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2018-10-09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8年9期
关键词:普及率网络安全一带

姚可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 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以期让古代“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发展数字经济、释放数字红利,促进经济创新和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一带一路”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代“丝绸之路”构建经济大走廊,推动互联网发展与共享共治,将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发展机会,从而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当前,“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作为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不限国别范围,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实体均可参与,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本文以65个国家为准,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中亚5国、东南亚11国、南亚8国、中东欧19国、西亚北非19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沿线国家国土总面积达到6117.6万平方公里,共覆盖59.9亿人口,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6%和81%。“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沿途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65个国家中,仅有8个国家属于IMF定义下的发达经济体(IMF将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8个国家属于发达经济体,分别是斯洛伐克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新加坡、捷克共和国、以色列),其后发优势强劲,发展空间较大。

3 “一带一路”互联网发展现状

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3.1.1 区域ICT发展不平衡突出

根据ITU发布的2017年IDI指数(当前,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拉克等国数据缺失),沿线国家中有42个国家IDI指数高于同年度世界平均水平5.11,大多为中东欧和西亚中东国家。沿线国家间信息通信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根据IDI指数的划分方法{ITU根据IDI值(满分为10)将所有国家分为4个等级,即“高”(大于 7.5)、“较高”(5~7.5)、“中等”(2.5~5)、“低”(低于2.5)},仅有6个国家处于“高”水平;36个国家处于“较高”水平,21个国家处于“中等”水平,2个国家处于“低”水平(见图1)。

3.1.2 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迅速。从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速度上来看,2013—2017年,全球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率稳定在30%左右,沿线国家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长迅速。其中,孟加拉等国在2017年的增长率均超过了80%,越南的增长率甚至达到了217%,反映出沿线各国重视国际互联网建设,积极与全球接轨所做出的努力。

图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DI指数分布情况

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普遍偏低。根据ITU的统计,全球近80%的国家入门级固定带宽速率达到1Mbit/s及以上,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接入速率高于10Mbit/s。沿线国家中有51个国家的固定带宽接入速率大于1Mbit/s,但仅有14个国家的固定带宽接入速率大于10Mbit/s。其中,新加坡的接入速率最高,达到200Mbit/s(见图2)。

3.1.3 宽带用户发展潜力巨大

移动宽带发展空间巨大。截至2017年年底,沿线国家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达到49亿,平均人口普及率为83.1%。沿线5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其中马尔代夫和阿联酋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超过200%,分别为250%和202%。沿线国家3G用户达到11.9亿,4G用户达到16.5亿。沿线国家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仅为48.2%,与OECD国家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101.8%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上升空间巨大。

固定宽带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16年年底,沿线国家固定宽带用户达到5.2亿,平均人口普及率为8.9%。近半数沿线国家发展了光纤宽带用户,并有部分国家的光纤宽带用户占比已经超过50%,但多数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较低,如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光纤宽带用户占比尚不足5%。

3.2 网络文化和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

3.2.1 互联网普及水平有待提升

沿线国家互联网用户平均普及率为45.5%,低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51%),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卡塔尔、爱沙尼亚、阿联酋、巴林等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普及率均达到90%以上,在沿线国家中处于领先位置,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地域来看,西亚、北非、中东欧国家的网民普及率较高,在普及率最高的13个国家中占据了12个,新加坡是东南亚唯一一个跻身第一梯队的国家(见图3)。

图2 沿线国家固定宽带接入速率分布图

3.2.2 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相较于其他文化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具有受众群体庞大、传播效率高、易于跨文化的特点,是世界各国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沿线国家人口基数较大,大部分国家出生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青少年人口多,对动漫游戏产品需求旺盛,仅东南亚游戏玩家人数就达1.42亿。根据Newzoo发布的2018年全球游戏市场报告显示,在2018年预计游戏收入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中国、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泰国等7个沿线国家上榜,分列第1、11、16、17、18、19、20位,中国以379.5亿美元的游戏收入排名全球第一。

图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民普及率分布情况

3.2.3 社交媒体应用向移动端转移

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发展中国家社交媒体应用增长迅速,发达国家社交用户全球份额逐渐下滑。亚太地区社交用户增长迅速。近年来,沿线国家社交媒体应用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年底,社交媒体用户达到16.8亿,普及率达到36%。在社交媒体用户规模方面,东南亚地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社交媒体使用地区(东亚为第一)。社交媒体应用呈现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移动社交媒体用户达到15.5亿,普及率达到33%。目前,沿线国家社交媒体和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普及率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社交媒体和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普及率分别为37%和34%),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3.3 数字经济持续发展

3.3.1 数字化转型进程呈现显著不均衡性

当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通过加大ICT基础设施的投资与使能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增长。沿线国家普遍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进程,支持本国的数字化转型,激发增长潜力和创新活力。但是,根据用于评价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华为全球连接指数(GCI持续融合供给,需求,体验,潜力四大经济要素以及构建国家ICT基础设施的宽带、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五大关键使能技术,共40个指标,量化评估50个国家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在纳入量化评估的79个国家中,沿线国家有34个国家上榜,新加坡以75分位列第2位。但多数国家排名靠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并有拉大的趋势。

3.3.2 电子商务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引擎

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都把数字经济纳入国家战略,通过加大ICT基础设施的投资与使能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贸易,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与开放合作,尽快驶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集中反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子商务发展指标上。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构建的“B2C电子商务发展”指标(B2C电子商务发展指标由开展B2C电商所需的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使用信用卡支付份额、物流水平和安全服务器等指标复合形成,反映出开展消费端的电子商务的便捷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平均值为49.0%,略高于世界平均的47.2%。

3.3.3 移动支付深刻变革传统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出现了发展中国家领先发达国家的现象。“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大量居民无法享受到正规的金融服务。依托庞大的手机普及率,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正在变革当地居民服务的方式。根据Ipsos(益普索)全球民调显示,在沿线国家中,中国和印度的移动支付普及率较高,分别达到77%和76%,印度尼西亚的手机支付普及率也达到67%。

3.3.4 数字化服务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对3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调查显示,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个点,能够促使经合组织幸福指数上升约1.3点。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显示{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是衡量各国政府利用信息交流技术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综合指数,包括:在线服务的范围及质量、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根据EGDI将所有国家分为 4 个等级,即“高”(大于 7.5)、“较高”(5~7.5)、“中等”(2.5~5)、“低”(低于2.5)},沿线国家中7个国家处于“高”水平;37个国家处于“较高”水平;17个国家处于“较低”水平;4个国家处于“低”水平。政府率先信息化对沿线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政府信息化的带领下,企业和社会公众信息化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见图4)。

图4 沿线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分布情况

3.4 网络安全问题凸显

3.4.1 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近年来,各国政府更加重视网络安全议题,纷纷将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制定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50多个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保护网络安全。ITU发布的《2017年全球网络安全指数》以衡量各国在应对全球网络安全问题上的承诺和行动(全球网络安全指数从法律、技术、组织、能力建设和合作5个方面考察各国在加强网络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承诺)。其中,沿线国家中7个国家处于“高”水平;23个国家处于“较高”水平;20个国家处于“中等”水平;15个国家处于“低”水平。沿线各国之间网络安全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沿线国家应尽快考虑制定政策,支持技术发展、接入和安全。

3.4.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引发关注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的威胁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将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提升到国家安全层面,修订或发布相应法规,立法保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部分沿线国家通过设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专门或兼职的保护部门,负责在国家层面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免受网络攻击。

3.4.3 恐怖主义威胁区域发展与合作

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的活动日益猖獗,对国际社会构成新型威胁,防范和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沿线各国致力于通过跨国司法与安全合作,有效打击网络恐怖主义,防止将技术、通信和资源用于犯罪或恐怖主义目的。从国家之间、区域性组织到联合国和国际刑警组织,实现全方面各层次的执法平台建设。在双边和区域层面,沿线国家之间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东盟、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区域性组织均发表声明或宣言,共同应对网络恐怖主义威胁。在国际层面,沿线各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国际刑警组织等在内的专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执法平台。

3.5 网络空间治理进展积极

3.5.1 积极开展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对话

建立国际共享的网络空间行为准则是实现空间治理的重要途径。沿线国家推动构建以规

则为基础的网络空间秩序,发挥联合国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并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信息和网络安全相关决议,积极推动并参与联合国信息安全问题政府专家组等进程。

3.5.2 积极推动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与完善

国际网络治理机制和平台通过召开会议、设置区域中心、开展资助行动等方式,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平等参与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IGF自2006年成立以来,共举办过11次会议,其中7次会议主办地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现了IGF确保相关国际进程的包容与开放,加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ICANN作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组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设有区域办公室、在中国北京设有合作中心、在埃及开罗设有伙伴协作中心,并积极与沿线国家社群合作,举办了多项国家和区域级域名论坛,旨在推动互联网的发展。ISOC与全球社区和组织合作,通过项目资金、小型奖学金、捐款和联合培训等形式来支持农村和偏远地区接入互联网,格鲁吉亚、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沿线国家受到资助。

3.5.3 倡导对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与滥用层出不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网络隐私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40多个国家出台了个人数据和隐私保护相关法案,还有部分国家正在起草相关的保护法案,为保护公民隐私提供法律基础。

4 “一带一路”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

4.1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合作潜力巨大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契合沿线各国发展战略,互联互通水平将不断提升。沿线国家中有一半以上属于内陆国家或虽沿海但无国际海缆登陆,由于网络互联互通和国际互联网带宽成本高昂,缺乏价格低廉、低时延、高可靠的国际互联网连接,使之难以从国际互联网获取发展动力。近年来,沿线国家及区域组织致力于国际信息通道建设,如ESCAP启动了亚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阿塞拜疆提出了跨欧亚信息高速公路,旨在通过改善ICT基础设施连接保障各国平等接入互联网的权利。“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对接现有区域或国家战略,将提升沿线国家的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区域通信网络一体化进程。

二是信息基础设施更新换代迫在眉睫。联合国宽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认为:互联网和宽带联网的使用对于国际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已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基础设施,是构建信息优势的关键基础。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4G网络覆盖尚不完善,光纤网络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沿线国家都在积极制定和加快推进宽带发展计划,增强宽带网络覆盖水平、缩小信息基础设施数字鸿沟正成为沿线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旨在进一步提高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和连接速度。

4.2 网络空间文化交流合作日益迫切

一是互联网发展文化差异性显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众多,文化多元且差异巨大,在互联网跨国、跨文化交流上有着重重障碍。沿线部分国家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对于不能普及利用互联网及其资源的国家、社区和个人,获取信息和知识等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的渠道有限,势必会被日益边缘化。加强能力建设、促进信息共享、倡导互联网上多语言本地内容已成为保障互联网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努力方向。

二是互联网已成为文化传播与文化消费的主阵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打破不同区域与国别之间的“信息鸿沟”,实现全球社会的互联互通,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媒介。当前,全球社交媒体应用快速发展,应用生态拓展促进网络文化融合,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加强文化、旅游、教育等信息共享与服务交流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共同提升沿线信息化发展水平。

4.3 电子商务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引擎

一是互联网对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作用显著。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在产业、金融、商业、社会服务和个人生活等领域的泛在创新应用异彩纷呈,各种新兴商业模式、消费模式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各国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美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6.9%,中国这一比重则超过3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建立并优化电子支付和物流体系,有可能把握好弯道超车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使电子商务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支柱。

二是数字经济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部分国家电子商务发展受限于电子支付和物流体系不完善,在线银行、电子钱包以及各国电子支付平台作为在线支付的重要力量,在沿线各国尚未形成规模发展态势,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因素。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全球数据经济浪潮中,沿线各国可分享如何快速建立并优化电子支付和端到端物流的成功经验,持续完善电商支撑体系,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契机。

三是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与传统进出口贸易增长放缓形成鲜明对比,“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外贸发展的新模式与新的增长点。沿线各国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注入新动能。中国与老挝、马来西亚等东盟7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合作备忘录》,中阿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宁夏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服务系统上线运行。未来,各国政府和企业坚持共商共建,追求互利,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空间巨大。

4.4 网络空间和平稳定需要各方共同维护

一是网络恐怖主义威胁区域和平与稳定。网络恐怖主义既是沿线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威胁,也是“一带一路”合作有效开展的潜在障碍。《全球恐怖主义指数2017》指出,2016年全球受恐怖主义影响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有8个位于“一带一路”范围内,“一带一路”合作推进面临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同时,勒索病毒在全球同步爆发,凸显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安全问题,亟需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二是网络安全威胁不断演化升级。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性极大,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也逐步增强,且伴随形式不断变换、问题日益复杂等特点,挑战政府执政能力及各国的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不仅成为一国安全的重要议题,而且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将波及全球,因此网络安全合作在国际政治和外交议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双边网络安全合作、区域网络安全合作和多边合作都将日益紧密。

4.5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亟需开展多边合作

一是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尚不完善。互联网在为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新技术、新业态的同时也引入了互联网固有的安全问题。沿线国家信息产业普遍较为薄弱,缺乏应对经验的经济社会各领域一下子暴露出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为非对称的远程攻击留下可乘之机。因此,亟需加强国际沟通协调,建立负责任的网络行为准则,推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的法制化、规则化,共同应对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和极端行为,增强信心与信任。

二是数据保护引发各方关注。凭借在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上的优势,互联网已经大踏步跨出信息服务领域,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进行渗透。互联网的介入会显著提高其他传统行业中数据作为资源的重要地位,并改进数据利用的水平和方法。数据在逐步成为“互联网+”时代核心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引发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数据保护难题,全球化运营和服务面临着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本地化的要求,数据跨境流动正在进入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核心地带,受沿线国家关注程度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普及率网络安全一带
安徽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
排行榜
远程医疗普及率的现况调查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网络安全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回顾: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成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