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君忆:用苏格拉底的心态对待婚姻

2018-10-17梁宏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婚姻文学

梁宏

文学中的爱情与婚姻多是如花如水,如果换个角度看婚姻,又是怎样一番光景?管理学专家、畅销书作家成君忆也许会给你一个不同的答案。

大部分人对作家成君忆的印象都源自《水煮三国》。这本书以三国人物为载体,将市场管理、营销道理渗透于故事中,15年前风靡全国,销量百万册,作者成君忆也因此一战成名,被誉为中国管理文学的开创者,时至今日依旧是最受欢迎的经管类图书作者之一。

盛夏七月,我和成君忆坐在武汉汉口中山公园的咖啡厅聊天。坐在我面前的这个男人已近50岁,瘦削、清俊,看起来跟15年前没什么两样。我将和他的合影发给朋友们,大家纷纷感叹:“一看就是修行得很好的一个人。”

成君忆奉行着“大道至简”的原则,无论是婚姻还是生活,他都过得平淡中自有甘醇之味。

管理之水煮,文人之麻辣

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走上写作之路前,成君忆做过各种工作。

从家乡小城湖北赤壁,到后来定居大武汉,成君忆曾经做过编辑,当过书商,卖过保险,办过广告公司,还与朋友开过火锅店,招牌菜便是“川味水煮鱼”。火锅店生意最红火时,他们接连发展了几十家连锁店,成为江城武汉的著名品牌。他还开过管理咨询公司,并在之后成为某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顾问。这一路,可谓经验丰富,战果累累。

成君忆的少年时代是在湖北赤壁度过的,儿时外婆坐在屋檐下摇着扇子给他讲三国故事,羽扇纶巾间的挥斥方遒、沙场野林中的金戈铁马,成为他心灵深处的记忆。即使他从事管理行业十几年,依旧时常幻想着能在战场上真正快意恩仇一番。

“那为何不以三国的故事情节、用调侃式的语言写一部管理文学著作呢?让中国古典的管理文化也为当代中国企业提供可借鉴的智慧光芒。”之后,在极其简陋的出租房里,成君忆开始了写作。这就是后来开创了“大话式管理学”之先河的《水煮三国》。

新书上市后,一时洛阳纸贵,许多人被这种生动有趣的管理文学打动,《水煮三国》也成为了国人原创管理类图书的标志。

苏格拉底早就告诉你该如何对待婚姻了

成君忆和太太结婚20多年了。在成君忆看来,太太是典型的“利他型人格”。“所谓的‘利他型人格就是很会为人着想,擅长为别人服务。”所以,在他们的社交圈中,太太人缘极好,极会与人打交道。

“我太太其實是‘公关型性格。”成君忆打趣道。这样的太太和成君忆倒是绝配。因为写作,成君忆经常陷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家里家外的事都被太太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了,家务琐事、亲友来往,太太既娴熟又热衷。这样的“书生型先生”配“公关型太太”的婚姻也许与大多数人的婚姻大相径庭,在文学圈中却比比皆是。

对于婚姻和爱情,成君忆也曾是个理想主义者。在他的青春时期,他曾经像怀揣春梦的少年一样,认为婚姻与爱情都应该是浪漫的、纯粹的、唯美的、热烈的。但他后来发现,婚姻固然有理想状态,但更多时候需要冷静看待,为此,他专门写了一本叫作《爱情经济学》的书,他想让人们对两性关系多一些现实层面的理解,生活中就会少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更好地把握幸福。

谈到自己对婚姻的态度时,成君忆多少有一种苏格拉底式的犬儒主义。有许多人对犬儒主义是持消极看法的,但事实上,犬儒主义虽然主张要抛弃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却以追求普遍的善为人生之目的。“这一点在婚姻中是有借鉴意义的,多听妻子、难得糊涂、独善其身,才能在婚姻中享受到快乐。”说着,成君忆讲了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泼辣的女人,他动不动就会遭到她的谩骂。有天,苏格拉底正在与学生讨论学术问题,莫名其妙被妻子一顿臭骂,言语不堪入耳,接着她气咻咻地端出一盆水,把苏格拉底迎头泼成了落汤鸡。众人大惊大窘之下,苏格拉底却擦擦脸不紧不慢地说:“我就知道,雷电之后肯定会有一场倾盆大雨的。”

在成君忆看来,苏格拉底这样对待婚姻其实自有智慧之处。过日子要有难得糊涂的心态,要包容、忍耐,将婚姻当成修行,才能看得到婚姻真正的可贵。大家只看到苏格拉底的老婆是个泼妇,却不知道在苏格拉底即将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时,他的老婆却绾着发髻、穿着他最爱的长袍冲到监狱里看望他,对着太阳坚定地说:“我的丈夫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人。”他虽忍她莽撞如小鹿,却爱她冲动热情;她虽然看不得他有时为哲学疯疯癫癫,却无比欣赏他的人格。这便比大多数的婚姻更伟大,在小事上隐忍包容、在大事上支持维护,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就已经在教人们如何对待婚姻了。

“即使结了婚,每个人在婚姻中同样要有自得其乐的能力。”成君忆说,拥有体会孤独的能力恰恰让婚姻更长久。如果一个人全部依赖另一个人来缓解孤独,那么他的期待会不断涨潮,最终会反噬自己和婚姻。

“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有光。当你从黑暗中发出光来,就会理解那些爱情中的黑洞是怎么造成的。事实上,那些黑洞永远无法被填满,但却可以被照亮。爱情和婚姻的真相是什么?就是让你发出光来,照亮所有的黑洞。这样我们才会懂得爱,懂得不加选择地用爱照亮自己和每一个人。”成君忆说。

致女儿书,望女儿多思多问

成君忆最近正忙于写一本书,叫《半部论语》。他坦承,写这本书是因为觉得对女儿的教育不够满意,这是一本充满歉意和希望的“致女儿书”。

女儿出生的那段时间,成君忆刚好在重读《诗经》。里面有一句话叫作:“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都人或都人士,就是“秀外慧中之美人”的意思。因此,成君忆给女儿取名“成都”。

从有了女儿的那一天,成君忆忽然间明白了爱与责任的奥秘。是女儿让他成长为一个父亲,让他懂得如何无条件地用爱照亮她,让他看到读书之外的光明,不再总是抱着悲天悯人的心态,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所以,什么是长大?在成君忆看来,就是懂得爱。他甚至也效仿《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给还未识字的女儿成都写过一篇《成氏诫子书》:“非自省无以悟道,非自律无以成德。”

“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很好地诠释了思想与命运之间的互动关系。我希望我的女儿有好的思想,才能拥有好的人生。”

成君忆在启发女儿独立思考方面一直不遗余力。有一次,女儿在家做作业,成君忆在一边陪伴,他想告诉女儿,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应该有更多的追问和思考。“成都你看,《论语》中有一句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而来,就一定值得开心吗?如果那个朋友没打招呼就不请自来怎么办?如果那个朋友惹恼了你,你暂时不想见他怎么办?如果你今天恰巧有事情,他把你所有计划都打乱了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来的朋友,可能不但不会让你快乐,还会心生厌烦。所以在现代社会,礼貌是很重要的东西,礼貌有时甚至会影响友情。”

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学会质疑,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可以多面去看。在成君忆看来,所谓学问,就是要学会提问题。追问的过程是找到自己的过程,就像剥洋葱皮一样,剥得越多,离真相越近,这才叫读书。

从叱咤文坛的管理文学鼻祖到苏格拉底式丈夫,再到望女成才的父亲,50岁的成君忆一直在成长。他把婚姻视为一种修行,他觉得自己一直走在修行的路上,做得还不够好。他从管理学、文学和哲学中不断汲取着当个好丈夫、好爸爸的道理,也一直保持着自己内心的光,用光来照亮自己爱的人。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婚姻文学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文学小说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遗憾
文学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