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根铸魂 以文化人 对话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锋民

2018-10-15沈丹萍李津张东红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标准化红色

本刊记者/沈丹萍 李津 张东红

记者:您觉得高校党的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吴锋民:近几年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始终坚持大党建的工作理念,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整合党的建设各条战线,形成党建统合力量,引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让党的理论灵魂和实践品格在学校生根开花。

记者:近几年,浙江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您是如何考虑打造“红色文化”这一品牌的?

吴锋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的特定文化类型,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继承、发扬并创新好红色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浙江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具有121年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先后诞生吴先清、夏衍、黄廷鑫等多位革命前辈,广大师生在西迁办学中同仇敌忾,有师生赶赴抗日前线、奔赴延安、参加新四军的壮举,形成了独具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基础上,学校把红色文化育人作为新时期着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目前学校已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红色品牌,如红色会址模型、手绘红色地图等都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下一阶段,我们要进一步把红色品牌做优做强做特,提高影响力,扩大辐射面,努力把我们的品牌推向社会,高扬先锋旗帜,传播理工声音,打造理工品牌,树立理工形象。

记者: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抓严抓细抓实支部工作,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学校实施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能否谈一下开展这项工作的考虑?

吴锋民:高校党建工作要整体着眼、通盘考虑,在范围上做到“全覆盖”、在内容上做到“全方位”、在周期上做到“全过程”。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党支部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牢牢抓住党支部建设这个根本和关键,党的一切工作才能在基层落地、生根、见效。学校实施“基层党建标准化示范工程”三年提升计划,实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党建标准化建设,分层分类提出具体标准,建立基层党组织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标准体系,有利于党建任务标准不走样,解决改善基层党建落地不够的问题;希望通过党建标准化建设,使党建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政策倾斜,为基层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希望通过标准化建设,把党支部书记选拔好、培养好、建设好,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力量,有效提高基层党建的效能。今年,第一批标准化党支部评定工作已顺利完成,66.9%党支部通过了标准化审核,可以说,通过标准化建设,党支部工作运行机制更健全,工作程序更规范,工作基础更扎实,党组织的每个“神经元”更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

记者:下一步如何做好党建工作?

吴锋民:下一阶段,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将以召开校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努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实现“创新浙理、活力浙理、开放浙理、幸福浙理、清廉浙理”的愿景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实现这一愿景,将积极推进三项工作:一是聚力“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建设,以党代会的召开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二是聚力“服务中心”。学校党委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将党建工作、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百强高校建设目标。三是聚力“组织力提升”。继续实施“基层党建标准化示范工程”三年提升计划,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广“党建+”模式,不断筑牢组织体系根基,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师生奋发进取的战斗堡垒。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标准化红色
昆明理工大学
红色是什么
标准化简述
红色在哪里?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追忆红色浪漫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