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赴西柏坡重温入党誓词有感

2018-10-09李剑力

支部建设 2018年25期
关键词:誓词西柏坡重温

■ 李剑力

西柏坡,一直是我向往的革命圣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幸参加了所在党支部组织的“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

西柏坡,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距河北省平山县城80余公里,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有100多户人家。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万变的战争岁月,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1948年,在全国胜利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于5月26日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齐集于此。

1947年4月17日,西柏坡村恶石沟西岸的空地上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会场。旧地基上搭起了一个布棚算作主席台,参加会议的代表以石块为凳、膝盖做桌。不要小瞧这个不起眼的会场,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会,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会议比这个简陋会场传出的消息更让中国的农民振奋。这次会议就是著名的全国土地会议,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拉开了。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保持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体现,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那些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条”的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

1949年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当年早春的西柏坡,满山的柏树变得翠绿,村里村外杏花绽放。毛泽东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没睡多久就醒来,用膳后即迈出了进京的历史步伐,他对身边的周恩来及其他人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毛泽东对西柏坡的告别辞,也是一代伟人凝视久远、力盖千钧的历史宣言!

当我们离开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此次“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解决了我来西柏坡学什么、回去做什么、将来留下什么的问题。

一、学习“四种精神”,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一要学习“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我感到西柏坡精神主要体现在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赶考精神、无私无畏的拼搏精神即大无畏精神等等。二要学习“伟人精神”。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用周恩来同志的话讲,毛泽东同志在世界上最小的房间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役。在此孕育和凸显出来的伟人精神,我感到集中表现为勤苦进取的奋斗精神、强悍好胜的尚武精神、刻苦善学的求知精神、成全人格的修炼精神,还有拼搏精神,包括伟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等,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三要学习“抗战精神”。1937年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序幕,此后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我理解,这其中的拼搏、奋斗和牺牲,还有团结精神等,都体现了抗战精神。四要学习“人民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是为了人民共享。所以我们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做到“四个融入”,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要按照“四种精神”,努力做到“四个融入”:一要把西柏坡精神融入到太行精神中去。我觉得要把赶考、团结、拼搏,包括无私无畏的西柏坡精神融入到太行精神中去,使太行精神更加丰富深厚。二要把人民精神融入到机关党建中去。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做好机关党建工作也是为了人民。如果把人民或者创新精神带到党的建设中,我们的党就会更加朝气蓬勃。三要把抗战精神融入到我们岗位实践中去。抗战就有牺牲,就有奉献,就需要团结拼搏。四要把伟人精神融入到自身锤炼中去。我们要把伟人那种求知、那种修养、那种鞠躬尽瘁的精神融入自身,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与锤炼,争做履职尽责的好党员、好干部。

三、留下“四个好的”,解决将来留下什么的问题。这次“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我感觉更要在思想觉悟上有所思索和启迪,要留下“四个好的”:一要留下一个“好的思想”。我们不管年龄大小,将来每个人都面临离岗离职的问题。在“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时那种异常艰苦、恶劣的环境下锤炼出的务实的好作风、好思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将来也要留下一个好作风、好思想。二要留下一个“好的品行”。三要留下一个“好的官德”。四要留下一个“好的党性”。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像老一辈革命家一样留下一个好党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磨炼,努力把坚强党性作为我们的根本落脚点和支撑点。

猜你喜欢

誓词西柏坡重温
重温经典
重温誓词
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西柏坡纪念馆馆藏书法精品展
重温经典
西柏坡
走过千山万水,重温来时的路
誓词
火线重温入党誓词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
重温入党誓词