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市弱势群体体育发展研究

2018-10-16吕新建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群众体育弱势群体现状

吕新建

摘 要:本文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某市的弱势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研究。从多层次、多方面分析影响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大力发展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某市 弱势群体 群众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24-02

笔者认为,在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弱势群体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当前弱势群体体育发展现状,探讨大力发展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对策。作者以某市弱势群体为调查对象,对其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有研究显示,当前学者对弱势群体从事体育活动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弱势群体从事锻炼方面的研究却甚少。本文对某市弱势群体的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探寻影响弱势群体体育发展的诸种因素,对其加以分析总结,为大力发展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对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弱势群体的内涵

有文献显示,弱势群体系政治经济学新名词,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因而他们处于较贫困状态。比如农民、农民工、残疾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统计现示,弱势群体大多经济条件较差,受教育背景亦不甚高。

2 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重要性

2.1 重视弱势群体体育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弱势群体普遍生活水平较低,较贫困的经济条件和不富足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中的部份人群身体状况令人堪忧。弱势群体从事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可以提高其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提升生命活力,为今后能更好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健康保障。

2.2 重视弱势群体体育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社会的各个阶层均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弱势群体,尽量减轻其诸如经济上、生活上、心理上等方面的压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能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重视弱势群体的体育事业 对维护社会稳定作用明显。

2.3 重视弱势群体体育,是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体现。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一项针对全国人民的体育事业和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体质健康水平的体育发展战略计划。因此,维护弱势群体健身的正当权利,唤醒弱势群体健身的内在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结果与分析

3.1 某市弱势群体群众体育开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某市总人口为654万人,系某省第二人口大市。该市约有47.5万弱势群体,占全市总人口的7.18%。此外,调查显示,从该市弱势群体在下辖各县市的分布数量来看,下辖的某县最多,为9.34万人,下辖的某县级市弱势群体的人数最少,为5.57万。调查结果得知,在16到44岁年龄段中,弱势群体人口的数量远远超过中老年人。

3.1.1 某市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

在随机抽查的2000名弱势群体中,有45.82%的被调查人都是通过直接或者是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间接参与指虽然热爱体育活动,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够直接参与其中,享受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只能够当看客或者是观众。据统计,有25.42%的被调查人是间接参与体育活动,20.4%的被调查人是直接参与进行体育活动。

3.1.2 某市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

调查显示,弱势群体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中,大多数人选择的场所是社区场地或者公园;其次是在家里,这一般都是家境条件比较好的。选择在周边学校进行体育运动的,被调查人也不少,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選择在收费的体育场馆,或者是健身房,从事体育运动的比例是最少的。由此可见,弱势群体进行体育活动大多都会选择离家近的、免费的、比较方便的公共场地,一般不会考虑健身房或者是运动场馆。

3.1.3 某市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条件

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条件包含两种,一种是参与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一种是参与体育活动的软件设施,这是激发弱势群体从事体育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本次弱势群体从事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人员感觉他们所在的街道、社区、居住环境不能够提供从事体育活动的各种健身器材。在对该市的弱势群体进行体育活动的软件设施调查中,绝大多数的被调查人(80.45%)称为,他们在从事体育活动中,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指导的,只有极少部分的人(8.76%)表示曾经接受过专业教练的指导和帮助。

3.2 影响某市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

3.2.1 社会因素

当“残疾人”被称为“弱势群体”时,它标志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我国将每年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残疾日”。支持关心呵护弱势群体事业,已经是我们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调查结果表明,弱势群体自愿进行体育活动,但无人帮助的占59.34%;有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他们居住的社区无法提供必要、必须的健身场地、体育器材、健身设备等,不能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其中占74.28%;有的被调查人表明社会进行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大,有不少人还没有意识进行全民健身,其中占51.71%;大多数被调查人认为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是没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其中占62.69%。综上所述,没有运动场地,健身器材的匮乏,是影响该市弱势群体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3.2.2 经济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有将近78%的被调查人认为,“自己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尽量能不花钱进行体育运动”。因为弱势群体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他们平日薪水不高,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在这种状况下,该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尚不令人乐观。笔者认为,没有经费、没有资金的支持,系弱势群体从事体育运动所面临的第一难题。

3.2.3 管理因素

某市弱势群体联合会是该市弱势群体群众体育管理的核心,行政上直接由该市弱势群体联合会管理,业务上受该市体育局的指导和监督。在走访弱势群体体育研究专家以及该市弱势群体联合会的结果显示,有56.64%的专家、领导认为,现该市管理者在对弱势群体体育的配合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弱势群体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目前需尽快解决的问题。

3.2.4 受教育程度因素

在调查的2000名弱势群体中,学历相对较高的被调查人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48.63%)明显高于学历较低的人群(40.95%)和没有学历或者未接受过教育的被调查人(10.42%)。可见,较高的教育程度对培育弱势群体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观念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参与体育锻炼的性别与方式构成

本次调查弱势群体显示,女性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男性人数少很多;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分布中,16-44岁年龄段人参与度最高。大多数人会选取散步、慢跑等方式锻炼,少部分人会使用健身器材或球类。此外不同类型的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听力残疾、有语言障碍的被调查人大多会选择各种球类活动;有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的被调查人大多会选择康复训练。

4 加强弱势群体体育发展的策略

4.1 大力发展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一种新的、特殊的群众体育形式。它是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型体育模块。社区体育的地域性很强,而且有一定的公益性,绝大部分的社区体育设施面对市民是免费的,而且群众参与社区体育锻练亦非常方便。笔者认为,社区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聚能力,可以将群众的力量集合起来,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着力扩大社区体育运动中体育专业教练员队伍,这样可以给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协助。并且可研究、设计开发更多适合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方法,并加以推广,让更多人了解锻炼、健身的益处。让社区体育教练了解弱势群体人员的身体状况,并对症下药,改善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

4.2 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难题

各级政府是帮助改善弱势群体体育运动的主要力量,但是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的机构来发展弱势群体体育。例如各种民间私人组织、团体、学校、私人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个人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发展弱势群体体育。建议可充分发挥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所能提供的各种体育资源,特别是学校可以在节假日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操场、体育场馆等。积极动员各大体校的学生、老师、教练员为弱势群体提供自愿者服务,宣传增强体质的常识和知识,协助弱势群体进行适合的体育运动指导。

4.3 加大弱势群体群众体育的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弱势群体群众体育活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宣传,例如可采用黑板报、张贴栏、宣传标语、放飞热气球等多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另外,在弱势群体相关的节日期间,例如“国际残疾人日”、“全国助残日”、“残运会”、“残疾人奥运会”亦可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弱势群体的体育活动意识。

5 结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弱势群体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证明:弱势群体通过对自身意志力、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其提升自我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志娟.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18-20.

[2] 冯雷,王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济南市弱势群体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4):100-105.

[3] 刘永风,何金,汤卫东.论弱势群体体育权利的发展与保障[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2):30-33.

[4] 盧雁.积极人生:弱势群体健身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 鲁长芬,罗小兵,王健.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25-29.

[6] 吴燕丹,黄汉升.融合与共享:论和谐视域中弱势群体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10):9-15.

[7] 姚佳君.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现状的初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7,26(5):14-15.

[8] 袁革.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体育帮扶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8):373-376.

[9] 张广林.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J].西北师大学报,2006,42(5):102-104.

猜你喜欢

群众体育弱势群体现状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