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在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2018-10-15季秋华成洁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雾化肺部驱动

季秋华,成洁琴

(张家港市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33)

目前我国中肺炎的患者不在少数,肺炎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痰鸣、咳嗽、咳痰,同时肺部有湿罗音[1]。对于排痰能力较弱的患者,会导致痰液阻塞气道,会加重病情,严重时会危急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目前常规的单纯的化痰、抗炎、平喘治疗,在实际中效果并不理想,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呼吸道的环境,本文中对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的实际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71.62±4.54)岁,病程(14~48)d,平均病程(19.68±1.87)d;对照组25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26±4.36)岁,病程(15~49)d,平均病程(20.21±1.74)d。所有患者经过相关诊断,确认为肺炎。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的辅助方式进行治疗,30mg的盐酸氨溴索加上20ml的生理盐水,通过氧驱动雾化的方式吸入,每天两次,7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患者使用α糜蛋白酶驱动雾化吸入的辅助方式进行治疗,8mg的α糜蛋白酶加上20ml的生理盐水,通过氧驱动雾化的方式吸入,每天两次,7天为一疗程。

将两组患者在治疗两疗程后的实际治疗效果、痰鸣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咳痰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咳痰明显减少或消失,肺部的哮鸣或湿罗音消失,气促、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在2周后的复查胸片中,感染完全或明显的吸收,表明治疗显效;治疗一周后,患者咳嗽、咳痰减少,肺部的哮鸣或湿罗音部分消失,气促、发热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在2周后的复查胸片中,感染部分被吸收,有所好转;在治疗1周后,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在2周后的复查胸片中,感染完全无吸收甚至于加重。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岁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x2)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s),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护理方式

雾化治疗前,对患者及家属讲解雾化吸入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病房保持空气流通,温度保持在21~23℃,湿度保持在56%~60%。

雾化治疗时,面罩紧贴患者的面部,药杯呈垂直状态,防止药液渗入眼中,对于呼吸能力较弱的患者,适当的减少雾量,待患者有一定的适应性后,逐步的增加,氧气流量保持在3L/min左右,治疗时间在15分钟内,着重观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雾化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给予低流量鼻导管进行吸氧,控制在1~2L/min之间,在患者清理口鼻附近药物后,帮助患者的痰液排除。所有的雾化器都为一人一具,做好消毒、清洗以及保养的工作,杜绝交叉感染的出现。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实际疗效对比(n)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情况对比(±s)

组别 n 肺部湿罗音 痰鸣 咳嗽、咳痰观察组 25 9.75±1.69 8.32±1.45 10.65±2.03对照组 25 12.16±1.91 10.87±1.61 13.52±2.11 t-4.725 5.885 4.901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肺炎在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多,发病初期表现为呼吸困难、嗜睡、意识障碍、食欲减退以及脱水等[3],但缺少明显的呼吸系症状且不典型,在进行诊断时,很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同时病情发展的较快,因此对于肺炎,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些通过口服的祛痰药物在治疗肺炎中使用较多,但是因药物的口感差、味苦、对胃黏膜有刺激等因素[4],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患者经常停用,使得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在对肺炎的治疗中,应用药物吸入治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认同,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的痰液排除。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氧驱动雾化方式,通过利用氧气的射流,将药液雾化,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到气管、肺泡、支气管,有消炎、解痉、排痰、平喘等功效[5],通过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方式,所需药物量低、药物浓度高、吸入时间短、起效快、效果好。同时氨溴索有促进黏液的排出以及对分泌物的分解作用[6],通过氧驱动雾化的方式效果更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方式的实际疗效显著由于使用α糜蛋白酶驱动雾化吸入方式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治疗肺炎中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的方式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肺部湿罗音、痰鸣、咳嗽、咳痰等症状,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雾化肺部驱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