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在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10-12吕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手术过程

吕莹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3)

小儿由于年纪小,不能清楚说出自己的主诉,临床治疗时容易出现哭闹行为,因此手术治疗中使用镇静效果好的麻醉药物至关重要。氯胺酮是临床中应用较广的麻醉药物,但并发症较多,常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毒性低、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恢复迅速等特点[1],在成人中应用广泛,但应用于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患儿的研究较少[2]。本研究综合分析异丙酚在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需手术治疗而接受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男20例,女7例;平均年龄(10.25±2.26)岁,平均体质量(30.25±5.21)kg,平均手术时间(112.54±25.63)min;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5例、骨科手术10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对照组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10.27±2.25)岁,平均体质量(30.29±5.18)kg,平均手术时间(112.47±22.60)min;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6例、骨科手术11例、泌尿外科手术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指征,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者;②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语言表述不清者;②心肺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两组手术之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0.02 mg/kg阿托品,试验组应用异丙酚+氯胺酮麻醉,手术前15 min静脉泵注异丙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1 mg/kg,和氯胺酮(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609)2 mg/kg,10 min后泵注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液(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00 mg氯胺酮+200 mg异丙酚)。缝合时停止用药。

对照组应用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麻醉,手术前15 min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1409215)1 μg/kg,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追加0.5~1 mg/kg氯胺酮,在30 s内匀速静脉注入,随后持续静脉泵入氯胺酮1 mg/(kg·h),缝合时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用药前、给药后5 min、切片、缝合、清醒时)的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以及平均麻醉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等。

麻醉效果评判标准:优:镇痛完全且手术过程中呼吸循环保持高度稳定;良:镇痛尚可且手术过程中刺激偶有吞咽且呼吸循环基本稳定;差:镇痛不全且困恼频繁,呼吸循环波动状况比较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SBP、SpO2、HR比较

给药前两组SBP、SpO2、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试验组SBP、HR明显下降,给药后5 min、切片、清醒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片时试验组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对照组HR波动较大。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SBP、SpO2、HR比较

2.2 两组平均麻醉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平均麻醉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试验组优22例,良4例,差1例,麻醉优良率为96.30%,对照组优15例,良7例,差5例,麻醉优良率为81.48%,试验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试验组出现呕吐1例、躁动不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对照组出现呕吐3例、躁动不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平均麻醉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

3 讨论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好、清醒快且清醒质量高、长时间使用无明显蓄积等优势,临床常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具有镇静协同作用,同时能够显著减轻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麻醉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好,起效快、清醒时间短,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异丙酚可降低动脉压,但氯胺酮可增高血压,两者合用可减少异丙酚对血压的影响,维持麻醉的平稳。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过程中,试验组SBP、HR明显下降,给药后5 min、切片、清醒时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异丙酚麻醉中会影响循环系统,降低血压及心率。研究发现,异丙酚可抑制呼吸,与氯胺酮联合应用时能够使呼吸抑制加重[4]。本研究结果中,试验组手术过程中SpO2变化不大,提示在使用异丙酚与氯胺酮联合麻醉时进行严密的呼吸管理可有效克服呼吸抑制问题。

与成年人相比,异丙酚在小儿机体内的分布容积较大,总清除率较高,所需诱导量更大。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异丙酚小儿诱导量较成年人增加48%。国外研究资料显示,患儿年龄越小诱导量越大[5]。实际使用过程中,异丙酚的用量需要根据患儿的临床反应以及年龄等适当调整[6-7]。

综上所述,异丙酚在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异丙酚氯胺酮手术过程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异丙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