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8-10-11赵思安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楠木

赵思安

摘要:喀斯特石漠是贵州地区的典型地貌特征,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本文以贵州石漠化地区为例,围绕楠木营造林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贵州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论述了提高贵州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旨在不断提升喀什特石漠化地区的营造林水平,推动我国现代林业建设良好发展。

关键词: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措施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林业部门必须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策略来进行营林造林及管理工作。针对贵州省卡斯特石漠化的地貌特征,对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造林技术措施对于提高营造林质量,实现可持续性的林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贵州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

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四类:

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水文水质情况等。而石漠化地区本身的地理地质特征对于楠木营造林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社会条件的影响:如交通条件、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民众文化素质的影响等。

营造林技术的影响:如营造林承担单位的技术水平和以往经验、营造林工程施工单位及人员的技能素质的高低、营造林设计和工艺是否科学合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高低等等。

管理机制的影响:如营造林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否到位、幼林的抚育和管护、森林防护宣传和日常巡查管护制度是否运行良好等等。

上述四类影响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楠木营造林的质量,需要林业部门及人员重视。

二、提高贵州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选择栽植模式及种植密度

在楠木营造林工程项目中,通常是采用混交的种植方式来提升营造林的抗病虫害能力。除种植楠木之外,可搭配种植柏木等其他树种。树种的选择有限选用乡土树种以保持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栽植时,楠木和柏木以块状混交形式间栽种,楠木:柏木比例为7:3。种植密度以167株/亩为宜,株行距为2×2米。

(二)做好整地准备

对于坡耕地,直接进行农作物秸秆和杂草的清除,对于荒山荒地,以块状单元依次进行清理,根据楠木的定植位置,以定植穴为中心,清除周边的杂草杂物。整地的时间在每年的11月进行,楠木整地规格为50×50×40厘米。

(三)选择优异的种苗

种苗选择一级苗,优先采用容器苗,苗龄为1-0,地径≥0.5厘米,苗高≥50厘米。根据营造林的面积以及树种的栽植密度来测算所需苗木总量,通常留有5%的损耗余度。为保障苗木质量,采用招投标的形式从社会专业育苗单位中择优选择,保证种苗的质量。在种苗的运输过程中注意做好补水等保护措施,运到现场不能及时进行栽植的树苗采取假植措施。

(四)科学设计栽植方法

结合营造林工程项目的工期,尽量选择在12月至来年的2月进行,同时选择有利的栽植天气,通常优先选择雨后晴天或阴雨天进行,可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栽植过程中应遵循“苗正、根舒、栽紧、适当深栽、不窝根”的原则。栽植前先对楠木苗木的叶片进行适当修剪,然后用GGR6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6号稀释液浸根处理1至2小时,余液调成稀泥浆蘸根。之后将苗木直立放入定植穴中心后填土。先填表土、湿土踩实,然后再填心土,分层压实。填土至穴满后踩实,最后表层覆细土。栽植填土后穴面呈“馒头”状,覆土的深度高于原根茎土痕处1厘米左右。

(五)做好幼林抚育和管护

定期对幼林进形块状除草、松土等抚育方式,造林结束后,随时查看苗木的成活情况和人畜破坏损失情况,对一些破坏的局部区域及时进行补植。楠木的抚育次数为2次/年,时间在每年的4月至5月以及7月至8月各进行一次。幼林成长阶段,应加强营造林区域的日常管护工作,配备具体管护工作人员,将幼林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六)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原则,针对楠木常见的病虫哈进行防治。如蛀稍象鼻虫、灰毛金毛虫等,可通过一系列综合防治的方法来提高防治能力。一方面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提高树木的生长势,增强病虫害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借助信息化监测系统对楠木的生长情况、抚育管理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遏制住病虫害危险源的扩散,使病虫害程度降到最低。

(七)做好森林保护宣传及日常防护工作

随着楠木林的日渐成熟,林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社会民众的森林保护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爱林护林的思想意识,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同时林业部门应在林区的周边,如交通要道、路口、居民聚集地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配备专业的巡林护林人员,加强森林防火和其他日常防护工作。

三、结语

在贵州石漠化地区进行楠木营造林建设以来,不仅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也有着优异的表现。通过楠木营造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种植的适应性以及群落配置及恢复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使当地林业及相关部门人员的林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该成果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对于提高石漠化地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次生林分质量,加速石漠化治理进程,增加森林植被,遏制石漠化增長趋势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此外,通过石漠化地区楠木营造林工程的技术推广,对于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促进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楠木营造林工程及相关技术是促进我国石漠化地区加快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条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袁红娟.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16 (24).

[2]叶振标.提高林业营造林工程质量的措施探讨[J].中国农资,2013,12 (28).

[3]周玮,高渐飞.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J].绿色科技,2013 (7).

猜你喜欢

楠木
金丝楠木不神奇
育苗密度对楠木苗木的影响
古楠神韵
“楠木行动”造起片片“子孙林”
咸丰县楠木种群结构及其群落特征研究
楠木市场回归理性
通道县发现湖南境内最大野生楠木
楠木树种良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
楠木娘
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