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中“导学条”使用的几点策略

2018-10-14石合云

读与写·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品德课导学思想品德

石合云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識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41-01

以我校"一条一案五环节"的"导学条"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旨的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中,思想品德课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课堂上时间分配给学生更多了,促进学生去建构每一节课的知识;学生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去积累经验。

1.“导学条”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导学条"内容认真进行思想品德课前预习。每位同学先自主解决"导学条"中预设置的导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综合题;如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旁白处要做好标记,课前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在思想品德课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记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活动突破的方法和过程,要在"导学条"的旁白处记录,以便今后复习。

2.依据"导学条"构建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使用在"导学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条"的使用了解学生的预习过程。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探究活动一般从分析讲解"课前预习"入手,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后面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讨做准备。当然教师可以提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前各小组准备预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就是思想品德课中最好的教学资源。

3.教师积极聚焦"导学条"生成典型问题

作为教学资源的典型问题,一种是所有学生在课前自己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不讲。学生自学就己懂的内容,如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只要询问学生是否已经弄懂,直接下结论就可以;其次是已经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交流互助,再由教师点评讲解。此类问题多是有意义的可探究的问题,如设置好的情境,活动探究等。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充分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们发现导学条确实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导学条"的使用也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不转变,"导学条"流于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掌握着教学的设计权、评价权、管理权,教师决定怎么教、教什么、教多少、教多深。在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导学条"应运而生,它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可以学什么、怎样学、适合学多少、学多深。但"导学条"的设计者、实施者还是教师,如果教师观念不转变,编写出的"导学条"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教案,俨然是教师施教过程的呈现,而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感。

(2)形式单一,难以维持学生的新鲜感、积极性。"导学条"的结构一般分为学习目标、自主预习、课堂探究、反馈练习、课后拓展五个环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基本相似,对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千篇一律的乏味感,学生不容易激发起兴趣,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较闷。"使用导学条大大增加了教师课堂容量,抓住了学习重点,提高了学习效率。但一段时期过后,课堂变得枯燥,老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学生忙于梳理"导学条",忽视了最重要的听课环节。学生往往会形成"课前看学案,课上学导学条,课后做导学条"这样僵化的怪状,尤其是在实行"导学条"的情况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容易演变成教师讲解"导学条",把课堂教学变得很僵化。如何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性,既保留"导学条"的必要环节,又有所创新,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3)主导变主宰,弱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条"的初衷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现实是我们提前印好预习问题,学生看书找答案,失去了阅读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我们提前设计好课堂探究流程,学生根据流程探究知识,弱化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如何平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还需要教师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导学条"设置,能更加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挥"导学条"真正的实用价值。

(4)同一所学校,所使用的"导学条"内容相同。现在的"导学条"使用的现状是教师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导学条"印制给所有的学生,教师上课时利用"导学条"进行教学。如何在不同教师、不同班级的运用中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学生的学习个性,发挥出"导学条"的优势,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今天的思想品德课堂不仅是掌握知识的平台,更应该成为培养独立思考习惯、掌握历史学科能力、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殿堂。优秀"导学条"的合理运用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分享,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而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的问题,说明这一形式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鞭策教师们不断反思、继续创新、勤于实践。

综上所述,利用"导学条"教学实施以来,在实践中,有成绩,有收获,有喜悦;也有迷茫,有调整,有过遗憾。这些经历是笔宝贵的财富,利用"导学条"进行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导学条"正常使用情况,发挥"导学条"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对"导学条"内容以及教师教学方式加以适当调整,也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品德课导学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我是小导游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