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琳:58条意见和三座高山

2018-10-15张磊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刘琳高山医疗卫生

本刊记者/张磊

刘琳,1976年10月出生,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现任那曲市比如县卫计委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派出前系宁波市康宁医院副院长。

从那曲到比如,250多公里,需要翻越无数的高山。5200米高的康庆拉山就是其中的一座。每一次翻山越岭,可以说都是一次冒险。

但对于刘琳来说,除了这5200多米的高山外,还有两座“高山”需要他去翻越,而最大的那座正是比如县的医疗改革。

“推进医改的过程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难的事,但再难也要啃下来。”此时,刘琳的左眼因为得了严重的麦粒肿导致化脓,每天只能微微睁着进行日常工作。而他真正“啃”下来的硬骨头正让当地老百姓的医疗健康状况“脱胎换骨”。

“他才是医院的总设计师!”

这几天,在比如县人民医院的办公室里,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刘琳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为争创二甲医院而奋战。然而,这家医院在两年前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2016年7月21日,刘琳踏上了前往比如的征途。8岁的女儿刚迎来援疆归来的妈妈,又送走了援藏的爸爸。

第一次踏入那曲的土地,那时候他所向往的藏北高原是巍峨的雪山、美丽的草原、碧蓝的湖水、漫山的牛群。可是,一切美好的想象都被打破了。高寒、缺氧、低气压、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奔袭而来。

而此时,作为援藏重点项目的县人民医院新院正处于土建施工期。刘琳跑到现场,看到施工图纸的那一刻,心沉到了底。

“这哪里是建医院,更像是在建办公楼!”他一边感叹,一边把图纸搬回了宿舍,开始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把有问题的地方逐一记录下来。需要增加污水处理设施、放射防护、网络拓扑结构、医疗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净水系统;需要调整门诊就诊布局、调整医技区域布局、增加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能等等,最后形成了58条整改意见。

“当时县里没人懂该怎么建一座综合性医院。”比如县卫计委副主任格桑曲珍坦言,幸好发现得早,为他们节省了1000多万元的建设经费。

那个冬天,刘琳也迎来了入藏的第一场大雪。然而严寒并未阻挡他工作的步伐,他放弃了回宁波的冬假,跑去了成都,与设计院商量医院的施工设计图。大到净化手术室设计,小到每个房间的插座点位,每一个细节他都不轻易放过,全面保障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2017年的春天,“藏北小江南”的山野上,一片青绿色在爬升。此时,崭新的比如县人民医院大楼屹立在怒江南岸。滚滚江涛翻涌,医院的老员工们望着新建的医院大楼,心潮澎湃。

“他才是医院的总设计师!”大家都啧啧称赞他干了件好事。一时间,县里都在传这位“网红”援藏干部。

但只有刘琳心里明白,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

医改方案“惊动”了县政府

凋零的医院,荒弊的手术室,破损不堪的药台;一个县人民医院只有50多人,没有手术能力,仅两人有医师资格;所有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台像样的医疗设备;县外转诊率接近90%;县农保严重亏空……这是初到比如时,刘琳看到的惨淡景象。

很多人劝他,援藏要淡定,呆够三年就是功劳。

“看到藏区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心里真的淡定不下来。”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9个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天熬到半夜,根据藏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写出了一份医疗改革方案。

刘琳和当地藏民在交谈。

6月18日,那曲市比如县本地医护人员完成第一台开腹手术。

2017年8月29日,比如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项目落成。

一日下午,县委书记陈刚对他说:“晚上带着你的方案来开个会吧!”

当晚,刘琳便拿着他的方案走进了县委县政府,推开门的那一刹那,他傻眼了。

本以为只是一次面对面汇报,却没料到成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医疗改革专项讨论会。在会上,针对藏区资源分散、人才缺乏、能力薄弱等问题,他系统性地阐述了自己的医改方案。

而此时,他刚刚得知自己的妻子被查出早期乳腺癌。开完会,背着背包就往宁波赶。请了十天的假陪妻子定下治疗方案后,他又回到了援藏工作中。

可喜的是,方案获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成立,比如县开始实施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2017年,整合县人民医院、藏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及九家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运行的“比如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挂牌成立,开创了西藏自治区县级医疗卫生集约化、集团化管理的先河。接着,包括规划、编制、运行架构、绩效考核等在内的八个配套医改文件相继出台,一个完善的,县乡一体化的全新运行模式建立了起来。

以“整合资源、集约管理”为核心理念的医改“比如模式”正在大刀阔斧地推行中,翻越了“第二座高山”后的刘琳,让比如的卫生医疗事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西藏医疗卫生改革的路,而这条路通向了藏区的老百姓的心。

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

在比如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李攀带着三位助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血液检测。而在2016年,检验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检验科因唯一的技师退休导致停摆!”刘琳发现人才问题是比如医改的一座“高山”。他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驻比如。

那时,一条自制的美篇招聘启事在援藏干部的朋友圈转发。随后,招聘启事又登上了国内最大的医疗社区论坛。一时间,从西部到东部,竟收到两百余份简历。

“起初我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刘琳坦露了自己的担忧,但由于医改让医疗集团有了人事权并实施合同制和年薪制,具有很大吸引力,“让自己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短短半年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78人前往比如县人民医院上班,中级职称以上的近10人,而来自成都的李攀,正是这次招聘过来的。

刘琳深知,援藏只能解决一时之需,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才是长久之计。如何实现比如县卫生事业从“输血”到“造血”,刘琳又开始探索如何实现优质资源的对接。

把管理团队送去宁波学习,把业务团队送去上虞进修,实施中层干部竞聘,明确医院学科方向并建立学科梯队,一支真正属于比如的医疗人才队伍逐步成型。同时,建立起远程会诊和教学平台,将与宁波、上虞、和西藏阜康医院对接,把优质资源通过网络链接到县里,大力发展藏医药及藏西医结合技术,建设流动体检队和巡回医疗队,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人这一辈子要做点有意义、值得回忆的事情。”刘琳说,希望自己所做的一点事情能够帮助到这里的老百姓。

怒江水流湍急,滚滚波涛在高山峡谷间奔流。两岸对峙的大山向天际拔升,渐入云雾。远处,深浅不一的绿田地,美如画卷。这美景正如比如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蓬勃而生机!

猜你喜欢

刘琳高山医疗卫生
High-fidelity resonant tunneling passage in three-waveguide system
刘琳:中年女演员的自我修养
高山从何而来?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Developing Learner Autonomy and Second Language Context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讲台上的“钢铁战士”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