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人起搏器合适导线使用长度探索

2018-10-11陈冬周浩亮唐欧杉

心电与循环 2018年5期
关键词:囊袋起搏器心房

陈冬 周浩亮 唐欧杉

当前起搏器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国人使用的起搏器大多数为进口产品,起搏器心房和心室起搏导线长度均根据欧美人群的身材数据设计。百多力起搏器心房和心室起搏导线长度分别为53cm和60cm,美敦力为53cm和58cm,波科和圣犹达均为52cm和58cm。欧美人群的身高、体格与国人有很大不同。临床应用过程中,过长的起搏器导线会产生许多弊端,容易引发囊袋破裂而导致囊袋感染。多余导线在起搏器囊袋内缠绕,增加囊袋的大小,限制起搏器越做越小的获益。因此,选择适合国人的起搏器导线长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国人实际需要的导线长度及影响长度选择的相关因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12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永久性埋藏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52~85(71.2±11.4)岁;身高 145~175(163.1±6.8)cm。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9例,二度Ⅱ型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排除心脏明显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男≥55cm;女≥50cm)或者存在上腔静脉明显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左侧锁骨下静脉途径穿刺送入导线,右心耳及右室中、低位间隔固定电极。

1.2 方法

1.2.1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 术前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诊断、超声心动图结果及X线胸片的影像资料。术中记录起搏器型号、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多余导线长度等参数。

1.2.2 计算实际使用的起搏器导线长度 在心房、心室电极导线放置、测试完毕并与起搏器联接后,用无菌缝线测量静脉入口结扎部位到起搏器接口处的导线长度,此即为多余导线长度。实际使用(心房/心室)导线长度=导线出厂长度-多余导线长度。

1.2.3 建立导线长度预测理论模型 心房/心室相对固定长度=实际使用(心房/心室)导线长度-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实际使用(心房/心室)导线长度为穿刺点到电极固定点(图1),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为穿刺点到心房底的垂直距离(图2)。假设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与身高成正比,心房相对固定长度和心室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无关,那么预测新植入起搏器患者所需心房/心室导线长度=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心房/心室相对固定长度。分析实际使用(心房/心室)导线长度与身高的相关性,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与身高关系,心房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关系,心室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Spearman's单因素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实际使用导线长度示意图(a点为穿刺点,b点为电极固定点)

图2 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示意图(c点为穿刺点,d点为电极固定点)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9例患者均为左侧植入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均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均位于右心室中、低位间隔部。植入起搏器的品牌:圣犹达37例,实际使用电极2888TC,心房导线长度46cm,心室导线长度52cm;美敦力22例,实际使用电极5076,心房导线长度45cm,心室导线长度52cm。

2.2 心房、心室实际导线使用长度 实际使用心房导线长度为(30.8±3.9)cm,心房导线静脉腔外的长度为(15.2±3.8)cm;实际使用心室导线长度为(37.5±3.8)cm,心室导线静脉腔外的长度为(14.7±3.9)cm。心房、心室实际使用导线长度均明显短于市面上各个厂商提供的52/58cm起搏器导线,本研究中应用的46/52cm、45/52cm导线长度仍有较多的残余,国人选择心房导线40cm/心室导线46cm是可行和合理的。

2.3 导线使用长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见图3。

由图3可见,Spearman's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实际使用心房导线长度与身高成正相关(r=0.795,P<0.05);实际使用心室导线长度与身高成正相关(r=0.73,P<0.05);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与身高亦成正相关(r=0.781,P<0.05);心房相对固定长度、心室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81、-0.179,P>0.05)。

2.4 导线长度预判模型 根据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与身高成正比,心房和心室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中得出导线和身高公式,实际使用心房导线长度=(0.13×身高+12.75)cm,实际使用心室导线长度=(0.13×身高+13.41)cm。

3 讨论

本研究中使用定制短起搏导线(圣犹达46/52cm,美敦力45/52cm),较常规52/58cm导线缩短6~7cm,同时测量导线实际使用长度及残余需盘绕导线的长度,分析导线使用长度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定制短导线完全能满足临床使用,研究中实际使用心房导线长度(30.8±3.9)cm,实际使用心室导线长度(37.5±3.8)cm,均明显短于市面上各个厂商提供的52/58cm起搏器导线,本研究中应用的46/52cm、45/52cm导线长度仍有较多的残余,因此推荐40/46cm作为更合理的导线长度。本研究中作了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实际使用(心房/心室)导线长度均与身高成正相关,同时还发现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与身高成正相关,心房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心室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关系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穿刺点到心房底长度加上心房/心室相对固定长度即患者所需的心房/心室导线长度,由此得出导线实际所需长度预判模型。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身高可推算出导线需要的长度,研究中得出导线和身高公式,实际使用心房导线长度=(0.13×身高+12.75)cm,实际使用心室导线长度 =(0.13×身高 +13.41)cm。

图3 导线使用长度的相关因素分析(A:实际使用心房导线长度与身高关系;B:实际使用心室导线长度与身高关系;C:穿刺点至心房底长度与身高关系;D:心房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关系;E:心室相对固定长度与身高关系)

按照外国人群体型设计的起搏器导线长度,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起搏导线残余过长,产生许多弊端,也限制了越做越小起搏器所带来的获益[1-2]。尤其对于消瘦的患者易发生囊袋破裂而导致囊袋感染,囊袋感染极有可能会沿着导线引起心肌内感染,导致拔出整个起搏系统[3-4]。其次,多余的导线容易移位至起搏器脉冲装置的上面或两侧,在以后更换起搏器手术中易造成人为的导线损伤。Kutarski等[5]研究从700例患者中拔除1 212根心内导线,平均植入时间为(77.3±55.9)个月,通过光学显微镜发现,其中从177例患者取出的199根导线出现绝缘体磨损,导线磨损与多余的导线长度有关。起搏器导线磨损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关[6-7]。

目前常规使用的心房/心室导线长度(心房52cm/心室58cm),本文得出结果是实际使用心房导线长度为(30.8±3.9)cm,实际使用心室导线长度为(37.5±3.8)cm,实际需要的心房、心室导线长度均比市面上使用的导线长度短。选择心房导线40cm/心室导线46cm是可行和更合理的,可能减少囊袋感染、导线磨损、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猜你喜欢

囊袋起搏器心房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的管理及预防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大量积液一例
左心房
花开在心房
虹膜拉钩联合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