于2011年。

⑪图10,长调艺人贺喜格太(前排左一)、尼顿(右一)、道尔加拉(后排左一)、作者(后排右一)

⑫图11、图12都是五指泉,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⑬浩特格尔,蒙古语,意为“盆地”。

⑭图13,新疆图瓦人的房屋,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⑮图14,图瓦艺人哈林别克(中)、道尔加拉(左)、乌兰杰(右),邹小龙摄于2011年。

⑯图15,盲艺人乌力吉巴雅尔,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⑰图16,乌兰杰正在采访乌力吉巴雅尔艺人,哈斯巴特尔摄于2011年。

猜你喜欢

阿勒泰地区长调阿勒泰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草原的长调
天籁之音 生命之歌——锡林郭勒长调民歌编译
草原长调
情系阿勒泰·铁热克提风景系列之四
——山上的村庄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印象·阿勒泰
让你动情的不止是冰和雪
基于AHP法的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定与对策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