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时期蜀国的外交策略研究

2018-10-16刘淼周薳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外交政策

刘淼 周薳

摘 要:三国时期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大政治集团鼎足而立的历史阶段。期间,出现了频繁的军事争夺,三方外交往来也此起彼落。刘备集团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始终坚持“忠于汉室”的口号、联吴抗魏的外交策略,这些策略为刘备政权巩固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确立了相对稳定的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

关键词:三国时期;刘备集团;外交政策

一、三国时期重要的外交活动

(一)孙刘结盟

曹操于公元208年决定南下荆州,刘琮在未出战的情况投降,同时长阪的刘备起兵失败,曹操北定中原后凭借强大的军事力以荆州和襄阳为战略基地,妄图江东。江东孙权势力岌岌可危,为了联合御敌,孙权接受鲁肃提议,在诸葛亮的斡旋下,孙权和刘备在柴桑结成伙伴关系,这样孙刘结盟初步形成,结盟之后迎来了赤壁之战的大获全胜。凭借结盟一致抗击曹操,平分荆州之战的胜利产物,预示着曹操失败的外交策略。刘备经历赤壁战争胜利之后,凭借外交手段向东吴顺利借出江陵,并娶孙权之妹为妻,寄望于政治联姻巩固同盟关系[1]。获得丰厚回报的刘备,亦完成了《隆中策》的初级目标,相应孙权也达到了自己的外交目标。

(二)以荆州为中心的三国外交

江陵被刘备收入囊中,其开始根据《隆中策》内容贯彻落实取得益州的目标。此时东吴已对益州垂涎已久,并借路江陵的要求遭到刘备的回绝,孙权被迫妥协。214年刘备顺利到达成都,并凭借最快的时间分别收获了荆州和益州各郡,形成了较强的势力初步与孙权制衡。孙权此时凭借军事策略强迫刘备妥协平分荆州,双方将湘水作为界限对荆州进行分割[2]。至此,孙权大体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两军由此收兵,保持联盟关系。

关羽在219年的荆州发起了襄樊战役,围困曹仁与樊城,大破于禁,势不可挡,曹操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收到孙权书信,商议孙曹结成同盟抗击关羽。孙权以牺牲联盟为代价偷袭荆州,具体是由于东吴的国家战略是得到荆州。蜀汉失掉荆州也代表了联盟短暂性瓦解,事实上有利于曹操开展外交及军事活动。刘备在失去荆州以后希望立即对东吴发动战争,东吴主动与曹操修好共同迎战刘备,曹丕静看孙刘之间发生的战乱。随着蜀国一方战败夷陵战乱平息,东吴凭借自身实力优势获得荆州。

曹魏于222年向拒不称臣的东吴发动战争,东吴组织防守非常顺利,但清醒认识到,在实力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与西蜀联合是唯一正确的抉择。刘备白帝城病逝以后,刚刚恢复的蜀吴关系面临严峻的考验,关键时刻诸葛亮命邓芝使吴 “重结盟好”。邓芝不辱使命,以出色的外交才能,赢得孙权的赞誉,被称“和合两国,唯有邓芝”,东吴和蜀汉经历考验,再一次修复联盟关系[3]。

(三)与东吴巩固联盟的巴蜀外交

诸葛亮在《隆中策》中设置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重要策略。夷陵战役过后,诸葛亮不遗余力的重新修补与东吴的联盟关系,再一次恢复了结盟以后,统一抵抗曹操。这一次联盟过程中不存在荆州问题从而变得更为稳固,这一关系直到蜀汉灭亡。在联盟不断稳定,对少数民族积极安抚的基础上,从建兴六年到十二年的过程中,诸葛亮几乎每一年都在推进北伐曹魏的战事行动,以攻为守,将政治主动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在诸葛亮身前死后的整体过程中基本上曹魏都是被动进行防守。蜀汉借助狭小民弱的一州之地,逼迫坐拥九州之地的曹魏不得不利用防守策略,充分表明蜀汉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二、關于《隆中对》的诸葛亮的外交思想

外交决策计划开始于战略顾问,《隆中对》中诸葛亮询问刘备的政治目标或刘备雄心壮志的精确答案是“光复汉室”。随后,君臣两人在对话中确认“目标”。竞争性分析是整个外交战略计划的核心,围绕着三个主要竞争者之间的激烈角逐,怎么对未来政治形势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时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展现。在分析了其他两位领导者的竞争优势之后,诸葛亮为刘备确立了一个奠定他自身地位的独特的地点,即在益州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诸葛亮进一步确定益州对刘备来说最好的机会去实现领导者的角色。在这个地方,刘备能够让他的领导风格和野心和百姓心中“开明君王”的形象相匹配。刘备必须把这些地点作为“基地”,等待时机来临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抱负。

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其中“诸戎”和“夷越”主要指西南区域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益州南部的西南夷。这部分民族生产力明显比中原滞后,但是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人口相对很多,官兵英勇善战。“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因此诸葛亮希望可以对这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源科学使用,从而增强自身实力。

当年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受任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面对曹操的百万之众,以及东吴的虎视眈眈,这种不乐观的形势下诸葛亮尚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时谈笑自若,排兵布阵时又游刃有余;而蜀汉建兴五年春,蜀国“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他“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尽管诸葛亮用兵如神,但是都无法突破魏国坚守的壁垒,六出祁山,无果而终。以至于后人不禁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三国鼎立时期蜀国的外交策略

(一)蜀魏之间的外交关系

蜀和魏之间的关系不共戴天。虽然这样,它们也并不仅是军事抗衡,也曾经出现几次外交性质的斗争。最早的一次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征战荆州之际写了《与刘备书》。曹操此时写信的具体原因?原因十分简单,他想拉拢刘备,以便可以快速解决荆州战役。刘备对此置若罔闻。建安二十年,曹操死。刘备赠《出钱助办丧事》之礼。曹丕十分痛恨刘备这种假慈悲。刘备死后,魏相继致书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籓”。诸葛亮对魏人的威逼利诱遂不报书。建安十三年,曹操拿下荆州以后书信孙权,诱迫其投降,虽然由于周瑜和鲁肃的力排众议以及诸葛亮的激将,孙权没有向曹操称臣。三年之后,曹操写了封《与孙权书》,主要为了拆散孙蜀联盟。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为了夺取荆州,致书曹操,曹操即令“驿传权书”,结果在暗中勾结中,曹操与孙权各取所需。

刘备始终基于维护汉室形象积极与魏进行外交,自然与曹操政权不容。在益州蜀汉政权获得有效巩固以后,首先是与曹魏争抢汉中。曹魏长期占据汉中,一定程度使益州产生了安全隐患。随着曹丕篡权,刘备称帝,北伐战略坚持了近三十年。这一政策是彻底失败的,究其原因在于:不断征战,经济困苦。诸葛亮治蜀,有效改善了经济,但与魏吴比较,还是非常薄弱。在数次北伐以后,更令蜀国经济举步维艰;但诸葛亮不顾他人劝阻,多次进行北伐,结果无明显收获。由此可见,北伐政策实属无奈。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以失利告终,并且自己在五丈原军中病逝,五丈原一役中,司马懿以为中了埋伏转身就往回跑,狂奔五百里,缓过神后他问下属,我头颅尚在否?这就是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这则故事塑造出一个滑稽可笑的失败者形象——即便五丈原一役是以司马懿为统帅的魏军取得了胜利。

(二)蜀吴之间的外交关系

蜀吴关系的良好发展,制约着三国历史的进程:一方面蜀吴以弱者连成掎角之势,有利于天下三分格局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魏国处于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使统一天下的步伐减缓下来[3]。荆州诸郡是赤壁之战的重要战利品,孙权毫不犹豫的将它们划入自己的版图,而伺机北伐的刘备则确实占据了大半。这便成为日后双方发生纷争埋下了隐患。经过五年,在荆州问题上诉孙刘二人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外交问题,刘备夺取了益州,孙权为了可以对刘备的迅速扩张进行最大遏制,安排人索要荆州。索要无果,孙权采取武力措施。由于顾忌汉中囤积的曹操兵力,益州失守的可能性较大,被迫与孙权和解,放弃桂阳和长沙等地。至此解决了荆州危机。但是由此事双方关系迅速恶化,直接引发之后的夷陵大战。

蜀吴之间关系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它们不像蜀魏那般尖锐,彼此缺乏高度的信任。这也是客观状况导致的:首先,蜀吴实力薄弱而魏较强。表面上的三国鼎立,事实上属于南北对峙。这就需要蜀吴联合,才能有效抵抗魏国;其次,蜀吴两国战略冲突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两国长期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博弈关系,作为明显的表现即荆州问题,蜀国人为要想进攻魏国荆州是最佳据点,当时机一旦成熟,配合益州兵力,大举进攻宛洛;而吴国始终认为东吴上游即荆州,属于江东的重要门户,据而有之的想法始终存在。刘备于公元223年病逝,诸葛亮重新改善蜀吴关系,并多次与吴国联合进攻魏国。整体来讲,刘备虽然弃用了诸葛亮极力主张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化解荆州的问题也异常极端。但全面分析,蜀吴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联盟关系,其有效遏制了曹魏南扩掌权,有效稳定了蜀吴的统治。

四、结束语

纵观三国政治风云历史,可以发现,蜀汉政权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始终标榜“忠于汉室”的口号。这一种政治宣传手段,其曾经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令其得到民众最大的支持。在对外交往中,蜀国始终坚持联吴抗魏的外交策略,面对曹魏集团的军事威胁,诸葛亮利用孙吴集团的强大军事实力相互制约、相互利用,终成三足鼎立、天下三分的稳定政治形势,进而创造条件,实现北进中原,統一全国的战略构想,展现了蜀汉集团的战略远见和谋略。

参考文献:

[1]占艳娟.三国时期上庸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刘备诸葛亮的失误[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1):5-10.

[2]崔洁.赤壁之战中孙刘集团维持并巩固联盟的公关策略[J].公关世界,2017(13):53-63.

[3]赵国华.三国时期的吴蜀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1):15-20.

猜你喜欢

外交政策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浅析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微变化
俄罗斯外交文化因素动因分析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论西汉王朝对闽越外交政策的演变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美国《外交政策》:美国错判中国的强大
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194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