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新起点: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8-10-12中国电子长城网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军

网信军民融合 2018年3期
关键词:军民网络空间网络安全

◎中国电子长城网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黎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下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力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国际竞争力还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难以支撑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亟需紧扣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步伐,通过“军民融合”来提升战略支撑力、通过“一带一路”来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来实现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面对这些新的课题和任务,笔者拟结合中国电子及长城网际近年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从“新时代新挑战”“新时代新担当”“新时代新作为”三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供业界参考。

一、新时代新挑战,客观认识网络安全产业小而不强的严峻局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纲领。在这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交融的特征日趋显著。我们倡导数字经济新理念,直面网络安全新形势,迈向网络强国新征程,都需要对当前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形势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一)“九龙治网”不再,“九龙御网”乏力,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新瓶颈在哪里?

2014年2月,党中央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党中央的决心和意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九龙治网”的困境,中国特色网信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同样可以感觉到,网络安全产业虽然已有启明星辰、安天科技等网络安全企业的“九龙御网”,近年来又有中国网安、360企业集团、长城网际等的“三国演义”,但是面对新时代下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进程中蕴含的巨大产业需求,网络安全产业小而不强的整体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目前尚未形成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并充满活力的网络安全龙头企业。绝大多数网络安全企业的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状况仍然普遍存在,特别是网络安全企业还缺乏“命运共同体”的平台和机制,尚未形成能真正在国家安全层面发挥重大作用的联合体。

(二)国企队、互联网企业队与“第三极”各显神通,网络安全产业如何携手发展?

当前,国内网络安全产业可谓三分天下。一是中央企业队,主要是军工集团全力推进网络安全产业,主要有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的相关企业。这些企业依托雄厚的集团背景,正在走自主可控和军民融合的道路,实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网络安全产业的重要依托。二是互联网企业队,主要是BAT等互联网巨头,为维护其自身平台安全打造的网络安全力量,在汇聚网络安全领域的顶尖人才方面具有优势,但受其股东结构和主业所限,其核心任务目前以自身运营平台安全为主。三是“第三极”,就是除前两类力量之外的大量网络安全企业,其主体力量是民营企业。这支产业力量数量大、发展参差不齐,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亟待国家政策层面的产业扶持引导。

在这种态势下,亟需具备强大实力、足够资源和战略远见的力量作为引领者和“组织者”,联合创新,带动发展一大批网络安全企业,探索实践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构建国家级网络安全保障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产业三支队伍的各自作用,协同形成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兼顾安全和发展,实现国家需求和产业能力的良性促进,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国内和国际的两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三 )面对“军民融合”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网络安全产业如何乘势而上?

网络安全产业已经成为网络强国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落地的重要领域,而“一带一路”则成为网络安全产业走向世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大策略。网络安全企业如何尽快在网络国防建设和全球产业布局两方面有更大作为,发挥重要作用,依然存在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认识问题。部分企业对军民融合和“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以及参与其中的复杂性与挑战性认识不足、准备不足。二是资源问题。很多具有领先自主可控技术的网络安全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相对体量小,难以具备进入军队和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资质和市场经验,严重制约了发展壮大。三是能力问题。很多技术型初创网络安全企业,由于前期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能力严重不足,造成难以尽快突破规模和能力瓶颈的不利态势。目前网络安全企业产业推动能力参差不齐,缺少系统完整的平台和服务解决方案,难以满足军事斗争需求和进行全球产业布局。

二、新时代新担当,正确理解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使命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在网络空间和通过网络空间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要迈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的网络强国新征程,就必须改变网络安全产业小而不强的被动局面。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国家建设网络强国的号召力,转化为网络安全产业责任担当,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一)切实担起“六大任务”体现的网络安全产业责任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于网络安全产业来说,可以梳理出网络安全产业的“六大任务”:一是平安网络,要让人民在网络空间有安全感,要遏制网络谣言、防范网络诈骗;二是舆情治理,要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舆情感知、追踪溯源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三是技术协同,要形成技术协同的创新联盟,以揭榜挂帅等方式,进行核心技术突破;四是产业发展,基于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和龙头企业,通过提供资金和市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发展;五是网络主权,网络安全企业必须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出力;六是人才培养,利用网络安全产业平台,抓紧“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建设,通过军民融合实训结合的方式,培养复合管理人才和顶尖技术人才。

(二)加快落实“六个加快”明确的网络安全产业任务

2016年10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网络强国建设的“六个加快”,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出了“六大责任”:一是自主创新责任。网络安全产业一定要弯道超车,把核心技术掌握到自己手里。我们体会,实现“弯道超车”目标的可行路径是“换道超车”,即大胆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而不是跟着主流模式亦步亦趋,陷入“路径锁定”;二是发展经济责任。网络安全产业要保障数字经济安全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同时认识到网络安全产业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部分;三是网络治理责任。要在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网络安全产业价值;四是网络国防的责任。要通过军民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让网络安全产业深度服务网络国防建设,打造网络空间大国重器;五是国家治理责任。要善于在网络空间,并通过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责任。要立足网络安全行业,坚持走出去,让中国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品牌。

(三)深入学习贯彻《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

“一法两战略”已经成为网络强国尤其是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将以法律法规的强有力保障来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在各个层面的落地,将为网络安全产业提供发展壮大的纲领和基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则会提升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国际化程度,有助于形成全球产业布局,提升国家网络空间战略纵深。在落实《网络安全法》,实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过程中,网络安全产业必须要紧扣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三、新时代新作为,坚定推动网络安全产业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我们更应该旗帜鲜明、气势磅礴地坚定发展国家网络空间自主可控重大系统工程。从“两弹一星”到“中国高铁”的影响,这些都表明我们具备发展自主可控产业的自信和能力,网络强国同样离不开自主可控,目前亟待把网络强国的号召力转化为强大的推动力,形成网络安全产业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良好格局。

(一)组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研究机构,系统规划网络安全自主可控产业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是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是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建立国家战略研究机构,紧扣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把脉助力。为此,应以网络安全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相关机构、科研院所等为基础,用好用活已有优质资源,联合军地有关力量,组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研究院”,打造高水平智库,搞好需求分析和总体论证,系统研究提出自主可控发展路径和措施抓手,强化战略引领,推动产业发展。

(二)推动网络安全产业走军民融合之路,提升战略支撑力

网络安全产业要走联合创新军民融合之路,结合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需求,以聚焦提升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为抓手,提升国家安全战略支撑力。首先,要发挥好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做好超前布局,以“1+N+X”模式建立紧密型产业联合体,以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推进作为需求牵引,大型企业结合已有能力基础,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加强整体协同合力,为其它优质的网络安全企业提供参与军民深度融合的平台和桥梁,进而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其次,要依托已有网络安全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和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军民深度融合复用价值。最后,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区,以国家政策为引导,以市场化运行为支撑,发挥产业聚集和协作效应,加快在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持续形成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通过网络安全军民深度融合,实现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和网络空间国防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交融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 网络安全产业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

网络安全产业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只有进行产业全球布局,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可以发展壮大自主可控网络安全产业,以有效应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风险,建设网络强国。首先,网络安全企业要熟悉了解国家和国际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政府也要创造机会,推动中国网络安全企业走出去。其次,网络安全产业要抓住“央企走出去”等战略机遇,为中央企业等中国企业的全球产业布局,提供网络安全保障支撑服务。最后,要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实际需要,量身提供一体化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中国方案,打通“数字丝绸之路”。中国网络安全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借船出海等策略,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网络安全产业。

“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携起手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走“超前布局、联合创新、军民融合、系统推进”之路,沿着中国特色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道路,坚持“四个自信”,胸怀产业报国情怀,肩负国家安全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军民网络空间网络安全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