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2018-10-10薛凤娟

甘肃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对象原则内容

薛凤娟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对象;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6—0093—01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顾名思义,微课具有短、小、精、悍(撼)的特点,这也是微课的设计要求。“短”,就是一节微课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小”,意为主题小,内容要集中;“精”,就是要做到精心、精致、精彩,也就是教学设计要有创意;“悍”(撼),指教学效果好,能震撼学生心灵,有用、有趣。那么,如何根据微课的特点,做好小学语文微课的教学设计呢?

一、明确微课教学的对象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纪尚小,精力旺盛,思维开阔,好奇心强,比成年人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更具有探索精神。但是,在小学生的意识中,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必须要用能够令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其注意力,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接收信息。而微课就有持续时间短,表现具体、直观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微课这种教学形式更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设计时,也应当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特征,选取小学生更加感兴趣的素材,使用小学生更加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微课内容的制作。

二、遵循微课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 微小直观。微課设计要着重体现“微”,无论时间还是选题都要微小直观。时间以6-8分钟为宜,那么选题就要“细致入微”,避免范围过大,笼统模糊。如,在教学五年级《天马》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自觉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写好文章结尾,笔者便精心设计了一节微课——《首尾呼应》,微课设计题目具体直观,能让学生一目了然。

2. 有用有趣。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以网络为传播途径,是一种提供给学生自主观看、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要明确: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不是教师;主要使用时间是课外,不是课内;使用地点一般在家里,不是教室。因此,微课要想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必须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有用和有趣,否则无法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学生对课文15自然段的描写——“人们混乱时惊慌失措的表现”感受深刻,似乎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种描写方法的好处,进而将这种写法有效地运用到习作中去,笔者设计制作了微课——《让人物描写动起来》,学生感觉新颖、有趣又实用,颇为喜欢。

三、巧选微课设计的内容

1. 全面盘点教材内容。小学语文知识点包罗万象,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设计制作微课前,首先要对现阶段的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盘点和分析。如,拼音(包括: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字母、标调规则等),汉字(包括: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等),词语(包括:成语、歇后语、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近义词、反义词等),句子(包括: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互换等),标点(句号、逗号等11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阅读(包括:朗读、默读和背诵等),作文(包括:应用文,如:请假条、日记、信件等;练笔作文,如:记叙文、提供材料的作文等)。教师要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适当地选择,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

2. 优先选择重、难点或疑点。微课内容的选择是微课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选择教学中的重、难点或疑点为主要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如,一年级《标调规则》《如何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二年级《小小问号怎么用》《怎样观察一幅图画》,三年级《怎样写好人物对话》《“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四年级《“的”、“地”、“得”的用法》《拟人句改写小妙招》,五年级《缩写句子》《篇末点题》,六年级《破折号的作用》《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等等。

综上所述,微课正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明确微课教学的对象、遵循微课设计的原则、巧选微课设计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制作一节好的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让微课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微课选题设计与教学实践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S[2016]GHB0350)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对象原则内容
神秘来电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主要内容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