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限元法的大坝抗震安全评价

2018-10-09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坝段坝顶汾河

(1.山西省汾河二库管理局,山西 太原 030012;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8)

1 工程概况

汾河二库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与阳曲县交界的悬泉寺,上游距汾河水库80km,下游距太原市区30km[1]。控制流域面积2348km2,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1.45亿m3,工程由拦河大坝、供水发电洞和引水式发电站组成。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227.7m,坝顶高程912.00m,最大坝高88m。大坝中部设溢流表孔坝段,共3孔,孔口尺寸12m×6.50m(宽×高),总长48m,溢流堰堰顶高程902.00m。溢流表孔坝段两侧设泄流冲沙底孔,均为2孔,孔口尺寸5.80m×6m(宽×高),进口底板高程859.00m,总库容1.33亿m3。汾河二库是汾河上游干流上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原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2],工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基本烈Ⅷ度,因此,需按8度地震对大坝进行抗震安全评价。

2 计算模型及参数

选取溢流表孔坝段0+125断面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为了计算简便,将坝体和边界条件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坝基深度取52m,顺水流方向取132m,坝轴线方向基岩外延67m。模型见图1。

图1 坝体有限元计算断面图

依据《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3]以及《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2005)[4],抗震设计荷载组合为特殊组合(2),考虑荷载组合包括自重+正常蓄水位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地震作用。其中正常蓄水位905.70m,地震作用依据地震动基本参数峰值加速度0.20g、特征周期0.40s由人工生成地震加速度值确定(见图2~图4)。

图2 X向加速度(顺河方向)

图3 Y向加速度(竖直方向)

图4 Z向加速度(坝轴方向)

大坝混凝土密度为2526kg/m3,弹性模量E=26.90GPa,泊松比μ=0.167;基岩密度为2750kg/m3,弹性模量E=50GPa,泊松比μ=0.20。

3 大坝抗震安全计算

3.1 动力分析结果

采用时程分析方法[5-6]计算泄流冲沙底孔坝段的动应力、动位移,坝顶顺河向最大位移47.12mm,竖直方向最大位移-16.51mm。坝踵处为压应力,最大值为3.71MPa,坝趾处为压应力,最大值为6.32MPa,满足混凝土应力要求。图5~图8为坝体位移及应力响应典型时程过程,图9为坝体典型位移分布。

图5 坝顶位移时程过程(顺河向)

图6 坝顶位移时程过程(竖直方向)

图7 坝踵应力时程过程

图8 坝趾应力时程过程

3.2 抗滑稳定复核

经计算,溢流表孔坝段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2.62。根据规范要求,对于抗剪断强度分析,特殊组合(2)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3。可见,溢流表孔坝段在地震作用工况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3.3 孔口应力分析

孔口应力主要分析了进口部位A、B两处的X、Y

向应力。相对来说,拉压应力都较小,上部A点拉应力0.5MPa左右,压应力在1.7MPa左右;对于B点,拉应力在0.8MPa左右,压应力稍大,为3MPa左右,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孔口应力测点见图10,A点应力时程过程见图11,B点应力时程过程见图12。

图9 位移分布

4 结 论

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重力坝的抗震安全直接关系到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重力坝的抗震安全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7]。本文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充分模拟基础及上部结构的三维模型,采用模态分析反应谱法[8-9]进行地震动力计算,对大坝的应力应变、抗滑稳定及孔口应力进行分析,进而综合评价大坝抗震安全性。结果表明:在8度地震情况下,大坝抗震安全满足规范要求,其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图10 孔口应力测点

图11 孔口A点应力时程过程

图12 孔口B点应力时程过程

猜你喜欢

坝段坝顶汾河
陪汾河走一走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冲顶”白鹤滩
白石水库坝体结构稳定性计算评价
调节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变形监测分析
深厚覆盖层上高心墙堆石坝坝顶开裂特征及原因研究
水库加固处理中的帷幕灌浆施工分析
汾河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