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乐寺观音阁壁画艺术语言简析

2018-10-13郑思佳李旺泽郑媛元

青年时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艺术语言人物造型壁画

郑思佳 李旺泽 郑媛元

摘 要:独乐寺是中国目前尚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主体建筑为观音阁,在观音阁墙壁上绘制有十六罗汉像壁画,壁画人物造型生动,色彩丰富,画面整体又相互联系,是珍贵的艺术及历史资料。本篇论文以独乐寺壁画的历史沿革及壁画内容、信仰文化为切入点,重点从壁画中的人物形象、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简单阐释,从而分析出独乐寺壁画中的艺术语言与审美构成。

关键词:独乐寺;壁画;人物造型;艺术语言

独乐寺地处天津蓟县城内,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乐寺是我国目前尚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早期木质结构寺院建筑之一。独乐寺始建年代不详,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提出“寺之创立,至迟亦在唐初”,后至辽代重修。独乐寺由三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观音阁,观音阁四周墙上绘有十六罗汉、佛教的神话故事及供养人。壁画在1972年独乐寺建筑整修时偶然被发现,揭开白灰皮的覆盖,才使这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重现于世。据考证,壁画于元代绘制,后经多次重描。壁画全长45米,总体面积达142.85平米,画面整体相互联系,人物造型较为生动,色彩丰富,独具艺术魅力,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罗汉,是梵语中“阿罗汉”的简称,意译为‘应供”,属佛教神系第三等级“声闻部”的神袛,一般分为十六、十八与五百罗汉三种,而其中有明确佛经依据的只有十六罗汉。在北凉道泰译的《人大乘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十六罗汉这一名词。据经书记载十六罗汉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受佛祖吩咐常驻世间弘扬佛法,不入涅槃永生,不受生死果报,普度众生,受世人香火供养。而在唐玄奘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第一次标明了十六罗汉的名字,分别为:宾度啰跋罗惰阇、半托迦、迦诺迦跋厘堕阇、因揭陀、苏频陀、诺距罗、迦诺迦伐蹉、跋陀罗、伐阇罗弗多罗、迦理迦、啰怙罗、戍博迦、那伽犀那、阿氏多、伐那婆斯、注荼半托迦。

壁画以十六罗汉为主要题材,所绘场景宏大壮阔,画面中人物多达70余人,壁画中的人物身份不同,形象各异。主体人物罗汉形象大多面颊丰满,表情惟妙惟肖、形象较为世俗化,多数描绘的为讲经或者传受佛法的画面,动作庄重较为单一模式化。相比之下,壁画中世俗人物的形象,注重了人物组合、动作的变化,造型各异,较为复杂。画面的背景为海浪、山峦等风景,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很好地烘托作用。

壁画的东侧墙壁上,绘制了第一至第五尊罗汉,北墙壁东侧分别绘制了第六至第八尊罗汉,第九至第十三罗汉绘制于西墙壁上,第十四至第十六尊罗汉则绘制于北墙壁西侧。东侧墙壁第三尊罗汉形象,描绘传神,画面上罗汉为站立形象,头戴佛帽,左手持白色净水瓶,右手做感召状,将圣水赐予身侧饿鬼。鬼怪形象身材矮小,头发蓬乱,赤裸上身,面容饥瘦,相互争抢罗汉所赐的圣水。北墙壁东侧第八尊罗汉,肤色较深,面容清瘦慈祥,手持莲花香炉,特别是袈裟的刻画细致入微,使人物形态生动传神。尊者旁边男女信徒传向其弟子奉上经卷,动作表情十分虔诚。西墙壁上的罗汉形象刻画最为绝妙,第九尊罗汉的画面内容十分丰富,尊者面部丰腴,双手交叉合十。罗汉的周围巧妙地安排了四组人物,其中一组为喝圣水的男女信徒,形态各异,自然生动。背景的树木以及翻滚的浪花刻画深入且极具装饰性。第十三尊罗汉是最能突出绘画者高深的艺术造诣的一幅,因揭陀尊者头戴布冠,身披袈裟长袍,袈裟层次分明,飞扬灵动,很好地衬托了尊者的身形体态,右肩扛锡杖,左手托钵盂,钵盂引来数只飞鸟前来觅食,罗汉头部微微扬起,注视飞鸟,面部表情刻画极为细腻。北墙壁西侧第十五尊罗汉像,也是一幅杰出作品,罗汉较为年长,表情和蔼,双手持佛珠,作说法状。通过运用不同颜色进行渲染,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所绘壁画依次分布于观音阁东侧、西侧、北侧墙壁上,构成了一幅人物及内容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的巨幅画卷。每组画面用祥云巧妙的分割开来,诸罗汉身披袈裟,背为佛光,伫立在祥云围绕的仙境当中。壁画采取了连续性构图,构图疏密得当,主从有致。壁画采用经典的散点透视法则,画面中人物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无论是背景还是画面人物,都较为清晰。画面主体人物诸罗汉排列站立,被世俗人物及供养人所围绕,呈环绕簇拥状。背景为翻腾的海浪及绵延起伏的山峦,画面气势磅礴,生气盎然。在每幅壁画中罗汉均被安排在画面的中央,整体形象比例比壁画中其余人物均要高大,其它形象以对称的方式被安排在诸罗汉的四周环绕,人物形象较小,为中国传统绘画中典型的主大宾小的人物造型规律,各种人物、景色共同构成了连续的巨大画卷。

独乐寺壁画整体以墨线勾勒,主要采用铁线描绘制。画面整体线条简洁、流畅均匀,用笔苍劲有力,寥寥数笔,便将神袛勾勒而出,精准的突出了画面主要人物的体态特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概括性与装饰感。铁线描为中国古法绘画中较为常见的线型之一,一直是表现人物衣着质感的重要手法,因其线型如同铁丝一般,故称为铁线描。壁画中诸罗汉袈裟衣型自然流露,线条顺滑流畅,劲道适中,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线条编排得当,增添了袈裟的层次感,烘托出罗汉的神秘色彩,也使画面呈现出沉着稳定的视觉效果。人物的面部采用铁线描与兰叶描两种线条方式穿插使用,活跃了人物动态,人物面部表情惟妙惟肖,五官以及手部线条使用淡墨细线勾勒,运用墨色浓淡来表现画面的虚实,16尊罗汉神形各异,让观者充分感受到线条的美感。例如第十三尊罗汉形象,面带善色,眉毛及稀少的胡须刻画的极为细腻,使人物真实且具有质感。

壁画的颜色至今色泽艳丽,保存较为完好。壁画采用传统绘制方法,用粗泥、细沙、麻草制作墙面,刷白粉为底,再进行绘制。色彩风格较为庄重沉稳,统一中富有变化,运用了红色、白色、绿色、紫色、黑色等多种天然矿物质颜料绘制,这些矿物颜料的运用,使得壁画色彩明艳、不易褪色。因为所绘制的主体人物形象为佛教神袛,服饰以袈裟为主,因此,画面色调形成以赤色系、青色系、白色系为主,其它颜色为辅的色彩基调。红色与绿色十分频繁的运用,使画面形成对比关系,很好的衬托了壁画的主题和环境氛围。晕染手法上,画面整体以平涂为主,画面背景局部采用晕染与平涂相结合的方式,罗汉服饰主要采用红色、绿色、白色等色彩进行平涂,人物面部及手部采用晕染的方法,使得人物面部红润生动。另外,不同的人物肤色的展现,很好的烘托出了诸罗汉的不同人物性格。背景的祥云图案也采用了局部晕染的方式完成,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恢宏磅礴的整体气势以及神秘气息,更与人物形成和谐的整体,突显出罗汉形象的庄严之感,显示了作画者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独乐寺壁画是悠久的寺观壁画的艺术传承。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文化信仰也是当时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有着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通过本篇文章使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古老寺庙,希望这座千年古刹及壁画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蓟县独乐寺山门考》.

[2]紀烈敏.独乐寺观音阁壁画调查[J].文物,2004(03).

[3]马大东.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壁画[J].美术,1990(04).

[4]韩嘉谷.独乐寺史迹考[J].北方文物,1986(02).

猜你喜欢

艺术语言人物造型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苗家织女(123cm×122cm)
帮壁画“治病”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