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迪华:唤醒人对常识的感知

2018-10-16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常识轮椅学生

李迪华“火”了。不久前,他在网络平台发表演讲《“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几天后,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了100万次。

这个51岁的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喜欢穿双运动鞋,背双肩包,爱笑。在演讲中,看起来很温和的他控诉改造得很窄的人行道、蛰伏在十字路口的报刊亭、横亘在路中间的锋利铁丝……在他眼中,这些都充满危险,有可能绊倒老人、扯住孕妇、让残疾人失去走出家门的勇气。

李迪华把自己的演讲看作一场“启蒙运动”——唤醒人对常识的感知,期待人们“双眼不再被驯化”。演讲中使用的近40张照片,是李迪华花了20年拍摄的。他几乎每天挎着相机,只要发现路有“不平”就拍摄下来。他的镜头不需要审美,只要现实。

26年前,李迪华开始关注城市中的这些“风险”。当时他正读研究生,经常陪外国专家考察。他回忆,欧美学者刚到中国时“不会走路”,在校园里他们不主动避让机动车,经过小沟小坎都可能摔倒。遇到年龄大的学者,他会特别小心生怕出事。李迪华被这些专家反复教育,“步行环境中不应有这样的风险存在”。

2005年,北大开设了景观社会课程,这在当时国内尚属首创。课程的宗旨是“心里有人,眼里有社会,脚下有土地”。李迪华解释,要让学生用脚走入真实的环境,与人打交道。李迪华回忆,在研究生的第一堂课上,他会禁止学生在未来3年使用“以人为本”四个字。“使用这种貌似理解但不是真理解的词,反而会造成麻木,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崇高,会讲大道理,实际上是剥夺了人们真实的想法。”李迪华会带着学生,从银河SOHO到团结湖,从天坛公园到团城,边走边看。他专挑刮风下雨等坏天气出去,认为这种情况下“最适合剖析一座城市”。“校门口的一滩积水,20年了都还在。城市管理者没发现吗?”

在媒体报道中,学生对他课程的评价是:“选过课的,都变得疯疯癫癫,走到哪里,不满意到哪里。”

“我做的就是让他们睁大眼睛去看,去感受,然后敢于说出自己的不舒服,不要怕被别人说‘矫情。”在他眼中,“20%的老年人口,20%的儿童,还有约5%的残障人士”尤其值得关心。他让学生租轮椅、借婴儿车,亲身体验在城市中行走的不便:一些学生乘着轮椅来到台阶边缘,3-5厘米的高度足以挡住轮椅;推着婴儿车的学生要时不时去保护“孩子”免遭坑洼路面的颠簸……“我的学生跟我一起,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始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城市是为谁建设。”“‘人才是城市的主体。对于街道宽窄、小区开放、绿地率等问题的讨论,若脱离对‘人是城市主体的承认,都将变得空泛而无意义。”

接受采访时,处处强调“人”的李迪华一直不忘提醒记者,“常识应大于知识”。“我们不要去谈论高深的知识,我们要谈论人的感受、人的体验,要主张自己的权利。”

他呼吁城市居民发现问题就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反映切身感受到的不便。“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鼓励人们表达不好的感受。”他在演讲中提到,某天去学校新食堂吃饭,下楼时发现拐角靠墙处有一条高于台阶的平台,他立刻想到:“这很危险,万一有学生在这个地方踩空怎么办。”他给后勤部部长打了个电话,3天之后,这里就装上了一道护栏。“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所有的公众都参与进来。”他强调,“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费晨仪曾经选修李迪华的课,如今她在某交通研究中心工作。她把李迪华的演讲发到一个设计师微信群后,有人回复她:“建筑不是完美的,你要挑刺总是能挑出来的。”而对于质疑和不屑,李迪华表示欢迎。“这说明我真正挑战了他们已有的认知。”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有可能支持你的恰恰是质疑和反对你的人。”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所有的公众都参与进来。”他又强调了一遍。

热议锐评:城市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集中反映,它并不只是各类建筑或物体的机械拼凑,而是特殊地理环境下人类的创造性的社会表达。工业化时代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当中,人们有时过于注重结果、形式,而忽略生活于其中的人,结果使得城市“与人为敌”。

其实李迪华只是揭露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城市的美好与丑陋,全部体现在细节里。道路是否平坦、廣告牌是否安全、无障碍设施是否真正无障碍……他引导我们重新认识到,什么才是合格的城市设计,什么才是美好的城市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尽到了一名教师对学生的义务,也尽到了一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郑伟彬《新京报》;西坡,澎湃新闻)

素材运用:“李迪华之问”;城市的美好与丑陋;细节;表与里;盲区与误区;文明与文化;唤醒人对常识的感知;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人文关怀;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

猜你喜欢

常识轮椅学生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学生写话
轮椅
回归常识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