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剖绘图比赛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

2018-10-11崔颜宏牛小艳刘志宇张希栓

解剖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组委会绘图

崔颜宏 牛小艳 刘志宇 张希栓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洛阳 471000)

解剖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形态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借助大量形象直观的解剖图、便于观察的模型及采用声色并茂的多媒体进行教学[1]。由于人体结构的知识点多,内容枯燥、记忆量大[2],学生接触尸体标本机会少,对解剖结构记忆不牢,滋生厌学、畏难情绪[3]。如何把握当今高职学生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活动教学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4],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解剖学课程学时不断被压缩,教师只要求学生观察标本后在标本或图谱上指认解剖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解剖绘图能力的形成[5]。本院通过探索实践,已成功举办3届解剖绘图比赛,实践证明: 恰当地运用竞赛式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竞赛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较好的作用[6]。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效果。现就解剖绘图比赛实践及效果进行总结。

1 实施过程

1.1 部署、动员

经过征询解剖学教师和学生们的建议,成立比赛组委会,制定比赛实施细则,负责比赛各项进程。参赛作品具体要求如下: (1) 绘图用纸由比赛组委会统一配发,绘图用笔不限;(2) 绘图必须是正常人体结构,需正确标注10个以上具体解剖结构的名称;(3) 作品中不能出现个人信息或标记,否则取消参赛资格。比赛在新生入学后第1学期末或第2学期开展。下发比赛通知后组委会成员到各班向学生们做宣传动员。

1.2 创作、报送

学生领取统一绘图用纸后自由选题,在课余时间完成绘画创作。在比赛通知发出之日起2周后为收稿截止日期,以班级为单位报送。学生选择正常人体结构作为绘画内容,在创作过程中,需探究人体器官的特征及比例,把握解剖结构名称并进行准确标注。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意见。

1.3 展示、评比

比赛组委会负责征集保存参赛作品,将所有作品进行编号备案,并封存编号信息。比赛组委会先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选题恰当、绘画精美、比例合适、标注准确的作品作为入围作品。然后将入围作品在校园宣传栏内公开展示,前来参观的师生以准确性、美观性为评选标准,均可以为入围作品投票。展示期3d,期间比赛组委会负责看护作品和投票箱。

1.4 结果公示、颁奖

展示结束,比赛组委会根据投票结果对参赛作品排名。按入围作品的10%、20%、30%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作品编号和获奖学生名单在校园宣传栏中公示1周。比赛结束后,学校领导分别向获奖学生和比赛组委会成员颁发获奖证书和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及纪念奖品。

2 参赛情况

本院第1届解剖绘图比赛共收到作品52幅,作品主要来自本院2015级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6个班225名学生;作品内容包括运动系统33幅、脉管系统12幅、消化系统4幅、神经系统3幅;经过初评,入围作品20幅;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第2届解剖绘图比赛共收到作品95幅,作品来自本院2016级高职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共14个班474名学生;作品内容包括运动系统59幅、脉管系统13幅、呼吸系统3幅、消化系统7幅、泌尿系统2幅、神经系统11幅;入围作品50幅,最终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第3届解剖绘图比赛共收到作品229幅,作品来自2017级高职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助产、检验等专业共计43个班1441名学生;作品内容包括运动系统102幅、脉管系统36幅、呼吸系统15幅、消化系统33幅、泌尿系统8幅、生殖系统4幅、感觉器官2幅、内分泌系统1幅、神经系统28幅;入围作品60幅,最终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

3 效果评价

为检验解剖绘图比赛开展的效果和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笔者对本院2015级参与解剖绘图比赛活动的共225名学生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比赛的反馈情况。此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93.3%。比赛效果调查结果见表1。

4 讨论

4.1 问卷调查分析

解剖绘图比赛是本院成功举办的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学生活动。一张张白纸上,勾画的是学生智慧与才华、知识与能力的结晶。作品展示期间吸引众多师生前来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在校园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认为比赛用到较多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学生占92.5%,说明比赛含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知识性;65%的学生表示喜欢并愿意参加比赛,说明寓教于乐的活动受学生们欢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88.3%的学生认为参与比赛可以促进学习交流,享受到更多学习的快乐,传递出更多正能量;开展解剖绘图比赛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为58.3%,以上数据说明了学生较为认可解剖绘图比赛。在调查问卷中作者还发现有58名学生不仅认真填写问卷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占调查人数的25.8%。学生们对此次活动评价颇高,多数学生希望今后能多开展类似融知识与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拓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此外,学生们还对今后竞赛内容的设置,竞赛形式的采用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表1 解剖绘图比赛效果调查结果(%)

4.2 比赛情况分析

(1) 比赛形式让解剖学的学习形式多样化、生动化,促使学生更加认真观察人体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感。(2) 绘图是形象思维的最好训练和表现[7]。从3届比赛收到的作品数量和作品内容来看,学生的绘图兴趣逐年提高。比赛弥补了解剖绘图教学环节的缺失,开阔了学生的创作思维。(3) 比赛各个环节均由学生策划并组织实施,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从3届比赛开展过程来看,活动内容逐渐丰富,比赛形式变得多样,参与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4) 解剖绘图比赛搭建了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教师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9]。每届比赛都能收获数幅让老师为之赞叹,让学生为之喝彩的绘画作品。教师把这些作品纳入课件,丰富了教学内容;学校为优秀作品造册保存,充实了教学资源。

4.3 经验与不足

经过连续3年举办“解剖绘图比赛”,本院积累了几点经验: (1) 尽早进行宣传动员,促使学生在解剖学学习中更仔细观察解剖结构,提高学习参与感;(2) 比赛在第2学期开展效果好,学生此时刚学完解剖学,热情度高,创作时间充足;(3) 入围作品和获奖名单公开展示,营造医学专业特有的学习氛围,扩大比赛声势和影响力,增强获奖学生自豪感。

作为医学艺术作品,阐明主体是绘画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准[8]。基于此,参赛作品中存在以下不足: (1) 作品没有还原真实人体结构,如将心脏画成“花瓶”,将耳郭画成“喇叭”等,有些作品着色过于随意、鲜艳;(2) 解剖结构标注不准确,结构比例不恰当;(3) 作品大多是对解剖图谱的单纯模仿,通过观察标本进行创作的作品较少。

4.4 应对措施

解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标本、主动探究人体结构及其毗邻的层次比例关系。比赛宗旨是提升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知水平,参赛作品的评判标准是结构逼真、标注准确、比例恰当。脑洞大开的作品不利于医学生学习,不予采纳。

在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开展解剖绘图比赛,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人体结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竞赛形式让学生得到展示自我、收获快乐、获取成功的机会,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

猜你喜欢

解剖学组委会绘图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十载初心坚守
垂涎三尺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