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化设计的创新曲线解读

2018-10-17易西多袁红霄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扁平化物化语境

易西多,袁红霄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一、扁平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扁平化设计是近几年最为被人熟知的图形界面设计风格。自从上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开发出第一代图形界面至今,图形界面一直都是作为人机交互行为的重要媒介,可视化的界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优手段。技术的进步、时代语境的变迁以及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攀升,加之对于用户行为和心理研究的重视,使得扁平化界面设计风格的面世成为必然。

(一)产生背景

首先,信息化成为主要的社会语境特征。当前人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的洪流之中,信息成为当下最大的生产力,时代成为信息价值论的有力见证。信息时代技术成为主导,技术对于其他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可见一斑。其中,设计学科丰富的广延性使其与技术的联系总是十分紧密,因此信息时代语境下必定会催生出符合时代语境的设计语言。

其次,读图时代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信息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任何一个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人都必然被信息所裹挟,因此信息过剩、爆炸、熵等现象成为常态,从传播学和新闻学角度来看,对于信息的“不知情权”成为当代人类的权力之一。在这样的语境下,图像开始彰显出比文字更为高效的信息传达力量,信息的可视化成为必然趋势,读图时代到来,这为扁平化的设计语言提供了产生条件。

第三,对于拟物化设计的审美疲劳。人们对于界面视觉语言的改进从未停止过,受限于技术的制约,最先的图形界面只能以8比特的单色画面呈现,图形简陋单一。随着技术的进步,三维效果的拟物化界面语言开始进入到日常使用场景,这种以绘图软件绘制的图形界面包含着对技术的炫耀。然而,伴随着人们对拟物化设计的审美疲劳,用户开始对新的视觉语言有所需求,特别是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多元化的视觉文化使这种需求变得更为理所应当。

最后,软硬件视觉语言的呼应。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呼应的时代风格,无论是文学、艺术或是建筑和音乐作品,总是以某种风格呼应着时代的精神。尽管后现代社会是去中心化的多元化文化社会,但是也存在着主流的时代风格。扁平化设计根植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使其使用场景更加地具体化,因此作为软件的扁平化与作为硬件的产品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样的一个整体中,软件与硬件视觉语言的呼应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具有现代化、科技感的产品与扁平化图形界面的设计语言高度契合。

综上,在以上的条件下,扁平化设计的产生成为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用户心理与体验放超越了对于视觉表现力的需求得到强调并被置于首位;另一方面,扁平化设计表现出了富有时代精神的设计语言,也满足了当下人们的审美诉求。可以说扁平化即反映了人们审美取向的变化,也承载了功能需求的转型。

图1 微软Metro图形界面

图2 谷歌Material Design图形界面

图3 创新曲线

(二)扁平化概念的特点及演进

1.扁平化概念的特点

信息直观、明晰的传递是扁平化设计首要考虑的重点,一些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元素被刻意去除,例如纹理、透视、渐变——这些仿物理特性的视觉元素均被弱化,信息作为核心被凸显。国外对于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对应称谓,无论是Minimal Design(极简设计)还是Honest Design(诚实的设计),都表现出扁平化设计对于事物本质的关注。

扁平化设计在视觉效果上强调简洁,将视觉元素尽可能的抽象化和符号化,以达到减少用户认知障碍的目的;在操作上则侧重于用户的行为和体验,致力于一种良好的用户沟通渠道,一方面扁平化设计加强了机能和能耗的优化,另一方面强调了用户在使用场景中的目的性,在排除了影响用户认知的多余性视觉元素之后,使用户只关注于内容本身,以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扁平化概念及演进

扁平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于拟物化设计(Skeuomorphism)而言的,是一种依据既有的实体而满足一定亲和度需求的设计方法,通常是通过对于客观物体的模仿而得以实现,从图标到操作界面,都可以是拟物化设计的应用场景,从视觉风格上来看,拟物化设计更接近于真实的物体,其设计语言致力于还原真实世界的物像,比如相机应用的图标、音乐应用中对于唱片的摹拟;从用户体验上来看,拟物化的设计由于更接近于真实世界,人们更容易对其进行经验性的掌握,大大降低了用户对于软件的学习成本。

依照符号学理论,从拟物化到扁平化设计的过渡,本质上是信息符码的再度编码——将原有的符号文本改变,使得语义更加明确,使接收者可以更加精确的解码符号文本。这种由再现式像似符向指示符合规约符的转向,提高了用户的认知,同时也减少了视觉障碍和视觉联想。

通常将微软的Metro界面(图1)作为最先的扁平化设计先例。最早的Metro界面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语言被应用于微软的媒体中心,随后被移植到微软的Zune播放器界面之中。2010年,Metro界面被整体应用于Windows手机的操作界面之中。之所以以Metro命名,是因为微软将现实中地铁导向牌作为设计灵感,以光滑、快、现代作为主要特征,印刷中的排版式样被作为主要视觉特征,是根据微软基于开发代号为“typography-based design language”的实验目标所衍生的,整体视觉语言被视为是对瑞士平面主义的继承,其中,网格式的布局、简洁的图形语言、单一突出的色块、无衬线的现代化字体体现出一种理性、秩序的语义。同时,Metro界面将视觉元素进行了层级归类,根据人们的认知速度将视觉元素按照色彩—图形—文字的序列进行设计,即人们对于色彩的认知速度大于图形,对于图形的认知速度又大于文字。基于以上原则,便不难分析Metro界面的设计语义了,高对比度的色块中安置着极简的图形符号,并辅以较小的文字加以阐明,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块。

谷歌在安卓系统的4.0版本中,也规范了相应的设计语言,去除之前的拟物化设计,将卡片式设计融入用户界面,为其Material Design(图2)奠定了视觉范本。

苹果公司也在iOS7的操作界面中也尝试拟物化向扁平化的转型,纤细的字体、规范的图标导角和简洁的图形语言都在显现着扁平化设计的力量。三家科技巨头对于扁平化设计的使用使其影响力迅速扩展开来,纵观各种界面,无论是网页还是第三方应用的界面设计,无不充斥着扁平化的设计语言。

扁平化设计最先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存在,一定蕴含了先锋、实验、创新等属性,其中又饱含理性和逻辑思维。其意义和价值在于:一方面它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成功的将用户的关注重点转移到信息本身,它将界面信息的层级进行优化,通过合体的设计,突出重点,优化和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它汲取了瑞士平面设计以及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成功的塑造了一种新的设计语言。扁平化设计将上世纪的设计风格从印刷品嫁接到显示屏之上,流露出更符合时代审美、更具备时代精神的艺术特质。

时至今日,扁平化设计已经不是一种设计趋势,而是一种设计潮流,其影响力遍布生活中各个使用场景,而在目前语境下,拟物化的设计被视为一种过时的设计语言。然而并不是可以认为扁平化完全替代了拟物化,二者都是设计艺术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产物,甚至可以产生某些关联,从谷歌的Material Design的设计语言中便可以看到拟物化与扁平化风格的融合,弥补了扁平化设计高学习成本、情感化缺失等负面特性。总之,采用何种设计手法依然需要视语境而定,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用户体验依然是放置于首位的。

二、扁平化概念中蕴含的创新性原理

不言而喻,扁平化设计是一种设计创新。宏观上来看,扁平化设计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从微观上讲,扁平化设计确立了一种满足人们审美诉求的新的设计语言,同时带出了一种新的设计趋势和潮流。作为人类特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高级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设计创新是设计活动与创新思维的有机结合,创新思维通过不同的设计活动得到演绎并将其概念实现。扁平化与任何创新设计一样拥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尽管目前无法预测其演进结果,但是以作为创新原理之一的创新曲线为理论依据对其进行分析,对于扁平化设计的本质和发展态势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设计趋势和发展的把握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 创新曲线

马丁·雷蒙德以布莱斯·瑞恩和尼尔·格罗斯的观点提出简化版创新曲线(图3)的概念,认为任何一种创新的事物从产生到传播直至消逝,其演进过程总是以一种曲线形态展开。雷蒙德认为,对创新传播演进规律的理解,对设计的时尚和趋势的把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雷蒙德的创新曲线表明了创新事物的传播规律,在这条曲线之上,他将创新演进分为创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更晚期大众和落后者几个关键节点,这些节点用以描述一个想法、革新或产品开发如何从文化的边缘传递给那些晚期的大众。此过程以一个字母“S”的形态展开,底部的转弯处被称之为“雪崩点”,创新事物由此点开始被病毒式的传播开来并成为潮流,S曲线顶部的拐点被称为失效点,表述这种潮流开始消逝。

(二)扁平化设计径在创新曲线上的映射

如同大部分创新事物,扁平化设计一开始并没有被大力推广,基于目前的境况也无法预测到其潮流衰败时的景象,然而扁平化作为创新设计一定同其他创新设计一样,演进路径与创新曲线相吻合。当微软将扁平化设计植入到Windows Phone系统界面之中时,同时期的苹果、安卓以及其他小众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依然在沿用拟物化设计的图形界面。所以可以理解为微软成为扁平化设计的创新者和早期大众,之后的2010年,伴随着Windows Phone手机的推出,微软将扁平化的设计风格普及到桌面操作系统、网站以及XBOX等周边产品之中,才将扁平化设计推送至创新曲线的雪崩点,扁平化设计开始流行开来。虽有2013年苹果推出Skeuomorphism UI设计风格以及2014年谷歌的Material Design风格,都显现出向扁平化靠拢的设计趋势,我们可以将苹果与谷歌视为创新曲线中的早期大众。由此,扁平化设计开始向更为广泛的群体中扩散,至今,扁平化设计遍布各种应用场景,各种第三方开发人员作为晚期大众开始跟随扁平化的风潮,至于扁平化设计风潮将于何时进入失效点,时间会给予答案。

三、扁平化创新曲线解读的意义

扁平化设计有着创新的一面,但其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如同任何一种潮流,都会有生命周期,这种潮流一旦向着更为广阔的领域扩散,便意味着其生命力的消逝。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对扁平化风格同质化日益严重现状的批评已经凸显,如何在扁平化大潮之中区分彼此也成为设计师研究的议题。弗瑞斯特·扬观察到当今设计界的主流已经演变为以字体为主导的极简设计风格,这无疑是扁平化影响下的结果,认为在后扁平化时代(post-flat)人们会逐渐脱离扁平化设计的影响,人们更加倾向于与界面产生关联和互动,图形用户界面(GUI)会蜕变为老旧的视觉引导方式,而VUI(语音用户界面)则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扁平化设计究竟是一时的设计风尚还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为经典,需要历史来验证。无论如何,扁平化设计的创新属性丰富了当下的视觉文化,也影响了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的设计走向;同时,利用创新曲线对于扁平化创新的解读,也将有助于对设计潮流和趋势的把握。■

图片来源:

图1:花瓣网,www.huaban.com

图2:视觉me网站,www.shijue.me

图3:笔者自绘

猜你喜欢

扁平化物化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高炉混合喷吹煤粉的物化性能研究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工程实践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扁平化的球星Ⅱ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