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培养学生好学善问的教学策略

2018-10-13曾小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好学教学策略

曾小英

【摘 要】小学生好奇心重,本应该对什么事都敢想敢做敢问,但是现实却是很多小学生不敢问、不好问、不会问,这在小学语文中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不减反增,但是,勤学好问却是一种极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必须要着力培养学生好学善问的习惯以及能力,这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对于教师的语文教学也有强劲的促进作用。本文意在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好学善问”的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好学;善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58-01

我们都知道,“学问”的获取,一在于“学”,二在于“问”。这里的“学”指的是“好学”;这里的“问”指的是“善问”。只有“好学”与“善问”,并能够持之以恒,才能获得大学问。“好学”是一种学习态度与习惯,“善问”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与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着力培养学生“好学”与“善问”的能力并让他们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成为习惯,这对于小学生学好语文有着强劲且持久地促进作用。

笔者在本文中,会着重介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去着力培养小学生“好学”与“善问”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如何培养起小学生“好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愿意学,只有真正的好学才能学好。所以,让小学生对语文有兴趣,才能培养出他们对语文的喜欢,并想要去学好语文。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通常会采取了以下办法来激活兴趣、培养小学生“好学”的习惯。

1.巧妙剖析汉字激发兴趣。

每一次接手新班级,我在第一堂语文课堂上都会撷取一些语文元素,用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来感染学生、激活学生喜欢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我拿汉字“人”为例:对学生讲解“人”的丰富内涵:一撇是忠、一捺是孝,人的含义是,做人必须要忠孝两全;一撇是智、一捺是勇,人的含义是,做人必须要智勇双全;一撇是理智,一捺是感性,人的含义是,做人必须要让理智与感性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一撇是天,一捺是地,人的含义是,做人必须要顶天立地、不愧于天地。

再比如“教”这个字,是由“孝”和“文”组成的,它的含义就是用文化来培育我们的孝顺,做人必须孝敬父母,不能愚孝,也不能不孝。“教”的含义就是“以文化孕育孝”。如此简单而熟识的汉字被我解读出了各种丰富的含义,让学生感到惊叹,也由此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

2.赏读美文来激发兴趣。

小学生本性纯良,对真善美的事物有些本能的向往与偏爱。在写作指导课上,我选择从《微型小说选刊》《读者文摘》《杂文选刊》《意林》《美文选编》等期刊中去寻找一些篇幅短小、文笔优美的佳作来读给学生听,比如《一杯牛奶》、《一碗馄饨》、《母爱没有盗版》、《太阳语》、《洗手间里的盛宴》这些描绘真善美的经典美文佳作,这些文章理念质朴纯真的描述,让那些感人至深的事例呈现在眼前。精巧艺术的构思与表述,让小学生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让孩子们动情、动容、动心,让孩子们或潸然泪下、或热泪盈眶、或缄默不言,好文章的魅力就是如此强劲的:它不但展示了好的写作技能,更能净化人的心灵,让孩子们永远保留一颗善良的心。

3.学生榜样激发兴趣趣。

在学生时代,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不论什么事,孩子们总会跟着自己的榜样学。语文课上,我向学生推介美文佳作时,我会请阅读能力好的同学来阅读全文,请赏析能力好的同学来赏析全文,让同学们对佳作进行简评,我还对进行阅读和赏析的同学予以褒奖:可能是表扬的语句,也可能是小物品。小学生都是好强的,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表扬,他们会羡慕得奖的同学,然后就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期自己能够得到奖励。每次的写作课,有一个固定的栏目就是范读同学写的好的作文,我总是会让写得优秀的学生自己登台来朗读自己的作品,朗读者携着自豪、兴奋与激动,神采飞扬、兴致昂扬地登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这种让学生作者闪亮登场的做法,会引发学生们的羡慕和向往,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与上进心,让孩子们暗下决心,暗自努力,争取下次语文诵读与写作的展示栏目中自己就是主角。这样,对学生榜样的运用,很大程度的激活了学生们对语文的喜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浓烈的兴趣,“好学”的行为与习惯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如何培养起小学生“善问”的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对语文因兴趣而喜欢,因喜欢而开始好学,因好学而心生疑惑,因疑惑而发问。发问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而“善问”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能力。凡是那种在学习中“善问”的学生,他的学习绩效一定是很优异的。那么,要如何使学生由“好问”“敢问”升级为“会问”乃至“善问”呢?我是这样做的指导:

1.指导学生“会问”。

学生只有“会问”才能逐渐“善问”。那么,要如何让学生“会问”呢?那就必须要让学生明确“问”的内容、明确需要“质疑”的问题。比如,以学习一篇课文为例,予以说明。学习一篇课文,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发出质疑: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要让学生明确要发问的问题:

(1)这篇课文用了什么体裁?作者是哪一位?他有着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生字与新词?课文的大概含义是什么?

(3)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与写作的手法是什么?

(4)课文中都有哪些佳词好句、重点文段呢?课文中有哪些文句含义深刻呢?

(5)课文中有哪些文段是需要背诵的?

(6)课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应该要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诵读课文才更好?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去明确他们所要学习的目标,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以学习任务为依据到学习中去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并提出问题。这样,学生的质疑与发问就与课文密切联系起来了,而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2.要引领学生“善问”。

学生“会问”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培养与训练他们“善问”,学习中的问题并非千篇一律,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小问题,只有说出来,才能想办法去解决。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可以围绕以下的问题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善问”。

(1)问课文的标题:课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呢?是否言简意赅?或者是否有巧设悬念?还是一语双关?用这个标题的好处在哪里呢?

(2)问课文体裁:这篇课文是什么体裁的?这种体裁的作品有什么标志性的特征?课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征的?

(3)问课文内容:课文内容是什么?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人叙事?如果是写景,写的是怎样的景致,抒发了怎樣的情感?如果是写人,写了什么人,叙述的是怎样一件事?又用了哪些写作的技法?

(4)赏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妙字好词佳句,逐一去品悟这些字词句中有哪些内涵、妙处?

(5)细细的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文段,感知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去寻找语文元素来发问,确保学生发问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明确的、问题是清晰的,以此来确保学生的问题是有质量、有深度的,这样的“发问”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总结

总之,学习贵在“好学善问”。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好学”的习惯,再让学生具备“善问”的能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才能让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才能更好的促进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雪凤.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2]谢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211.

猜你喜欢

好学教学策略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