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域下的当代非洲摄影文化地理

2018-10-11崇秀全

中国摄影 2018年9期
关键词:殖民摄影家纪实

九月北京,秋色宜人、天朗气清,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胜利召开。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非领导人再次聚首,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中国与非洲虽远隔重洋,但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新中国与非洲紧密合作,反帝反殖,共同推动着和平与发展事业进步,构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

在中非世代友好的背景下,摄影作为当代非洲艺术、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表征性媒介,是我们在新时期认知和研究非洲,摒弃西方传统与当代非洲观念中的狭隘见解(如非洲悲观主义、非洲地域主义、黑非洲),寻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中非合作交流、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关键参考。摄影影像正在成为当代信息(科技通讯)社会的支配性媒介,因此,对当代非洲摄影媒介的研究是当代非洲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渠道和组成部分。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前瞻性地指出:“媒介即讯息”1 。当代信息社会批判权威斯各特·拉什(Scott Lash)认为,在当今这个从国家制造业社会朝向一种全球性的信息文化过渡阶段中,国族“社会”被流的逻辑侵蚀,全球的逻辑、信息的逻辑、文化的逻辑三种新兴的支配性逻辑正逐步取代过往国家政治的基本核心原则。几乎所有的这些流都是由象征的或文化的货品—影像、货币、观念—所构成。它意味着社会规范的重要性下跌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上升 2。由此可见,影像文化在当今非洲社会正在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方便殖民治理,教育民众,传播宗教,以及进行人种学调查,欧洲现代殖民者把摄影术带入非洲,在非洲开设照相馆,培养摄影学徒,普及摄影技术,发展摄影市场,从而逐渐孵化出当代非洲摄影的人才和机制。多年以来,非洲摄影者依靠摄影表征着非洲大陆的政治民主进程,见证了非洲经济、社会、艺术、文化的变迁,并以影像再现着西方殖民治理的历史。笔者从文化地理学方法论与地域视角展开非洲大陆当代摄影的画卷,具体通过扫描当代非洲纪实摄影地理生态、观念与实验摄影艺术样貌,以及先锋摄影的文化探索,透析当代非洲纪实摄影与政治、社会、文化关联,借助摄影这一“融媒介”,思考非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社会现实和艺术文化问题。

当代北非摄影

在西方传统分类中,非洲是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即“黑非洲”,北部非洲一般游离于非洲大陆之外。因为在传统宗教信仰体系中,北非属于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世界3 ,在人种学上属于白种人,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环地中海区域,从自然和社会地理学角度来说应是欧洲文化的延伸。然而,当代非洲民众、非盟和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认为,把阿拉伯国家为主的北非置于黑非洲之上,有文化歧视之嫌,也是对非洲大陆恶意分割。为维护非洲大陆的自然地理的完整性,适应世界发展的目光,我们把当代北非摄影纳入非洲文化地理的框架内。事实上,北非都市和社会纪实摄影、观念和实验摄影反映的问题也是整个非洲大陆的缩影。

(一)都市和社会纪实摄影。当代北非的纪实摄影成就,主要以对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两国首都的拍摄为主。针对开罗的都市摄影是北非城市摄影的典范,它几乎集聚了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所有问题。《金字塔报》摄影记者冉达·萨斯(Randa Shaath,1963-)通过拍摄《开罗的屋顶》(2002-2003)表现了生活在开罗市中心屋顶上和临时建筑中的民众对都市生活抱有的自豪和乐观的情绪,尽管城市化面临多种多样的棘手问题,然而,他们依然是城市中心论的拥趸。相反,另一位摄影家哈拉·埃克斯(Hala Elkoussy,1974-)则持城市边缘论,她的专题组照《城市边缘》(2004)包含了许多仍未完成或已被废弃的城郊建筑,它们构成了开罗过度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绝妙讽喻。与前两位摄影师专注于开罗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不同,马哈·玛门(Maha Maamoun,1972-)聚焦历史传统中开罗的都市风光和游客凝视,其系列作品《开罗风光》(2001-2003) 召唤出殖民时代西方人对“东方”和“他者”景观的视觉想象。《国内旅游》(2005-2006)系列颠覆了原有旅游摄影的“明信片观点”,重构了游客凝视及想象力。另一些当代北非纪实摄影师们用镜头践行着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谓的摄影社会性“使用”:记录社会、促进改革。奥玛·达乌德(Omar Daoud,1951-)一直是阿尔及利亚政治局势的冷静旁观者;祖赫拉·本斯姆拉(Zohra Bensemra,1968-)冒险拍摄发生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恐怖主义活动;伊托·巴冉达(Yto Barrada,1971-)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批判性地思考直布罗陀海峡间历史存在的黑人奴隶贸易和当代非法移民问题;阿里·奇瑞艾比(Ali Chraibi,1965-)的专题摄影《摩登时代》(1998)开启了当代北非工业调查摄影和员工肖像写真的实践。当代北非纪实摄影家们勇敢地面对着社会,他们既选择城市问题、政治与宗教争端、黑人奴隶贸易和移民问题,也用镜头塑造着工业时代平凡人的环境肖像,把庸常、琐碎的社會生活转换成摄影艺术的多棱镜。

(二)实验与观念摄影。实验与观念摄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北非传统摄影的当代转向,这一转向与世界同步,反映了当今北非摄影的世界化。摄影数字化技术,影像后期处理技术,以及图像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观念与实验摄影综合视、听、触觉等多感官手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北非实现了跨界融合发展。劳拉·巴拉迪(Lara Baladi,1969-)运用多重媒介策略,对埃及的流行文化、日常生活进行视觉表征;东奥·阿里(Doa Aly,1976-)观念先行,将实验摄影和录影技术等多种媒介结合共用,以身体的物理特性进行着公共管理试验;拉米阿·纳吉(Lamia Naji,1966-)实验多种镜头技术,在一系列纪录穆斯林节日和精神仪式的黑白照片中,将低沉的情感和诗意的纪录风格融合起来,探索传统宗教与现代因素的融合,非洲宗教与伊斯兰教的碰撞。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北非实验摄影家们成长在非洲与世界密切交流的环境中,他们大都有国际教育和工作背景,在比较文化的视野中容易发现非洲的诸多问题,并能用较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视觉传达。

当代西非摄影

经历了历史上海外奴隶贸易、殖民经济、战后移民潮和社会地理的变迁,当代西非摄影文化表现出如下鲜明特点:一是它鲜明的国际化特征,以及与欧洲、美国的同步,这一现象是从16世纪开始的长达3个世纪之久的黑奴贸易以及二战后大批西非人向欧洲和北美移民结果。二是它再现着当代西非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面貌,反映出该地区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化以及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在帝国主义高度发达时,这些争夺涉及殖民领地、原料、市场的控制,它们都被集中投影在摄影之上。三是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的马里巴马科摄影节,成为了当代非洲摄影最大的展台,借助于这一成熟的机制,非洲摄影走向世界,世界摄影也更平等地走进了非洲。自1994年以来,又称为“邂逅”巴马科摄影节(Bamako Encounters African Photography Biennial)的巴马科双年展,成功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这个西非城市,欣赏泛非摄影。首届双年展由法国摄影家弗朗索瓦斯·荷吉尔(Francoise Huguier)策划发起,参展作品以纪实摄影为主体(实际上,非洲的摄影作品有90%属于新闻和纪实摄影的范畴,其中尤以人像摄影为重),后逐渐扩展到非洲风景摄影、艺术摄影、观念和实验摄影。为了加强非洲与世界的联系,扩大非洲摄影的影响,从第四届“千年的回忆”摄影节开始,巴马科双年展增设了“在非洲的摄影”版块,即世界各地摄影家在非洲的摄影,突出非洲地域主义和展览的开放性。双年展真正推动世界摄影走进非洲,非洲摄影走向世界。许多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非洲摄影家,如赛义杜·凯塔(Seydou Ke·ta,1921-2001)、马里克·西迪贝(Malick Sidibé,1935/36-2016)、米凯尔·苏博茨基(Mikhael Subotzky, 1981-)等均是从巴马科摄影节走向世界的。巴马科摄影节的重要学术成果展示出了非洲摄影的概况,展览的视觉机制更是参与了非洲艺术当代史的书写。

(一)当代西非都市摄影。其重要的摄影家包括:亚历克斯·阿格巴格洛·阿哥拉特斯(Alex Agbaglo Acolatse,1880-1975)、梅伊萨·盖伊(Me·ssa Gaye,1892-1982)、玛玛·卡萨特(Mama Casset,1908-1992)、约瑟夫·莫伊斯·阿格波日路(Joseph Me·ssa Agbojelou,1912-2000)、安托萬·弗里达斯(Antoine Freitas,1919-1990)、阿布德拉姆·萨卡莉(Abderramane Sakaly,1926-1988)、科尼利厄斯·姚·奥古斯特·阿扎格罗(Cornelius Augustt Azaglo,1924-2001)、让·德帕拉(Jean Depara,1928-1997)、菲利普·古德吉纳(Philippe Koudjina,1940-)、阿堪博岱·阿堪比易(Akinbodé Akinbiyi,1946-)、赛义杜·凯塔、鲍巴卡·特热·曼迪莫瑞(Boubacar TouréMandémory,1956-)、多瑞·阿隆·卡斯科(Dorris Haron Kasco,1966-)、萨达·唐加拉(Sada Tangara,1984-)等。早期最为著名的摄影家是塞内加尔摄影师卡萨特和马里摄影师凯塔。他俩均很早开始摄影,凭借照相馆起家,以时尚而又程式化的人像摄影美学在非洲独树一帜。作为当代中坚摄影家代表,塞内加尔摄影师曼迪莫瑞用极低的拍摄视角和奇特而夸张地横亘在前景的人物身影,模糊了艺术试验和文献记录间的界限,呈现出另一种层次的摄影美学。另外,曼迪莫瑞对诸如现代性、民族传统和宗教等问题兴趣尤浓,他把作品投放到欧洲市场,争取到许多国际受众,他的作品被视为对人种学摄影刻板表现的挑战。

(二)当代西非社会纪实摄影。重要的摄影家包括:丹尼尔·阿图姆·阿弥沙(Daniel Attoumo Amichia,1908-1994)、阿里乌内·岜(Alioune Ba,1959-)、马里克·西迪贝、玛玛窦·格梅斯(Mamadou Gomis,1976-)、偌茂德·哈泽姆(Romuald Hazoumé,1962-)。马里摄影家西迪贝近60年的照相馆经营生涯使得他成为非洲的“时代造像者”;格梅斯利用摄影记者职业,游走达喀尔街头,记录城市日常生活、商业贸易、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以及日益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其照片可谓西非生活的“万花筒”。

(三)当代西非先锋摄影。杰出的摄影家有:欧拉德·阿叶波依·班波依(OladéléAjiboyé Bamgboyé,1963-)、欧图邦·恩坎加(Otobong Nkanga,1974-)、安德鲁·都桑姆(Andrew Dosunmu,1960s-)、罗蒂米·法尼-卡约德(Rotimi Fani-Kayodé,1955-1989)、萨米·巴劳及(Sammy Baloji,1978-)、法特·坎德·桑格尔(Fatou Kandé Senghor,1971-)、穆罕默德·卡马拉(Mohamed Camara,1985-)。班波依通过《起源》(1991-1997)和《庆祝》(1994)等一系列自拍照,艺术地表征了非洲移民的身份和人种差异,并利用摄影思考信息社会中的艺术品“原作”与“复制”的关系。尼日利亚摄影师都桑姆的时尚人像摄影使用了新纪实的手法:一方面,他强调时尚的内涵,并试图改变我们对时尚的恒常“新奇”之理解;另一方面,他注重刻画个体时尚,追溯时尚之风的来源,指出时尚本质上是追求差异与个性。尼日利亚摄影师卡约德则用手中的摄影机对种族问题和同性恋主题进行了探索。

当代东非摄影

当代东非是世界瞩目的焦点,索马里海盗、东非移民热潮、肯尼亚爆炸案都是世界各地居民客厅里的爆炸性“景观”。2014年,“荷赛”奖中东非题材毫无悬念地成为当代摄影热点,美国摄影师斯坦梅耶尔(John Stanmeyer,1964-)凭借《信号》获得年度图片奖和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照片中非洲移民夜晚聚集在吉布提海岸,举起手机接收来自索马里的廉价信号以通信海外的亲人。移民们想到欧洲和中东寻求更好的生活,吉布提就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移民的中转站。荷赛评委埃德尔斯坦(Jillian Edelstein)评价说:“这幅照片打开了关于技术、全球化、移民、贫困、绝望、疏离、人性等许多问题的讨论。是一幅成熟、给力且精致入微的影像;也巧妙诗意地灌注进意义,传递出今天世界最重要的话题”。 4

(一)当代东非移民问题摄影。由于战乱、奴隶贸易和贫困等历史与现实因素,非洲人的移民是当下世界最受关切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三位有移民经历的摄影师拼接出当代东非移民的摄影图景—艾伦·迪索乍(Allan deSouza,1958-)专注于移民与身份,其代表作《失落的照片》(2004)整理出他在肯尼亚童年期间的家庭旧照片,然后存放在阴湿环境下让其自然霉变,由此,时间和生活的琐屑痕迹在照片上停留。艺术家以此暗喻自身非洲童年生活和殖民记忆的湮没,而这段经历对于今天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非洲移民来说是不可忘却的纪念。西奥·埃什图(Theo Eshetu,1958-)回乡拍摄东非移民与多元宗教的碰撞交融;扎琳娜·比姆基(Zarina Bhimji,1963-)则通过拍摄乌干达的风景和历史遗迹,编制出移民文化与乡愁诗学的网。

(二)當代东非社会纪实摄影。东部非洲地区的极端封闭和贫困造成了很多经济社会问题,1980至1990年代,“东非之角”大饥荒,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大悲剧。后来,移居海外的肯尼亚黑人后裔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任黑人总统并获得连任,使得非洲裔美国人和散居世界的非洲人又一次成为了热点,泛非主义和非洲联盟重拾人心。当代东非纪实摄影自然离不开这些焦点。泽德·尼尔逊(Zed Nelson,1966-)、艾达·穆鲁内(Aida Muluneh,1974-)、阿达姆斯·哈布特斯拉塞(Admas Habteslasie,1982-)等新闻与纪实摄影家拍摄的当代东非题材涉及宗教信仰、社会分化、科技落后、经济困窘等问题。都市摄影家路易斯·巴斯图(Luis Basto,1969-)、麦克·泰斯盖伊(Michael Tsegaye,1975-)、詹姆斯·穆瑞克(James Muriuki,1977-)从街道、家庭居住条件和公共交通等多方面视觉扫描当代东非城市现状和突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

当代南非摄影

当代南非摄影主要是指南非共和国区域内的摄影成就,中南非、南部非洲以及马达加斯加岛因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文化落后,摄影艺术并不普及,这里节略。当代南非多种族杂居,被誉为“人类唯一多样文化共存”,在大多数非洲国家还很少有摄影师时,南非摄影师们已经在致力于新美学的探索.因为南非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也有数量多和质量高的照片冲印、图像传播技术和图片市场作保障。自然,南非也是整个非洲大陆摄影艺术最为普及和最为多样丰富的国度。

(一)《鼓》(African Drum)画刊与摄影家群体。摄影画刊曾是纪实摄影的摇篮,在种族隔离时代,画刊《鼓》1951年创刊于开普敦,培养和训练了一代图片编辑和纪实摄影家。杂志创办早期,白人主编用南非白人眼光看待非洲,强化种族隔离制度和思想,以娱乐化的方式处理黑人“部落生活”方面题材,目标定位在城市读者少数富人。但是从殖民剥削和种族隔离制度中觉醒起来的黑人并不埋单,杂志难以为继。新的黑人编辑和摄影师鲍勃·戈萨尼(Bob Gosani,1934-1972)、皮特·马格贝恩(Peter Magubane,1932-1985)、苒吉斯·卡里(Ranjith Kally,1925-)、G.R.奈度(G. R.Naidoo,1928-1982)响应曼德拉的号召,倡导种族和解、改革发展、黑人城市化、南非现代化和非洲世界化,他们的正确方略将《鼓》带上新的发展高度,其工作在表征殖民治理和促进种族和解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种族隔离时代的觉醒与抗争纪实。南非白人政府实施不平等的种族隔离政策,激起南非民众普遍的不满与怨恨,南非人民民族和种族自觉意识迅速觉醒,他们为维护民族独立和种族尊严,奋起抗争,前仆后继,历经隔离时代(1950-1976)、抗争阶段(1976-1994),最终赢得自由(1994-2012)。摄影家萨玛·恩济马(Sam Nzima,1934-)、乔治·哈里特(George Hallett,1942-)、保尔·温伯格(Paul Weinberg,1956-)、约翰·里本博格(John Liebenberg,1958-)、安迪·沙邦股(Andrew Tshabangu,1966-)、塞得瑞克·纳恩(Cedric Nunn,1957-)、皮埃尔·柯柔克(Pierre Crocquet,1971-)用相机这一民主利器,记录下种族与民族抗争进步的历史,以图像证史。

(三)当代南非社会纪实摄影。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反抗殖民统治历史进程后,南非人民终于将“黑暗大陆”转化为“黑人家园”。两类摄影家长期卓越的工作折射出南非的社会与存在构境。第一类,历史构境。大卫·戈德布拉特(David Goldblatt,1930-2018)的影像人生横跨两个世纪,他用包罗万象的视觉文献呈现南非复杂的社会结构、日常生活、风景和建筑,以及发展中的社会困境。戈德布拉特还发展出一个“手递手”的摄影项目,影响和培养了许多当代摄影家,桑图·莫弗肯(Santu Mofokeng,1956-)就是其中之一,他拍摄身边的仪式化题材,如婚庆、节日等。另一位“手递手”摄影家璐璐·维利卡(Nontsikelelo “Lolo”Veleko,1977-)通过拍摄约翰内斯堡城市街头人像,思考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身份的建构。第二类,现代化与城市化构境。罗杰·拜伦(Roger Ballen,1950-)以拍摄布尔人的肖像摄影及社会环境为起点,逐渐发展出一种结合了肖像、静物与环境的独特风格—反映现代人类的存在意识。凯伊·哈桑(Kay Hassan,1956-)和助手盖伊·提利姆(Guy Tillim,1962-)反复研究日益现代化的南非城市主体地位的转移、人口流动和移民问题。兹维勒图·玛特瓦(Zwelethu Mthethwa,1960-)调查殖民剥削经济环境中的矿产和种植经济中黑人的生存状况,涉及黑人的尊严、种族、性别、移民和后殖民治理等诸多问题。吉·瑞克特里夫(Jo Ractliffe,1961-)编织了约翰内斯堡都市的实验影像,探讨城市内部工作机制。

(四)当代南非女性身体摄影。当代南非女性身体摄影从艺术时尚和社会政治空间中打开。艺术与时尚方面,萨姆·哈斯金斯(Sam Haskins,1926-)是一个纯粹的艺术摄影者,但在南非乃至整个非洲,艺术摄影并没多大影响。尽管如此,艺术摄影的观念和工作方法还是在当代非洲摄影家提炼先驱者们的遗产中被发掘出来。瓦维克·赛恩特(Warwick Saint,1972-)和罗斯·盖瑞特(Ross Garrett)在继承先辈精神中,创造“黑非洲”艺术和时尚人体摄影。社会与政治空间方面,乔迪·比波(Jodi Bieber,1967-)把自然真实的黑色女性身体引入社会空间。摄影家孟德尔(Gideon Mendel)和帕切兹(Paolo Patriz)则通过拍摄从事性服务的黑人女性身体,把性泛滥和艾滋病联系起来,引出当代南非性问题的政治担负。

(五)当代南非实验和观念摄影。在这方面,当代南非摄影同步于世界。当代南非实验摄影以跨媒体艺术、跨艺术媒材和跨时空实验为先导。多媒体艺术家特雷西·罗斯(Tracey Rose,1974-)用摄影、电影、录像和表演综合去探究民族、种族和性别歧视问题;马萨瓦·兰格(Moshekwa Langa,1975-)则穿越空间地界,不停地往返欧洲和南非之间,以摄影为技术工具,综合绘画、拼贴、装置等媒介,表现非洲的极速变迁。当代南非观念摄影颇有“政治波普”的意味,摄影家们关注的领域多是有着统一要求和规范化管理的博物馆、监狱、工厂等现代性机构。摄影家凡·德尔·莫维(Hentie Van der Merwe,1972-)拍摄的《服饰》从不同军阶和军衔的军服着手,采用“失焦”手法,抽象化军服的具体能指,以此隐喻从种族隔离到后种族隔离南非社会艰难的民主历程。另一位当代南非炙手可热的摄影家米凯尔·苏博茨基拍摄监狱囚犯和社会弱势群体。这种具有“人情味”的摄影观看不但揭示出他们的生存状态,而且更彰显出伟大的人性,给南非乃至全世界的监狱、民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考和启迪。

结语:辩证人像、殖民记忆与城市纪事

概括起来,文化地理和摄影表征作为笔者梳理当代非洲摄影的两根交织的经线,再以当代非洲纪实摄影、观念和实验摄影、先锋艺术文化摄影为纬线架构,可以网联出当代非洲政治、经济、自然、社会、文化、艺术、宗教、种族、殖民以及现代化等诸多面向。如果我们从“当代非洲摄影艺术类型”和“当代非洲摄影历史构境”的视域作棱镜审视,还有以下问题值得延展思考:

(一)辯证人像。纪实摄影在作为当代非洲摄影表征模式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它见证了现代非洲史与殖民史间的分离。尤为重要的是,当代非洲人像摄影作为纪实摄影的重要分支,是对非洲社会自身的真实形象写照。这些人像摄影有别于殖民时期作为外来调查范本的中心视角的直面人像。非洲摄影家们为了消除民众的怨恨和疑虑,急于在现代殖民和当代人像摄影之间划清界限,因此时常引起一些对于非洲现代派视觉产品的争辩。在如今被许多评论家低估的非洲摄影与社会发展逻辑关联和辩证关系的学术环境里,我们发现,在当代非洲摄影家凯塔、西迪贝、弗索、维利卡、玛特瓦、巴斯图、戈德布拉特、拜伦、卡约德的现实主义人像作品中,这层辩证关系却清晰可见:他们创作的人像摄影既受传统约束而又具有现代主义色彩,且吸收了非洲、伊斯兰地区和欧洲等不同文化空间的隐喻成分。当殖民地各种官僚机构和政府机关通过“文明的布道”极力限制民众正当权益而受到强烈反抗时,他们的作品横空出世,不断改善和形塑着当代非洲人的主体意识。从20世纪起的百年间,游行者蜂拥而至他们的相机前,代表了一种关于反抗和改造的视觉胜利。是一股朴实无华的国族意识推动着摄影师这么做。他们一方面展现出当代非洲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艺术审美观,而这种审美观曾一度被倡导殖民主义人种学的机构否定。

(二)殖民记忆。当代非洲摄影把我们带到了大陆殖民记忆交接的“谈判桌”前。今天,那些殖民记忆被非洲人当作岁月中的屈辱时光,因为被殖民的伤痕永远都无法祛除,它成为殖民关系破裂后历史遗落的废墟,也是非洲未来自主发展的阻力和动力。欧洲人与非洲人的差异是,前者殖民后者,而后者则被殖民。对后者来说,其假定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者,对前者而言,则意味着统治、奴役的权力。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adie Said)在《东方学》中将东方与西方的关系界定为性关系:“东方与性之间一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关联。中东当然会反抗,正如任何少女都会反抗一样,但是男性学者可以通过撕裂、捅破那一戈尔迪之结而赢取其回报,尽管这一过程充满‘艰难”5 。萨义德的比喻揭示出东方与西方间存在深刻的不平等,以及殖民与被殖民、霸权与反霸权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同样适用于非洲与欧洲,更为可怖的是,这种权力关系深深植根于非洲现代发展之中,成为非洲人心中抹不去的“殖民记忆”。尽管后殖民主义者提出了开放殖民区域,走非洲自我发展之路,但无论如何,捅破的初心无法弥合。后殖民语境下的当代非洲,摄影家迪索乍、比姆基、恩坎加、桑格尔、哈桑、兰格、巴冉达等意欲用殖民影像记忆揭开、解读并深究这一矛盾关系。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对殖民治理期间的遗留物进行观察、记录和研究,从而质疑当代非洲能否摆脱西方后殖民困扰,走上政治自由民主、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包容开放的康庄大道。他们的每一个拍摄项目都涉及个人、机构、社会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考古,镜间的影像颇发人深思。西方殖民者一方面在自己国家追求自由民主,另一方面在非洲公开殖民掠夺。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Homi Bhabha)曾在《狡诈的文明》中描写英国人密尔(J.S.Mill)6奉行自由主义理念,却在英属殖民地东印度公司担任检察官。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有关主体构成的“自恋”与“侵略”性理论可以说明这一境况,这里的自恋是西方内部的现代性,而殖民性是外在的侵略性,现代性与殖民性之间存在一种奇妙的依赖关系 。这让我们似乎有点同情和理解非洲发展的两难困境,但又不能不为非洲未来深感担忧。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殖民与后殖民的河床中显而易见:非洲必须走自己的和平发展道路,才能自立、自强,持续发展,如同曼德拉所说的“漫漫自由路”,尽管进程缓慢,但毕竟是自由之路。

(三)城市纪事。屈辱殖民记忆与现代非洲发展同伴,而非洲现代化的突出表征是城市化,城市自然是当代非洲攝影成长的摇篮和沃土。当代非洲摄影家多数生活在资源、人口集聚的城市,凭借摄影谋生,在人居环境、人口分层、居民生活、文化休闲、交通运输、旅游经济、工业生产、城市内外做了大量的分类摄影和深入研究。聚积和梳理这些影像笔记,是因为它们总体上构架出现代非洲的发展历史,再现了当代非洲的城市化进程,见证了当代非洲经济社会变迁。

(作者为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美学博士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摄影文化课程Liz Wells教授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学术兴趣主要在“摄影历史地理学和批评理论建构”、“影像社会构境和图像表征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以意大利12-15世纪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为例》、《当代非洲纪实摄影文化地理》等。)

注释: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商务印书馆,2000.

2 [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M].杨德睿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8-49.

3 据有关资料,全世界的阿拉伯人至少有60%(有些估算高达80%)住在非洲大陆。据估计有三分之一的非洲人是穆斯林,北非是他们主要聚居地。参见洛克斯利·埃德蒙森.非洲与发展中地区[C],非洲通史[M].(第八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714.

4 http://www.dpreview.com/news/2014/02/14/john-stanmeyer-wins-world-press-photo-of-the-year

5 [美]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97.

6 Homi K.Bhabha.Interrogating Identity-Frantz Fanon and the postcolonial prerogative.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p44.

7赵稀方.后殖民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5.

[原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摄影艺术批评理论研究,17BF110)成果”,项目负责人:崇秀全。本文有删改。]

猜你喜欢

殖民摄影家纪实
砚边纪实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殖民岂能有功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消失的殖民村庄和神秘字符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