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状色素性皮病一例

2018-10-12王丹旭闵仲生章若画洪圆圆张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色素性龋坏牙冠

王丹旭 闵仲生 章若画 洪圆圆 张蕊

210001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王丹旭);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闵仲生、章若画、洪圆圆、张蕊)

患者女,29岁,面颈及四肢远端网状棕褐色色素沉着7年余。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颈部及四肢远端出现淡褐色斑疹,无明显自觉症状。5年前指(趾)甲开始出现纵嵴,于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患者曾服用维生素C、E和米诺环素,外用维生素E软膏等治疗,无明显疗效,且病程中皮损及指(趾)甲改变不断加重,遂到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体检:发育中等,智力正常,双手指纹均存在,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及口腔科检查:面颈部及四肢远端网状棕褐色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斑中可见色素减退斑(图1A)。双手足指(趾)甲可见纵嵴、分层、萎缩及分离(图1B)。发质干脆,眉毛稀疏,腋毛天生缺如,口唇黏膜角化增厚,口角糜烂。上颌右侧切牙牙冠变色,下颌右侧切牙因龋坏仅剩残根,右尖牙牙冠近中龈缘成黑褐色(图1C)。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07×109/L,红细胞2.47×1012/L,血红蛋白91g/L。骨髓穿刺显示造血功能正常。颈部皮损组织病理: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基底层及真皮浅层见大量嗜色素细胞(图2)。

图1 患者临床表现 1A:颈部棕褐色色素沉着融合成网状,色素沉着斑中有色素减退斑;1B:左手拇指指甲破坏严重,可见分层、萎缩;1C:上颌右侧切牙牙冠变色,下颌右侧切牙因龋坏仅剩残根,右尖牙牙冠近中龈缘成黑褐色

图2 颈部皮损组织病理 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真皮浅层见大量黑素和嗜黑素细胞沉积(HE×10)

诊断:网状色素性皮病(dermatopathia pigmentosa reticularis,DPR)。

讨论DPR是一种罕见的以网状色素沉着、甲营养不良及非瘢痕性脱发三联征为临床表现的皮肤病,常被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Lugassy等[1]认为,KRT14突变导致基底细胞层细胞凋亡是DPR的重要发病机制。网状色素沉着可在出生或幼年时期(通常为2岁左右)出现,以躯干、颈部和四肢近端最为显著,无明显的自愈倾向;甲营养不良多在发病第2年开始出现,包括甲萎缩、甲溶解、角化过度及趾甲的先天性畸形。本例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层及真皮浅层大量嗜色素细胞,结合7年病史,临床表现为网状色素沉着斑、甲营养不良、毛发稀疏,DPR诊断成立。本例的缺憾之处在于未行基因检测,随访至今,皮疹继续加重,疗效不明显。

目前我国仅有2例DPR报道,欧美国家报道较多。本例DPR除典型临床表现外,还有眉毛稀疏、腋毛天生缺如,牙齿龋坏、色素减退斑,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2]。本病需与以下几种网状色素性疾病相鉴别。①网状肢端色素沉着:为凹陷性色素沉着斑,在手掌处可见由小凹陷引起的表皮嵴断裂,缺乏色素减退斑,可作为此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②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以手足背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为特征;③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曾认为是泛发于全身的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与DPR相比,患者健康情况良好,多不伴其他缺陷,后发现两者基因位点不同[3];④屈侧网状色素异常症:以位于皱褶部点状及网状色素沉着斑和粉刺样丘疹为特征;⑤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以累及胸背部的斑丘疹融合为网状、皮疹覆有细小鳞屑为主要表现,本例皮疹相对光滑,且对米诺环素无效,可以此区别;⑥先天性角化不良:最常见的临床特点为皮肤色素沉着、甲萎缩、黏膜白斑三联征,本例患者黏膜无白色增厚,故可与其区别;⑦Naegeli Franceschetti Jadassohn综合征(NFJ综合征):有学者认为DPR与此病有关,但此病患者在刚出生即可发病,在青春期有色素减退趋势,与本例成年后发病且不断加重不同。近来基因分析显示,两者很可能是同一基因型缺陷的表现[4]。

猜你喜欢

色素性龋坏牙冠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儿童色素性荨麻疹,需要治疗吗
天天刷牙,为何还长龋齿
IPL光子嫩肤技术治疗92例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效果分析
43个萌出前牙冠内吸收发病情况调查及对策
多乐氟预防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及龋坏的研究
英电子眼移植手术首获成功
改良Ad:YAG激光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