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鹰潭:“代养”土鸡,让贫困户实现零风险增收

2018-10-18鹰潭市月湖区扶贫移民办公室

老区建设 2018年15期
关键词:村委宝山土鸡

□ 鹰潭市月湖区扶贫移民办公室

“没有产业支撑,群众不能真正的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鹰潭市各级干部和群众一道齐心协力,聚焦脱贫目标,紧盯优势产业,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积极加强指导,抓好典型示范,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高村级组织和村民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代养”土鸡走上脱贫致富路

最近,月湖区上桂村的桂思媛心里特别高兴。她和爷爷一个月前从岱宝山农业种养殖合作社免费领养的50只“叫鸡公”出笼上市了,合作社给她发了1500元的“代养费”。

据了解,桂思媛在小时候家庭遭遇变故,父亲因患癌症逝世,母亲改嫁,从此就和爷爷桂双文相依为命,家庭十分困难,生活非常拮据。贫困户年龄小,劳动能力不足的特殊情况该如何帮扶?上桂村委扶贫牵头单位区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为此类情况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而发愁,上桂村委的扶贫工作队也在不断想办法,四处寻找符合其自身条件的产业扶贫项目。

今年44岁出头的刘春文,是刘家村的养鸡大户,2016年成立“岱宝山”种养殖合作社。自己致富后,刘春文一直想为村里作点贡献,回报家乡。2018年,得知月湖区政府对有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年养鸡、鸭200只以上,每户每年补助总额不超过0.5万元的政策和扶贫工作队的当前困境后,刘春文想如果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合作社的鸡直接寄养在贫困户家里,到月包回收,那这样既可以增加贫困户收入,又可以让贫困户享受到政府的扶贫政策,还可以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一举三得。有了思路后,刘春文主动找到上桂村委扶贫工作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上桂村委第一扶贫书记,两个人想法一致,一下子破解了上桂村委产业扶贫的困境。随即,扶贫工作队对合作社进行全面考察后便立刻开展宣传工作,并组织开展养鸡技术培训班。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落实到底,真正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的道路,扶贫工作队反复对贫困户考察、走访,了解贫困户的内心想法,把工作做细、做全,通过仔细筛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养殖环境等综合条件后,选取了上桂村、李家、郑家、下桂4个村各一户作为合作社对接试点。为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因发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而导致贫困户出现损失,刘春文不断摸索创新养殖方式,让孵化的鸡苗在“岱宝山”种养殖合作社里面先养殖一个月,待适应了本土的气候和环境后,再让贫困户领养,并定期到户传授养殖技术。考虑到贫困户家里的养殖技术场地和保证鸡的品质,通过小批量喂养,让贫困户每月领养50只鸡,分批四个月,从而保证贫困户既可以每月得到合作社的1500元“代养费”,又可以享受政府的扶贫补贴,减去养殖成本,一年下来贫困户零风险就能增收近万元。

桂思媛的爷爷桂双文也从合作社免费领养鸡苗来饲养,严格按照用原生态土养的方式,让小鸡在房前屋后自由活动,每天用稻谷喂养,不添加抗生素。一个月后,扶贫工作队与合作社对桂思媛家里养殖的鸡进行清点回收,并将1500元交到了她爷爷的手里。在回收现场,还有不少市民专程从市区慕名而来,从贫困户的手里购买“叫鸡公”。不仅如此,合作社给每只鸡的脚上缠绑了二维码,通过微信扫一扫消费者就可以直接追溯鸡的来源,保证了质量,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

“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不仅让贫困户受益,更让刘春文的“岱宝山”种养殖合作社逐步走向正轨。他正准备计划着把“岱宝山”的“叫鸡公”品牌全面推向市场,销售打开后,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贫困户加入进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贫困户桂思媛家“代养”的土鸡

市民来贫困户家购买土鸡

猜你喜欢

村委宝山土鸡
黑太阳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土鸡文化节”贺新春
土鸡饲养方法及防疫对策
浅谈脱贫攻坚战背景下增强村委行政服务能力
火爆的土鸡为何现在“卖不动”
走进寡妇墓
九月
家乡的石宝山
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